共同犯罪与刑事责任之间的关系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16 21:50:47 341 人看过

共犯的刑事责任有以下几种情形:1、(1)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2、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3、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等等。

共犯处罚原则

1、根据《刑法》第26条第3款的规定,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仅对自己实施的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而且要对其他成员实施的犯罪负刑事责任。刑法第97条规定:“本法所称首要分子,是指在犯罪集团或者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2、对于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刑法第26条第4款规定:“对于第3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由于一般主犯虽然在共同犯罪中对其所参与的犯罪起主要作用,但其毕竟还不能像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一样,组织、策划、指挥甚至参与犯罪集团的全部活动,因此,对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以外的其他共同犯罪的主犯,在追究刑事责任时其承担刑事责任的范围也与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同。他们只对自己亲自参与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承担刑事责任,而不像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那样要对集团所有的犯罪活动承担刑事责任。

3、对于教唆犯,根据我国刑法第29条的规定,确定教唆犯的刑事责任应当注意以下三点: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这是对教唆犯处罚的一般原则,因此,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起次要作用的是从犯。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刑法之所以这样规定,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保护青少年,防止犯罪分子唆使和利用青少年进行犯罪活动,因为不满18周岁的人,思想不够成熟,社会经验不足,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容易听信犯罪分子的挑唆而走上歧途。因此,对于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教唆犯,予以从重处罚,是完全必要的。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种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为教唆未遂。因为被教唆的人没有犯所教唆的罪,教唆犯所预期的教唆结果没有发生。这在主观上表现为教唆没有得逞,在客观上表现为教唆犯的犯罪构成要件还不完全齐备。而且,教唆犯之所以没有得逞,是由于教唆犯意志以外的原因。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唆犯完全符合我国刑法中犯罪未遂的特征,应视为教唆未遂。

4、对于从犯,刑法第27条第2款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即根据从犯参与犯罪的性质、情节及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等具体情况,或者从轻处罚,或者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因为在共同犯罪中,从犯所起

的作用和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比主犯小,因此,从犯承担的刑事责任应当比主犯轻,而这也是和罪刑法定的原则相适应的。

5、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由于胁从犯是被胁迫而参加的,从主观上不是完全出于自愿或者自觉,从客观上说胁从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也比较小,是共同犯罪中社会危害性最小的共同犯罪人。因此,刑法第28条明确规定: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为了对胁从犯正确地适用刑罚,首先要科学地理解胁从犯的犯罪情节。一般来说,胁从犯的犯罪情节应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被胁迫的程度。因为被胁迫的程度与其意志自由程度是成反比例的,当然也与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成反比例。被胁迫的程度轻,说明他参加犯罪的自觉自愿程度大一些。相应地来说,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也要严重一些,反之亦然。二是胁从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由于胁从犯是被胁迫而参加犯罪的,一般来说,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比较小,这也是在对胁从犯处罚时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因此,在查明胁从犯的上述两个犯罪情节的基础上,对胁从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寻衅滋事罪共犯当中,具体分为了主犯、从犯、胁从犯等等,不同的身份,意味着不一样的处罚。以上就是对寻衅滋事罪共犯处罚的详细分析,希望可以为您提供一些帮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六条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

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第二十七条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20日 11:5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共同犯罪相关文章
  •  算不算是犯罪?追究刑事责任与犯罪的关系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被定罪为犯罪的违法行为人,若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则不视为犯罪;而仅被法院定罪有罪的犯罪分子方可视为犯罪。如果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对于被定罪为犯罪的违法行为人,若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则不视为犯罪;而仅被法院定罪有罪的犯罪分子方可视为犯罪。《刑事诉讼法》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不 起 诉 算 不 算 犯 罪 ?根据我国《刑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对于犯罪行为,法律将其规定为犯罪后,会进行相应的刑罚制裁。而根据《刑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这并不等同于不起诉。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移送的刑事案件,在侦查
    2023-09-14
    102人看过
  • 犯罪责任与犯罪主体的关系
    犯罪主体刑事责任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年龄上的区分,主要包括:1、不满14周岁的人,其实施的任何行为都不构成犯罪,因而也不承担刑事责任;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3、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4、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精神状态上的区分,主要包括: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2、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3、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4、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关于精神病承担刑事责任有哪些规定第一、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不负刑事责任刑
    2023-07-19
    87人看过
  • 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
    一、“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的概念犯罪心理是指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称。这些心理因素包括认识、情感、意志、性格、兴趣、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世界观、价值观以及心理状态等。犯罪行为是指犯罪人在一定的犯罪心理影响和支配下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触犯刑事法律的、应受刑罚惩罚的各种行为的总称,包括刑法中规定的故意犯罪行为和过失犯罪行为两大类。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既有区别,又密切联系,两者的关系错综复杂。二、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主要区别1.犯罪心理具有内隐性特征,犯罪行为则具有外显性特征。犯罪心理是犯罪人大脑的活动,在没有以言语和动作的形式表现出来即没有发生犯罪行为之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而犯罪行为则总是犯罪心理以作为或不作为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外部活动。2.相罪心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而犯罪行为则具有依存性,在犯罪人犯罪行为发生前,犯罪心理就已独立存在;犯罪行为结束后,犯罪心理也
    2023-04-13
    444人看过
  • 共同危险行为人之间的责任分担关系
    一、共同危险行为人之间的责任分担关系在共同危险行为人之间承担责任的比例如何确定,通说认为以“平均分担说”为妥。即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契约另有约定外,在共同危险行为人的责任划分上,一般是平均分担的,各人以相等的份额对损害结果负责,在等额的基础上,实行连带责任。因为在共同危险行为中,不知谁是实际致害人,各行为人致受害人损害的概率相等,过失相当,且由于共同危险行为责任的不可分割性,决定了在共同危险行为人责任的承担上,各人以相等的份额对损害结果负责。当然,这种平均分担是以他们应首先承担连带责任为前提的。二、共同危险行为的责任是怎么划分的在共同危险行为中,各危险行为人应平均责任数额。因为这种行为本身无法确定为加害人,更无法判明过错轻重,只能根据实际情况,直接推定全体被告都是直接加害人,而且共同危险行为人在实际共同危险行为中,致人损害的概率相等,由于其责任的不可分割性,所以共同危险行为人的责任一般是平分
    2023-06-15
    395人看过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与超载之间的关系
    超载发生交通事故的责任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进行认定。交通事故责任的分类具体如下:1、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2、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3、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交通事故责任划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以下十六种情形通常将被确定为全部责任:1、追尾碰撞前车的;2、变更车道发生事故的;3、倒车、溜后发生交通事故的;4、从路外或非机动车道驶入机动车道发生碰刮的;5、绿灯放行或没有信号灯控制的路口转弯车未让直行车的;6、进入环行路口的
    2023-07-03
    146人看过
  • 是否承担刑事责任与是否犯罪的关系
    不承担刑事责任并不意味着无罪。犯罪嫌疑人可以因情节轻微、金额小、年龄小而免除刑事责任,但也构成犯罪。刑事责任是指犯罪人因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包括主刑和附加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财产、侵犯公民私有财产、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受到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情节明显轻微。什么情况下股东不承担刑事责任股东履行义务就不需承担刑事责任。1、遵守公司章程;2、按期缴纳所认缴的出资;3、对公司债务负有限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对于公司的债务只以其出资额为限负有间接责任,即股东不必以自己个人的财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4、出资填补义务;5、追加出资义务;追加出资,就是股东除
    2023-07-07
    354人看过
  •  共同犯罪与犯罪中止的关系
    共同犯罪是指多人共同故意犯罪,并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的成年人,在共同犯罪中,部分犯罪人自动中止犯罪的行为。对共犯中止一般适用“一部既遂,全部既遂”原则,除了中止者自己有中止行为,还应当有效地阻止其他共犯继续实施犯罪,不能使共同犯罪出现既遂结果,否则仍认定为共同犯罪。犯罪人犯罪中止是共同犯罪的一种形式。共同犯罪是指多人共同故意犯罪,并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的成年人,在共同犯罪中,部分犯罪人自动中止犯罪的行为。对共犯中止一般适用“一部既遂,全部既遂”原则,除了中止者自己有中止行为,还应当有效地阻止其他共犯继续实施犯罪,不能使共同犯罪出现既遂结果,否则仍认定为共同犯罪。 共同犯罪中止的法律原则共同犯罪中止的法律原则是刑法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它指的是在共同犯罪过程中,如果其中一人的犯罪行为被中止,那么整个共同犯罪就应当被终止。共同犯罪中止的法律原则是保护犯罪分子人身自由和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也是刑
    2023-08-28
    130人看过
  • 刑事责任与教师的关系
    根据现行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涉嫌交通肇事罪,取得对方谅解有判缓刑的可能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以上是醉驾交通肇事罪判罚的解答教师虐待孩子怎么处理幼儿园、学校等教育机构对孩子负有监护责任,老师虐待儿童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具体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条之一规定: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虐待被监护、看护的人,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
    2023-07-02
    230人看过
  • 交通事故责任划分与赔偿责任之间有何关系
    一、交通事故责任划分与赔偿责任之间有何关系在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中所呈现出的责任归属并不完全等同于法院在审理相关赔偿纠纷时对于责任的具体划定,然而,在一般的案例情形下,事故责任的划分往往被视为确定赔偿责任关键性的依据之一。除非存在足够的反证或者具有特殊性因素的考量,否则,在民事诉讼程序中,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能够直接且显著地影响到法院的审理和判决结果。值得注意的是,交通事故认定书乃是公安机关对交通事故进行处理并作出行政裁决的主要依据,尽管它也可在民事诉讼中作为证据予以采纳;然而,鉴于交通事故认定结论的依据是相关的行政法规,其运用的归责原则具有独特性,这与民事诉讼中关于侵权行为认定及归责原则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我们必须明确,交通事故责任并非等同于民事法律赔偿责任,故而,交通事故认定书无法作为民事侵权损害赔偿案件责任分配的唯一依据。在判断行为人在侵权行为中的过错程度时,应结合具体案件的实际情况
    2024-04-12
    236人看过
  • 外伤参与度和交通事故责任之间的关系
    一、什么是损伤参与度损伤参与度原本是法医学上的一个概念,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并没有对其作出明确的规定。损伤参与度,是指有外伤、疾病(包括个人身体老化和体质、健康差异)等因素共同作用于人体,损害了人体健康的事件中,损伤在人身死亡、伤残、后遗症的发生上所起作用的比例关系。具体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中,主要表现为交通事故因素、受害人自身身体健康或年龄等因素、第三人过错等多种因素并存的情况下,在出现受害人相关损害时,交通事故对于损害后果所具有的作用力大小。二、外伤参与度和交通事故责任之间的关系在大多数情况下,交通事故中的事故责任通常与赔偿责任相一致。但在多种原因并存致损害后果的情形下,会产生事故责任、损伤责任与赔偿责任的不一致性。在确定具体赔偿责任前,我们应该对这三种责任有一个相对明晰的界定。事故责任,顾名思义,是指在交通事故中双方对交通事故的发生所具有的原因力比例或过错大小。它一般由交警部门出具的
    2023-02-26
    329人看过
  • 法律责任与患者义务之间的关系
    患者不履行义务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主要有以下的十一种方法:1、停止侵害;2、排除妨碍;3、消除危险;4、返还财产;5、恢复原状;6、修理、重作、更换;7、继续履行;8、赔偿损失;9、支付违约金;10、消除影响、恢复名誉;11、赔礼道歉。患者一般存在于医患关系中。侵害患者的权利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侵害患者权利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民事责任是侵害患者权利的主要法律责任,可分为合同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在侵权责任中又包括医疗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一般侵权责任,一般侵权责任中又包括仅要求精神损害的一般侵权责任和要求精神、物质损害的一般侵权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2023-07-07
    419人看过
  • 诈骗罪的刑事责任与金额关系
    诈骗金额三千元就构成诈骗罪。根据法律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因此,诈骗公私财物价值达到三千元的,就构成诈骗罪。什么情况属于诈骗行为以下情形构成诈骗罪:1、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2、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3、成立诈骗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之后作出财产处分;4、欺诈行为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后,行为人便获得财产,从而使被害人的财产受到损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3-07-04
    283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与危害公共安全罪之间的关系
    《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投毒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造成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交通肇事者对造成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后果在主观上只能是过失,即肇事者在主观上不希望发生危害社会的严重后果。交通肇事罪是结果犯,即如果仅仅违反了交通运输管理法规,但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则不构成交通肇事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用放火、决水、爆炸、投毒等法律有明确规定的犯罪方法
    2023-06-13
    373人看过
  • 共同财产分割与离婚之间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不离婚是不可以分割共同财产的,除非夫妻中有一方存在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等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的行为;或者对于一方负有法定扶养义务的人患重大疾病需要医治时另一方不同意支付医疗费的情况下,才可以在不离婚的情况下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能不能不离婚分割共同财产离婚时可以不离婚分割共同财产。法律规定,对于夫妻共同财产在离婚时由夫妻双方自行协商如何处理,所以如果夫妻双方协商决定暂时不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当然是可以不进行分割的。双方可以在离婚后再另行提起诉讼分割财产,或者协商分割财产。《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六条,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夫妻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分割共同财产:(一)一方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等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的行为;(二)一方负有法定扶养义务的人患重大疾病需要医治,另一方不
    2023-07-10
    474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两种。构成共同犯罪,需要参加人的犯罪意思互相沟通,而加功于他人犯罪的,即使没有与他人沟通也能成立某种共犯,... 更多>

    #共同犯罪
    相关咨询
    • 刑事责任年龄与犯罪的关系是什么, 刑事责任年龄与犯罪的关系是什么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3-14
      一、刑事责任年龄与犯罪的关系刑事责任年龄,是指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对其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负刑事责任所必须达到的年龄。按刑法的规定,不是任何人都要对自己的危害行为负刑事责任,而是要受年龄的限制,年龄如果没有达到刑法规定的标准,行为人即使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也不负任何刑事责任。犯罪是人的意识和意志的行为,而人的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是受年龄制约的。随着年龄的增大,人体的个体意识才逐渐成熟。出生的婴儿
    • 雇佣关系与劳动关系之间的赔偿责任有何不同
      重庆在线咨询 2022-10-09
      劳动关系和狭义上的雇佣关系适用不同的法律法规,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遭受人身损害,适用工伤救济程序,享受工伤保险待遇;雇佣关系中的雇员在劳动过程中遭受人身损害,适用人身损害赔偿方面的法律法规,在单位雇佣的雇佣关系中,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由雇佣单位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因此,区分形成的是劳动关系还是雇佣关系便成了赔偿救济的关键:首先,主体不同。劳动关系中的主体具有特定性,用人主体必须是具备用人资
    • 间接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的关系是哪些呢?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8-19
      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的关系:刑法因果关系仅仅解决犯罪构成客观要件中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引起与被引起关系的问题,具备该因果关系并不意味着行为已构成犯罪,还需结合犯罪构成其他三要件加以分析。
    • 误工费与责任认定之间的关系是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6-04
      误工费和责任认定之间的关系是:误工费按照责任认定的比例进行划分,所以两者是同责比例分配的赔偿。责任认定比例是多少,误工赔偿就是多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
    • 刑事责任年龄与刑事责任年龄的关系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8-09
      确定什么年龄开始负刑事责任,是刑事立法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因为刑事犯罪责任年龄是追究刑事责任的主体要件之一。从中国的刑法规定来看,将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二是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刑法规定的八类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 三是不满十四周岁的人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为完全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