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到本罪的构成要件中,“严重后果”属于客观的超过要素,在主观方面并不需要对其有希望或者放任的意志因素,它只是决定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行为是否达到应受刑罚惩罚程度的一个客观要素。
因此,将本罪认定为故意犯罪时,故意的意志因素并不指向作为客观的超过要素的“严重后果”。
可见,将丢失枪支不报罪认定为故意犯罪并不违反刑法关于认定罪过的基本规则。
2、虽然本罪是故意犯罪,但本罪主观方面的意志因素并不是对作为客观的超过要素的“严重后果”的希望或者放任态度,而是对“枪支失控状态”的希望或者放任态度,因此,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大大降低。
这样,虽然本罪是故意犯罪,但是配置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法定刑亦符合罪刑相适应的基本原则。
3、认定本罪的罪过形式是故意符合本罪认定的实际情况。
在司法实践中,很难想象对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的行为直接追究刑事责任。
而当发生“严重后果”时,司法机关也很难考证行为人对“严重后果”的心理态度,因此,实际的情况是只要发生了“严重后果”,不管行为人的心理态度是希望、放任,还是轻信能够避免,都认定为丢失枪支不报罪。
因此,将“严重后果”作为客观的超过要素,进而将本罪认定为故意犯罪,符合司法实践中认定本罪的实际情况。
在当代的社会,我们国家对于枪支的管理制度是有非常明确的规定的,如果存在丢失枪支,但是不往上报的话,就是属于一种违法犯罪的行为。
从客观方面上来看的话,主要就是必须丢失枪支,不报告,同时也必须要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否则的话也不会构成该犯罪证明。
-
有了丢失枪支不报罪起诉状如何认定丢失枪支不报罪
258人看过
-
该如何对丢失枪支不报罪进行认定
94人看过
-
枪支丢失不报告的结果
62人看过
-
第129条丢失枪支不报罪
91人看过
-
犯下丢失枪支不报告罪会怎样处罚?
242人看过
-
丢失枪支不报罪的社会影响
355人看过
-
丢失枪支不报罪客观要件是什么,丢失枪支不报罪的量刑标准是怎样的宁夏在线咨询 2022-03-05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丢失枪支后不及时报告,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这里的丢失,既包括因行为人保管不善而遗失,也包括枪支被盗、被抢、被骗或其他丧失对枪支控制的情况。 1、这里的不及时报告,是指在发现枪支丢失后未立即报告,这是构成本罪的一个重要条件。如果行为人在枪支丢失后一段时间内一直未发觉丢失而被他人利用作案时,不宜认定其是不及时报告。如果行为人对枪支保管完全是按照规定,但因意外发生被盗、被抢而及时报
-
" 丢失枪支不报罪" 刑法规定是怎样规定的?辽宁在线咨询 2021-10-10依法配备公务枪的人,如果丢失枪不能立即报告,以下情况之一应立案追诉:(1)丢失枪被他人使用造成轻伤以上伤亡事故(2)丢失枪被他人利用进行违法犯罪活动(3)其他严重后果的情况。
-
丢失枪支怎么报案?四川在线咨询 2022-08-14以下是丢失枪支不报罪怎么处理的答案: 《枪支管理法》第四十四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对个人或者单位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警告或者15日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枪支被盗、被抢或者丢失,不及时报告的; 第四十六条本法所沐枪支,是指以火药或者压缩气体等为动力,利用管状器具发射金属弹丸或者其他物质,足以致人伤亡或者丧失知觉的各种枪支。
-
认定丢失枪支不报罪标准是哪些,怎么认定呢?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3-31丢失枪支不报罪,是指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违反枪支管理规定,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关于本罪的主体、客观方面的研究在学界已几近共识,然而对于该罪的主观罪过形式的讨论却从未止息过,这无论是对刑法理论研究的统一性,还是对司法实践的操作性以及对行为人的人权保障等方面都是非常不利的。
-
枪支丢失后应该怎么处理浙江在线咨询 2023-05-311、警察丢失枪支,应该立即上报上级机关,由上级机关处理,如果不上报则违反了刑法第一百二十九条,会负刑事责任,所以一旦不慎丢失枪支应立即报告上级机关。 2、法律依据:根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佩带使用枪支规范》第十条人民警察佩带枪支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携带人民警察证、持枪证(执行特定侦查任务的除外); (二)除因执法办案需要外,不得进入娱乐场所; (三)严禁饮酒或者参加非警务活动; (四)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