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法》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法律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补助、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工资必须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或其他有价证券替代。用人单位必须按月将工资支付劳动者本人,不得无故克扣或拖欠劳动者工资。劳动部在《对〈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意见》中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可以扣减工资和超过约定时间支付工资的理由。用人单位没有正当理由不得克扣、拖欠劳动者工资。对于用人单位的违法克扣、拖欠工资的行为,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和劳动者寻求法律救济的途径——劳动仲裁和诉讼。但是,一个严重的现实问题是,作为用人单位的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无故拖欠、克扣劳动者工资的情况却大量发生、屡禁不止。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北京市劳动争议仲裁部门受理的劳动争议仲裁案件中有49%为劳动报酬争议,劳动报酬作为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的最基本的权利,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的生存问题,该类案件如不能及时、公正地解决,严重地影响了劳动者的生活和社会的安定。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逐步深入,劳动者越来越多的拿起法律的武器,通过劳动仲裁和诉讼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是由于法律制度本身存在的矛盾和缺陷以及劳动者法律知识的不足,造成很多劳动者的权益无法得到法律的保护和支持,不能有效地制裁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法律应有的惩戒和教育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反而助长了用人单位从无意识的违法到利用法律漏洞的故意违法的不良的社会风气。对于企业拖欠、克扣劳动者工资的问题,之所以越来越普遍的出现,虽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法律本身的漏洞如仲裁时效问题、一裁两审的复杂程序、仲裁和法院在案件管辖和法律适用等方面存在的不衔接等问题给了用人单位以可乘之机。特别是仲裁时效的规定,更成为许多用人单位逃避法律责任的护身法宝。对此,除了加强劳动者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以外,还应当通过立法的形式弥补法律本身的不足和漏洞,从根本上完善仲裁时效的法律制度。本文将就无故克扣、拖欠工资争议案件中的仲裁时效问题谈一点看法和建议。
一、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的规定
1.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的概念。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即仲裁申请时效,是指劳动关系权利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劳动争议仲裁申请的期限,超过该期限提起劳动仲裁申请即丧失实体上的胜诉权。根据《劳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而国务院颁布实施的《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当事人应当从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犯之日起6个月内,以书面形式向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仲裁。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超过前款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受理。这两个规定之间的不同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劳动法》的公布时间晚于《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且《劳动法》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通过的法律,其效力高于《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因此目前在仲裁、诉讼过程中均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对仲裁时效的有关问题进行认定和处理,即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申请时效为60日,从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计算。
2.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的起算时间的确定
对于劳动争议发生之日的确定,劳动部《关于〈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第八十二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就是劳动关系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犯之日,这与《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的规定是一致的。同时劳动部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八十五条也做了相同的规定。在劳动争议案件处理时,不论仲裁机构还是审判机关,对于仲裁时效的理解和把握都是依据此规定。但由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犯与劳动争议发生毕竟在本质上有很大的差别,这两者之间在很多情况下并不能等同。
具体到工资、劳动报酬争议案件中,如何界定劳动者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犯的时间,始终是一个争议的问题。一种观点认为,应当以用人单位应支付工资而未支付工资的发薪日作为起算点;另一种观点认为应当以劳动关系双方实际发生争议的时间、也就是劳动者主张工资给付而用人单位明确拒绝的时间作为起算点。目前普遍的标准是以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工资而未支付全部或部分工资的时间,作为仲裁时效的起算时间,而不论实际上劳动关系双方争议发生的时间。特殊情况下如经济性裁员、集体争议等,是按照仲裁申请提起时间计算仲裁时效。
但就一个克扣、拖欠工资案件而言。克扣、拖欠工资行为发生的时间与劳动关系双方就工资支付发生争议的时间往往…在并不是同时发生的,存在较长的时间差距,几个月到几年不等,以上述两种不同的观点起算仲裁时效,就可能得到两个完全相反的结论。
更重要的是,劳动仲裁部门在立案时就对时效问题进行审查,认为超过仲裁时效的案件未经审理直接做出不予受理的通知。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颁布实施之前,对于劳动仲裁做出的不予受理通知,当事人不能向法院提起诉讼。《解释》颁布实施之后,虽然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但也只是解决了一个程序完整性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劳动争议案件仲裁时效的有关规定的缺陷问题。如此,很多劳动争议案件的当事人特别是劳动者的劳动权利受到侵犯时,由于目前仲裁时效规定的缺陷和仲裁、审判机关对于仲裁时效理解、把握的过于简单化,造成劳动争议案件根本无法进入实体审理阶段,劳动者被挡在了法律保护的大门之外。此时当事人丧失的不仅仅是实体上的胜诉权,而且还有程序上的申诉权。应当说,实践中的这一做法本身就已经剥夺了劳动者依法享有的申诉权,是与《劳动法》立法原则及规定本身相违背的。
二、对于克扣、拖欠工资案件仲裁时效计算的建议
目前用人单位克扣、拖欠劳动者工资有很多的形式,有的单位是每月发放一部分工资,并口头承诺剩余的工资作为考核工资年底或某一时间发放,但到时间却不支付;有的单位以资金紧张等为由拖欠工资并承诺支付时间,但不按时兑现;有的单位以收取保证金或抵押金的名义扣发部分工资,承诺劳动者离开单位时退回,但到时拒绝退还等等。由于用人单位的承诺基本上停留在口头上,劳动者无法取得有关的书面证据,在提出仲裁申请时就无法证明用人单位曾经承诺延迟支付工资,并进而证明提起仲裁请求未超过仲裁时效。正常的仲裁或诉讼的法律救济渠道无法为这些劳动者提供应有的法律保护。大量的此类案件最终或者通过行政干预解决,或者不了了之,或者由劳动者通知其他非法律的途径解决。
-
克扣工资的仲裁时效是怎样的
252人看过
-
关于工资拖欠时效计算的问题
263人看过
-
用人单位克扣工资仲裁时效
171人看过
-
仲裁请求无效,拖欠工资问题仍未解决
273人看过
-
关于工资无故拖欠和克扣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180人看过
-
公司是否属于无故拖欠或克扣工资?
495人看过
工资即员工的薪资,是指劳动者提供劳动后,用人单位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 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更多>
-
拖欠工资和克扣工资的仲裁案应如何处理呢?贵州在线咨询 2022-08-05鉴于你的信息来看,这种情况下如果可以与就业单位协商就最好协商解决。如果不行,就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让法院强制就业单位赔偿。
-
-
无故克扣和拖欠工资的区别,无故克扣和拖欠工资的后果是什么?四川在线咨询 2022-04-12无故拖欠工资是指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超过规定付薪时间未支付劳动者工资。不包括: (1)用人单位遇到非人力所能抗拒的自然灾害、战争等原因、无法按时支付工资; (2)用人单位确因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受到影响,在征得本单位工会同意后,可暂时延期支付劳动者工资,延期时间的最长限制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行政部门根据各地情况确定。其他情况下拖欠工资均属无故拖欠。无故克扣和拖欠工资的后果 1、民事责任:用
-
单位拖欠了我工资,想了解公司拖欠工资仲裁时效问题甘肃在线咨询 2023-07-24工资对于每个人劳动者来说是特别重要的,因为它是大部分经济生活的来源。那么,在出现公司企业拖欠员工的工资的时候我们会怎么选择呢肯定是会选择诉讼或者仲裁。那么,拖欠工资的仲裁时效为多久呢 1、原则上,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2、但现实中,一些劳动者由于害怕失去饭碗,即使知道自己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也不敢主张自己的权利,因此,法律为
-
关于拖欠工资离职仲裁请问多久山西在线咨询 2021-12-22拖欠工资后,可以在离职后一年内进行仲裁。劳动仲裁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因拖欠劳动报酬引起的争议。由于法律原因的发生,及时性将暂停或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