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改革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5-07 17:53:53 143 人看过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改革的思考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我国目前实行“一调一裁两审”的单轨处理程序。仲裁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要程序,即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应当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先行处理,对仲裁结果不满意的,《劳动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了劳动争议仲裁的基本制度,但对劳动争议仲裁的监督缺乏必要而有效的机制。因此,长期以来对仲裁的监督一直局限于不严格的内部监督,这使得在仲裁实践中难以把握,许多仲裁机构在民事诉讼中采用了举证责任人原则;很多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不受理很多争议,是因为法律对受理范围没有明确规定,具体来说,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弊端是:一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改革和劳动争议内容的复杂化,“先仲裁后审判、一仲裁两审判”的劳动争议解决制度越来越不适应劳动争议解决的需要。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是有限的。一些劳动争议因不能进入仲裁程序而丧失了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权利,不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任何形式的制度都是经济的,劳动争议处理程序重复,审理期限过长,因此,双方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由于工作地点和性质的流动性强,许多当事人特别是劳动者往往无法在短时间内通过仲裁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在某些情况下,由于当事人的离开,仲裁的正确性无法得到保证。但是,当事人的离职是合理的,比如:劳动者需要生存,不可能在仲裁中花费大量的时间很长时间。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没有终局权。当事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则仲裁裁决可能不具有最终法律效力。仲裁是劳动争议处理过程的中间环节。这样,仲裁就流于形式,不利于仲裁机构的积极性。可以想见,仲裁并不是当事人的自愿选择,他们往往注重向法院起诉

其次,“公平”是所有制度必须遵循的原则,但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中没有明确的监督机制。仲裁监督在很大程度上处于自我监督状态。监督机制的缺失使得错误仲裁的法律效力得不到纠正,一些不公平现象得不到有效及时的解决。这样不仅影响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而且不能保证办案质量,影响仲裁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第三,仲裁范围狭窄。仲裁制度强调对劳动者的保护,但由于仲裁范围的限制,有些劳动者得不到保护。比如退休职工与原单位之间的纠纷,由于社会保障法尚未制定,一些职工往往因为纠纷无法受理而采取过激行动,导致大规模上访和静坐,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是为妥善处理企业劳动争议,保护企业和职工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一种制度。这些弊端不利于及时公正地处理劳动争议,不利于劳动关系的协调稳定,不利于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为此,笔者提出了改革和完善现行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对策:一是改变预仲裁原则,建立“分审终审”的双轨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但只能选择一种。选择仲裁的,同一案件不得再向法院起诉,仲裁后为终局裁决;当事人选择起诉的,不得就同一案件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经二审审理后为终审。这种“双轨制”体现了当事人的自由权利,赋予当事人意思自治权,保障了诉权的完整性。由于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处理某些争议的程序和材料相同,因此可以设立专门机构在这些地方工作。由于这两个组织各有优势,双方人员可以相互调动和交流。这样既方便了多渠道纠纷解决,又提高了劳动争议解决的整体质量和效率,充分发挥了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和劳动争议诉讼制度的功能,完善劳动争议仲裁监督机制需要从多方面考虑。扩大仲裁机构的监督职能,不仅要在小范围、局部、不规范的方式上,而且要在立法上。同时,扩大监督范围,增强劳动争议解决的透明度,广泛接受群众监督——积极鼓励群众参与仲裁、公开听证等。随着社会的发展,新闻媒体等社会监督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一些有争议的案件,社会监督无疑将发挥重要作用。司法监督应该是最有效的。如果发现具有法律效力的仲裁文件确有错误,仲裁机构违反法定程序,仲裁人员违法乱纪,应当在司法上受到严厉制裁,使仲裁朝着司法化的方向发展,为了更好地维护更多劳动者的利益,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应当扩大受理劳动争议的范围。由于我国相关法律制度和规则,如《社会保障法》仍在建立中,此时,从发展和依法治国的大局出发,应当将涉及劳动者权益的争议纳入劳动争议仲裁的范围,全面调整劳动关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03日 21:5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仲裁制度相关文章
  • 论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制度
    我国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制度主要由《劳动法》和《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规定。根据《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当事人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六个月内,以书面形式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申请仲裁超过前款规定期限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受理。但我国《劳动法》规定,请求仲裁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因此,我国劳动法将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期限由6个月缩短为60天。60天的期限是否足以保护工人的利益?笔者认为,劳动争议不同于一般民事纠纷,它有自己的特点:一方当事人是用人单位,另一方当事人是劳动者。虽然双方在处理劳动争议时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但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是管理和被管理的。在我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就业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许多工人害怕失业,即使他们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也不敢轻易寻求法律保护。
    2023-05-07
    454人看过
  •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制度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工会代表和企业方面代表组成。三方代表人数相等,但委员人数必须为单数。经仲裁委员会协商并一致同意,可以约请有关单位的代表列席仲裁会。仲裁委员会的主任由同级劳动行政机关代表担任。劳动行政机关的劳动争议处理机构为仲裁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可以根据需要确定仲裁工作人员若干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国营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劳动争议,保护国家行政和职工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和社会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依法履行职责:聘任、解聘专职或者兼职仲裁员、受理劳动争议案件、讨论重大或者疑难的劳动争议案件、对仲裁活动进行监督。一、公司职工如何进行劳动维权1、协商程序协商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争议的问题直接进行协商,寻找纠纷解决的具体方案。与其他纠纷不同的是,劳动争议的当事人一方为单位,一方为单位职工,因双方已经发生一定的
    2023-03-11
    170人看过
  • 论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及加入WTO后新的经济发展环境,劳动争议呈上升趋势。我国现行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在改革开放初期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劳动关系的复杂性和劳动争议案件的日益增多,原有的带有浓厚计划经济色彩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已不适应当今形势的需要,如强制仲裁、强制仲裁、强制仲裁等,劳动争议仲裁等仲裁的时效性模糊,法律适用于仲裁裁决机关也不统一。因此,有必要改革和完善现行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中一些背离仲裁性质、背离国际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与国际惯例相去甚远的缺陷,以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扩大仲裁机构受理案件的范围;协调完善仲裁时效的相关法律规定,明确规定仲裁时效的中止、中断和延期;将预仲裁原则改为仲裁自愿原则,设立劳动法院,改革审判方式;劳动仲裁程序应不断完善,以适应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要求。建立和加强仲裁监督机制,要充分保
    2023-05-07
    223人看过
  • 关于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内容
    一、什么是劳动争议仲裁劳动争议仲裁:是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对劳动争议在事实上作出判断、在权利义务上作出裁决的一种法律制度。二、劳动争议仲裁的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三、不属于劳动争议的情形1、劳动者请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放社会保险金的纠纷;2、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住房制度改革产生的公有住房转让纠纷;3、劳动者对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伤残等级鉴定结论或者对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职业病诊断鉴
    2023-03-02
    391人看过
  • 关于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内容
    一、什么是劳动争议仲裁劳动争议仲裁:是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对劳动争议在事实上作出判断、在权利义务上作出裁决的一种法律制度。二、劳动争议仲裁的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三、不属于劳动争议的情形1、劳动者请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放社会保险金的纠纷;2、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住房制度改革产生的公有住房转让纠纷;3、劳动者对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伤残等级鉴定结论或者对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职业病诊断鉴
    2023-04-27
    52人看过
  • 浅谈中国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及加入世贸组织后面临的新的经济发展环境,劳动争议纠纷呈上升趋势。我国现行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确起过重要作用,但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劳动关系的复杂化及劳动争议案件的日益增多,原有的带有浓厚计划经济色彩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并不适应今日形势之需要,如强制仲裁、仲裁时效模糊,裁、审机构适用法律不统一等缺陷日益突出。因此,对于现行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中偏离仲裁本质属性,与国际劳动争议仲裁制度脱轨,与世界各国通行做法相去甚远的某些缺陷,必须加以改革和完善,以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扩大仲裁机构受案范围;协调和完善仲裁时效的相关法律规定,明确规定仲裁时效的中止、中断和延长;变革仲裁前置原则为仲裁自愿原则,设立劳动法庭,改革审判方式;劳动仲裁程序要完善、健全,符合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要求。建立和加强仲裁监督机制,人员素质要有充分
    2023-04-29
    469人看过
换一批
#仲裁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仲裁制度是指纠纷双方在纠纷发生之前或发生之后达成协议,自愿将纠纷提交双方所同意的第三者予以裁决,以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它是一种和平解决争议的方法,其形式是当事人自愿将其争议提交给一个独立的仲裁人(或一组仲裁人),基于事实公正地进行裁决。仲裁... 更多>

    #仲裁制度
    相关咨询
    •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是哪些,劳动仲裁是哪些?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8-05
      指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根据劳动争议当事人的请求,对劳动争议的事实和责任依法作出判断和裁决,并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一种劳动争议处理方式。
    • 劳动争议仲裁受理制度是怎样的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2-12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1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此条规定了劳动争议仲裁的劳动合同履行地优先管辖原则。
    •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规定的仲裁过程是什么
      香港在线咨询 2023-02-21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规定的仲裁过程为: (1)当事人申请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2)审查受理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
    • 劳动争议仲裁案前调解制度规定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7-09
      《劳动争议仲裁法》第12条至第14条对劳动争议仲裁调解作了相应的规定: 一、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调解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口头申请的,调解组织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基本情况、申请调解的争议事项、理由和时间。 二、调解劳动争议,应当充分听取双方当事人对事实和理由的陈述,耐心疏导,帮助其达成协议。 三、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协议书。 调解协议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经调解员签名并加盖调解
    • 劳动争议争议仲裁裁决可以修改吗?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3-24
      不可以。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已经作出裁决,即已经结案,不可以对申请书的表述进行更改。如果不服裁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中,一般只能针对劳动仲裁的诉求提起诉讼,如果变更、增加请求,应当就变更、增加的请求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增加的诉讼请求是与原来仲裁阶段的争议具有不可分性时,人民法院应当合并审理,无需再进行劳动仲裁。《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