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坏他人名誉罪如何成立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7-31 10:52:34 88 人看过

一、败坏他人名誉罪如何成立

我国法律没有规定败坏他人名誉罪,但是败坏他人名誉涉嫌侮辱罪。即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在法律上需要满足一定的构成要件才能成立。

1.行为人必须故意实施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这里的“故意”指的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损害他人名誉而仍然为之。

2.行为人的行为必须已经导致了他人名誉受损的结果,这种结果通常表现为公众对受害人的社会评价降低。

3.损害行为与名誉受损结果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

二、败坏他人名誉立案标准

关于败坏他人名誉的立案标准,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损害行为的严重性:包括损害行为的手段、方式、持续时间等,如通过恶意捏造事实、散布谣言等方式,长期、多次对他人进行名誉损害。

2.损害结果的严重性:即行为导致的他人名誉受损的程度,如是否导致受害人在社会上的声誉严重受损,影响其正常工作、生活等。

3.主观恶意性:即行为人是否具有损害他人名誉的故意,如是否明知自己的行为会损害他人名誉而仍然为之。

三、败坏他人名誉赔偿标准

对于败坏他人名誉的赔偿标准,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精神损害赔偿:由于名誉受损可能导致受害人精神上的痛苦和损害,因此需要给予精神损害赔偿。具体赔偿数额需要根据受害人的具体情况、损害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2.经济损失赔偿:如果受害人的名誉受损导致其经济利益受损,如合同解除、工作机会丧失等,那么行为人需要承担相应的经济损失赔偿责任。

3.如果行为人的行为构成犯罪并被追究刑事责任,那么受害人还可以向行为人提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赔偿其因犯罪行为所遭受的损失。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04日 20:5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利用他人头像在网上损坏他人名誉如何处理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通过网络侵犯他人名誉权的,要承担民事赔偿的责任,不构成犯罪的,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条【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碍;(三)消除危险;(四)返还财产;(五)恢复原状;(六)修理、重作、更换;(七)继续履行;(八)赔偿损失;(九)支付违约金;(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十一)赔礼道歉。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本条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
    2023-05-28
    157人看过
  • 败坏我名誉该怎么报警
    一、败坏我名誉该怎么报警如果您有对方信息的,可以起诉,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及声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如因此给您造成其他损失,可以主张进行赔偿。根据具体情况及侵权人过错程度也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二、侵害隐私权怎么赔偿隐私权是公民的重要的人格权之一,是公民享有的对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权利。任何偷窥、偷拍他人隐私场所,或者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行为都侵犯了他人的人格权,都会给被侵害人造成不同程度的精神伤害。为了有效保护公民的隐私权,防止不法分子偷窥、偷拍等侵犯隐私的行为,《治安管理处罚法》增加了侵犯他人隐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三、孩子的隐私权包括什么个人隐私是指公民个人生活中不愿为他人公开或知悉的秘密,如私密信息、私密空间和私密活动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
    2023-06-15
    124人看过
  • 损坏他人名誉又称什么
    损坏他人名誉,指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致使他人名誉权受到损害的行为。损坏他人名誉可以分为普通的侵犯名誉权和严重情节所构成的诽谤、侮辱罪。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七条规定:行为人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以真人真事或者特定人为描述对象,含有侮辱、诽谤内容,侵害他人名誉权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该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行为人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不以特定人为描述对象,仅其中的情节与该特定人的情况相似的,不承担民事责任。《刑法》规定犯诽谤、侮辱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一、处理他人名誉隐私时应该符合什么条件个人信息的处理包括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处理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并符合下列条件:(一)征得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二)公开处理信息的规则;(三)明示处理
    2023-04-11
    350人看过
  • 故意毁坏他人名誉的罪是什么?
    故意毁坏他人财物的行为可以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需要承担一定的刑事责任,但是需要毁坏财物的金额达到五千元。根据我国法律相关的规定,故意毁坏财物罪一般除最高三年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如果情节严重,处最低三年、最高七年有期徒刑。如果不构成犯罪,一般处最低五日、最高十日的拘留,可并处最高五百元的罚款。损坏他人物品拒绝赔偿怎么办损坏他人物品拒绝赔偿的处理方法如下:1、损坏他人物品拒绝赔偿可以报警或者起诉对方承担侵权责任;2、如果对方是故意毁坏,并且数额比较大,那就可以起诉对方,要求赔偿损失,另外对方可能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一、损坏他人物品的赔偿标准如下:1、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二、物件损害责任的构成要件:1、侵权人存在主观故意的侵权行为;2、侵权人的侵权行为使他人受到侵害
    2023-07-15
    58人看过
  • 损坏他人名誉罪应该判多少年
    毁坏他人名誉可能涉嫌侮辱罪、诽谤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一、毁坏他人名誉怎么处罚毁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破坏他人名誉一般构成侮辱罪。是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此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的规定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二、损坏他人名誉是属于什么违法行为毁坏他人名誉可能涉及诽谤罪和侮辱罪,情节严重的,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二者都是自诉案件,不告不理,但严重损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诽谤罪主要是捏造虚假事实毁坏他人名誉,而侮辱罪可以是用真实的事实,也可以是用虚假的事实来毁坏他人名誉。此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
    2023-03-31
    260人看过
  • 诽谤罪败坏他人名声的怎么处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之规定,诽谤罪乃是指行为人采取暴力或其他手段对他人进行公然侮辱,或者捏造虚假事实肆意毁损他人名誉,情节恶劣者,方能成立本罪。倘若某个人由于实施诽谤行为,使他人声誉遭受损害,那么这种行为便有可能构成诽谤罪。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诽谤罪的惩处,需视其具体情节的严重程度而定。若诽谤行为情节严重,则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等刑罚。然而,若诽谤行为尚未达到情节严重的标准,或者受害人未向法院提起诉讼,那么该犯罪行为或许无法得到法律的制裁。值得强调的是,诽谤罪属于自诉案件,即除非受害人主动提出起诉,否则法院将不会主动追究诽谤者的刑事责任。然而,若诽谤行为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并危及国家利益,即便受害者未能投诉,法院亦有权主动追诉。另外,假如诽谤行为系借助信息网络实施,且受害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因取证困难,人民法院可请求公安机关予以协助。总而言之
    2024-08-13
    442人看过
  • 如何毁坏一个人的名誉
    名誉是指社会对特定的公民的品行,思想,道德,作用,才干等方面的社会评价。名誉集中体现了一个人的人格与尊严。客观的社会评价可以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满足,有良好名誉者不仅可以获得社会的更多尊重,还可能获得经济效益。因此,毁掉一个人的名誉,只需要对其制造一些不良风评即可。一、侵犯名誉权的构成要件是什么损害名誉权的构成要件与一般侵权构成要件一样,名誉侵权行为的构成也应当从受害人确有名誉被侵害的事实、行为人行为违法、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四个方面来认定。(一)行为人客观上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并为第三人知悉。侵权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行为。所谓侮辱是指以语言或行为公然损害他人人格,毁坏他人名誉的行为。侮辱既可以以口头方式进行,也可以以行为方式进行。其表现形式是将现有的缺陷或其他有损于人的社会评价的事实扩散、传播出去,以诋毁他人的名誉,让其蒙受耻辱,可以称之为“以事生非”。(
    2023-02-24
    468人看过
  • 毁坏她人名誉如何判决
    法律综合知识
    一、毁坏她人名誉如何判决在我国,针对毁坏她人名誉的行为,法律有明确的判罚依据。一般而言,此类行为在民事法律中通常被视为侵权,其处罚程度依据侵害的严重程度而定。1.对于侵害程度较轻的情况,通常采取赔礼道歉的方式解决;若影响较大,则可能需要通过登报致歉来消除不良影响。2.除非能明确证明存在经济损失,否则在大多数情况下,受害人不会获得经济方面的补偿。3.当毁坏他人名誉的行为达到一定程度,构成刑法上的侮辱罪或诽谤罪时,当事人将面临更为严重的法律后果。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了这两种罪名的构成要件和处罚标准。(1)侮辱罪通常是指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而诽谤罪则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损害他人名誉。(2)对于这两种罪名,法律要求情节必须达到严重的标准才能构成犯罪。在面临此类法律诉讼时,被损害名誉的当事人应积极配合律师,收集相关证据,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我们也应提醒广大公众,在言论自由
    2024-07-17
    86人看过
  • 破坏他人名誉需要赔钱吗
    一、破坏他人名誉需要赔钱吗破坏他人名誉一般需要赔钱。1.对于受害人名誉利益损害可以通过判令侵权人采取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的适当措施予以救济,但当采取这些措施不足以完全恢复受害人的名誉时,就应当把名誉利益损害纳入精神损害赔偿的范畴。对于赔偿数额,应综合考虑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侵权人获利的情况、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以及受诉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予以确定。2.名誉权是人身权利,一般不会有财产利益,但名誉权会直接影响权利人的财产获得,因此名誉受损也会造成财产损失。财产损害既包括现有财产的损失,也包括可得利益的丧失,只要是侵害名誉权所引起的后果,侵权人就应当全部赔偿。并且受害人的恢复名誉而产生的费和支出,也属于财产损害的范围。二、哪些是名誉侵权行为下列行为是名誉侵权行为:1.侮辱侮辱是指故意通过言语、文字或者行为举止等方式贬低他人人格、毁损他人名誉
    2024-03-12
    388人看过
  • 破坏名誉如何取证
    法律综合知识
    一、破坏名誉如何取证1.证明当事人主体资格的证据2.证明侵权事实存在的证据(1)新闻媒体、书刊对公民或法人报道失实损害其名誉的证据。如报道内容的原始载体。(2)虚构事实,含沙射影,对他人进行诽谤的文学作品。(3)以口头、书面或暴力方式,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侮辱,贬损他人人格的证据。可举出证人证言、书面材料。(4)以隐瞒真相、捏造事实并加以传播的方式诋毁他人名誉、信誉,损害他人尊严的证据等。3.证明侵权事实造成损害后果的证据,如单位处分,当事人精神受打击患精神病,法人经济效益滑坡等证据。4.被告如主张免责,应提供其没有过错,或没有损害原告名誉权的证据。5.有具体诉讼请求的,应提交诉讼请求金额的计算方法、依据和清单。二、侵犯名誉权如何起诉侵害名誉权,可以向法院提起人身权纠纷之诉,然后需要准备好起诉状原告被告的身份证复印件,还有相关的证据材料等等向法院提交法院立案庭经过受理再审查之后,如果符合立
    2023-10-20
    98人看过
  • 如何告损坏名誉权
    一、如何告损坏名誉权侵害名誉权,可以向法院提起人身权纠纷之诉,然后需要准备好起诉状原告被告的身份证复印件,还有相关的证据材料等等向法院提交法院立案庭经过受理再审查之后,如果符合立案的条件,那么就会给予立案,然后就需要去缴纳诉讼费,等待法院通知开庭,开庭审理,然后再判决。遇到被侵犯名誉权首先要收集侵权人侵犯名誉权相关证据,证据如下:(一)收集被侵权证据有:1、新闻媒体、书刊对公民或法人报道失实损害其名誉的证据。如报道内容的原始载体。2、虚构事实,含沙射影,对他人进行诽谤的文学作品。3、以口头、书面或暴力方式,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侮辱,贬损他人人格的证据。可举出证人证言、书面材料。4、以隐瞒真相、捏造事实并加以传播的方式诋毁他人名誉、信誉,损害他人尊严的证据等。(二)名誉权受到损害的证据:1、名誉受到损害,对民事主体的社会评价降低;2、精神和财产利益损害,精神损害即受害人精神上所受痛苦、压抑、
    2023-05-03
    105人看过
  • 捏造谣言毁坏他人名誉是否造成犯罪行为
    一、捏造谣言毁坏他人名誉是否造成犯罪行为可以构成。《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二、诽谤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诽谤罪的构成要件是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主体为一般主体;在主观为故意。1.诽谤罪客体要件诽谤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2.诽谤罪客观要件诽谤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
    2023-07-22
    226人看过
  • 如何认定名誉权侵权,侵犯他人名誉权如何处理?
    随着移动社交媒体的普及,在各类网络群聊中的言论成为严重影响涉事人名誉甚至日常生活的重要手段。各种信息在惊人的网络传播速度下,其对个人名誉造成的“杀伤力”是前所未有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其中诽谤行为的特点是捏造虚假事实并予以传播。根据法律规定,只有当个人的客观社会评价受到损害才有可能构成名誉权侵权,而个人自身的主观评价不属于客观社会评价,不纳入名誉权的保护范围。因此,名誉感受损不代表名誉权受损。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律师补充: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
    2023-05-07
    282人看过
  • 破坏他人名誉罪的量刑标准为几年
    一、破坏他人名誉罪的量刑标准为几年毁坏他人名誉涉嫌诽谤罪,具体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二、诽谤罪如何取证诽谤罪的取证方式:1.收集受害人自己受到侵害的具体表现和事例等。构成诽谤罪,首先需要诽谤事实是征收存在的,且被诽谤者因为该诽谤而使自己的荣誉权收到了损害。诽谤者是通过怎样使得自己的荣誉受到损害的,都有那些人能证明该诽谤事实的存在,更重要的是拿到该证人的证词,最好该证人能上庭作证;2.邀请听到的诽谤谣言的人作为证人,跟其聊天时可以将话题引入自己需要的
    2023-07-27
    125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败坏别人名誉构不构成犯罪
      贵州在线咨询 2023-02-13
      如果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诽谤罪。如果成立诽谤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还要注意,诽谤罪是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当事人不去刑事自诉,不构成犯罪。
    • 捏造事实败坏他人名誉,是什么罪
      台湾在线咨询 2021-09-28
      损害他人名誉的,构成诽谤罪。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事实,公然损害他人人格和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捏造事实”,就是无中生有,凭空制造虚假的事实。诽谤除捏造事实外还要将该捏造的事实进行散播,散播包括使用口头方法和书面方法。捏造事实的行为与散播行为必须同时具备才构成本罪。如果只是捏造事实与个别亲友私下议论,没有散播的,或者散播的是客观事实而不是捏造的虚假事实的,都不构成本罪。本罪是故意犯罪,诽谤行为针对
    • 败坏他人名誉构不构成犯罪,法律上有哪些规定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8-30
      如果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诽谤罪。如果成立诽谤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还要注意,诽谤罪是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当事人不去刑事自诉,不构成犯罪。
    • 故意破坏他人名誉罪应该如何定罪?
      四川在线咨询 2024-11-20
      任意破坏他人财产可能涉及多个罪名,具体的刑罚和罚款数额需根据所破坏物品的种类、价值和案件具体情况综合评估。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的规定,若故意毁坏公共或私人财物,涉及金额较大或情节严重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相应罚款。若数额巨大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当事人将受到更严厉的惩罚,即被判处三年以上至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我国最高检察院与公安部共同发布的《公安机关负责侦查的刑
    • 受某人打骂,并败坏名誉
      湖北在线咨询 2022-10-31
      可以向被告所在地法院提起名誉权之诉。准备相关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