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离婚协议书没离婚证能否再婚
国家实行婚姻登记制度,规定离婚需要取得离婚证,或取得法院判决准予离婚生效的判决书。只有离婚协议没有办理离婚登记取得离婚证的,婚姻关系并未结束,不能否再婚。想再婚,需要双方一起到一方户籍所在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领取离婚证,或起诉离婚取得法院判决准予离婚生效的判决书。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条:完成离婚登记,或者离婚判决书、调解书生效,即解除婚姻关系。
二、离婚协议中的抚养费金额能否更改
离婚协议定下的抚养费是能否修改的。
夫妻离婚后,子女抚养费按协议数额支付不足以支付抚养支出时,能否调整或追加抚养费支付额度。
一是夫妻双方根据实际需要协议达成增加或减少抚养费的意合;
二是协商不成的能否提起追加抚养费诉讼,由人民法院裁判。
变更原因有如下三种:
(一)原定抚养费数额不足以维持当地实际生活水平;
(二)因子女患病、上学,实际需要已超过原定数额;
(三)有其他正当理由应当增加。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十八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子女要求有负担能否力的父或者母增加抚养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一)原定抚养费数额不足以维持当地实际生活水平;
(二)因子女患病、上学,实际需要已超过原定数额;
(三)有其他正当理由应当增加。
三、夫妻离婚后财产协议书是否能否手写
夫妻离婚后财产协议书能否手写。
男女双方能否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
男女双方能否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家庭关系 第一节 夫妻关系 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n(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n(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n(三)知识产权的收益;\n(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n(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n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
离婚证没有离婚协议书丢失想再婚要在哪里补办
411人看过
-
协议离婚再婚能否是重婚罪
479人看过
-
离婚协议书签字没离婚有效吗,离婚协议书公证了有效吗
487人看过
-
再婚离婚证丢了有离婚协议书可以吗,再婚需要的证件
211人看过
-
没有离婚协议书能否离婚,法律有什么规定?
52人看过
-
写了协议离婚书没去办离婚证协议书有效吗
465人看过
-
协议书能再领离婚证吗湖南在线咨询 2023-08-31这个需要2个人同时去,如果有协议,在监狱也可以。不过需要民政局的配合,经一方向民政局申请,由民政局工作人员到监狱为服刑人员及配偶办理离婚证。但是民政局不一定会这样做,所以最快方式是诉讼离婚,然后达成调解协议,法院下了调解书,不用领离婚证也可以
-
-
复婚再离婚协议之前的离婚协议能否还有效?陕西在线咨询 2023-07-14离婚协议,是即将解除婚姻关系的夫妻双方所签署的、关于财产分割、子女监护与探视、配偶赡养费以及子女抚养费等的书面协议。离婚协议书必须为书面形式,由夫妻双方当事人签字,并经法庭或婚姻登记管理部门认可,才具有法定效力。这是办理离婚手续所要求的内容之一。根据最新婚姻登记条例规定,办理离婚手续时必须出具双方当事人共同签署的离婚协议书。离婚协议书应载明双方当事人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以及对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处理
-
再婚时离婚协议书是否必须要收回离婚证?福建在线咨询 2022-08-16对此没有规定,但《民政部关于贯彻执行《婚姻登记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五、关于离婚登记中的结婚证问题“申请办理离婚登记的当事人有一本结婚证丢失的,婚姻登记机关可根据另一本结婚证办理离婚登记;当事人两本结婚证都丢失的,婚姻登记机关可根据结婚登记档案或当事人提供的结婚登记记录证明等证明材料办理离婚登记。当事人应对结婚证丢失情况作出书面说明,该说明由婚姻登记机关存档。 申请办理离婚登记的当事人提供的结婚证
-
离婚协议书有效吗,离婚协议书是否有效,离婚协议书有广东在线咨询 2022-07-15离婚协议书的书写,没有固定的标准和模式,但是应包含以下内容: 一、登记离婚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的表示; 二、子女与何方共同生活,未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对子女养育应承担的费用、支付的方式及期限; 三、共同财产的分割(归各方的数量和价值并附清单); 四、共同债权、债务的享有和清偿责任; 五、住房问题的解决方案; 六、对生活困难一方的经济帮助的方法、期限; 七、不与子女共同生活一方的探望权实行的方式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