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人在遗产分配中是否享有相同的权益?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2 21:52:05 320 人看过

第一顺位继承人遗产份额一般是相同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继承人继承同一顺序的份额一般应当平等。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已履行主要扶养义务或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条件的继承人不履行扶养义务的,在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平等。

第一顺位继承人继承顺序是什么

第一顺位继承人没有先后顺序,一般是平均分割的。

1、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均等。这是法定继承中遗产分配的一般原则,即同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应该平均分配遗产。该法条中的“一般”是指法律没有特别规定的情况。

2、特殊情况下法定继承人的继承份额可以不均等。根据民法典的有关规定,“特殊情况”主要是指:

(1)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给予照顾。继承人只有同时具备生活有特殊困难和缺乏劳动能力的情形时,才能在遗产分配时中给予照顾,而且一旦具备了这两个条件就应当给予照顾。

(2)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不是应该多分,不具有强制性。

(3)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该不分或少分,这是民法典中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的重要体现。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3日 04:5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继承人相关文章
  • 继承人有权分配继承的遗产吗
    死者死亡,先看死者有无遗嘱指定继承人,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没有遗嘱,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死者第一顺序继承人开始继承,死者配偶,死者子女,死者爹妈,三方平分继承死者遗产。监护人仅具备监护职责,如果监护人与被监护人无继承关系,作为监护人无权占有被监护人财产,监护人职责依据法律规定监护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除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一、再婚丧偶婚前财产如何继承再婚丧偶后婚前财产是可以作为死者的个人合法财产由继承人继承的。根据规定,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除有约定的外,遗产分割时,应当先将共同所有的财产的一半分出为配偶所有,其余的为被继承人的遗产。留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
    2023-03-11
    153人看过
  •  如何在遗产分割中保障继承人的权益?
    这段内容讲述了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的区别。如果遗嘱存在,那么将按照遗嘱中的有效内容进行继承;如果遗嘱不存在,那么将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继承。在这种情况下,父亲的的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父亲的配偶、子女(无论是否有抚养关系)以及父母;以上继承人将按照法定继承的比例均等地继承遗产。简而言之,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但遗嘱继承也受到法律规定的限制。1.如果遗嘱存在,那么将按照遗嘱中的有效内容进行继承;2.如果遗嘱不存在,那么将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继承。在这种情况下,父亲的的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父亲的配偶、子女(无论是否有抚养关系)以及父母;3.以上继承人将按照法定继承的比例均等地继承遗产。 遗 产 分 割 比 例 : 根 据 法 律 规 定 , 遗 产 将 如 何 均 等 地 分 配 给 各 个 继 承 人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五十二条规定,遗产分割应当有利于生产和生活需要,不损害遗产的效用和价值。在遗
    2023-09-14
    452人看过
  •  离婚后遗产继承的权益分配
    夫妻离婚后,遗产继承的顺序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和父母,其中配偶是指当前的配偶,而前夫或前妻则不是法定继承人。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这是在没有遗嘱的前提下。夫妻离婚后,遗产继承的顺序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和父母,其中配偶是指当前的配偶,而前夫或前妻则不是法定继承人。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这是在没有遗嘱的前提下。 离 婚 后 遗 产 继 承 顺 序 是 什 么 ?离婚后遗产继承顺序依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和父母。因此,离婚后遗产继承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这一规定表明,离婚并不会影响遗产继承人的顺序。同时,《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条规定了遗产继承人的份额,配偶、子女、父母分别占据了第一、第二和第一顺序继承人的地位。因此,在离婚后,原配偶仍然享有第一顺序继承人
    2023-09-05
    476人看过
  •  逝去子女的遗产权益:是否还能享有继承权?
    所有权随权利主体的消灭而消灭,无法继承的人无权继承。民法典规定了代位继承,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人只能继承被代位继承人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无法继承的人没有权利。所有权是依附于权利主体的,当权利主体已经不存在时,其所有权也就不存在了。因此,他们无法继承任何东西。继承开始的时间是被继承人死亡之时,此时生存的继承人才享有继承权。对于已经死亡的子女的继承份额,民法典规定了代位继承,即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被代位继承人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 父 母 已 故 子 女 是 否 有 权 继 承 遗 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条规定,已故子女可以继承父母遗产。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有些独生子女在父母双亡的情况下,无法通过公证的方式办理遗产继承,导致无法办
    2023-09-29
    343人看过
  • 配偶与子女在遗产分配中的权益
    配偶与子女遗产分配比例按照法定继承方式继承遗产的,一般情况下,同一顺序的继承人应当按照人数平等分配遗产数额。配偶和子女属于第一继承人,原则上应平均分割。但是,经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平等分配。在同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条件大致相同的情况下;继承人可以平等分配或协商,在达成协议的基础上,对被继承人的遗产进行不平等分配。配偶死亡遗产继承顺序是什么(一)配偶(二)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三)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四)兄弟姐妹(五)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遗嘱继承是指按照立遗嘱人生前所留下的符合法律规定的合法遗嘱的内容要求,确定被继承人的继承人及各继承人应继承遗产的份额。我国民法规定,公民有处分自己合法所有的个人财产
    2023-07-11
    178人看过
  • 抚恤金是否可以在遗产分配中继承
    一、抚恤金是否可以在遗产分配中继承抚恤金的分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抚恤金不属于遗产,抚恤金是对伤残人员或者死者近亲属的物质帮扶和精神抚慰,这笔款项是不能进行继承的。如果得到抚恤金的本人或者死者近亲属死亡的,那是才转化为遗产,可以继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的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二、哪些人可享受供养亲属抚恤金可以申请供养亲属抚恤金的情形:死亡职工的亲
    2024-01-14
    222人看过
  • 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有谁享有
    一、夫妻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夫妻互相享有继承权,是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家庭关系中地位平等的一个重要标志。夫妻间的继承权是基于婚姻的法律效力产生的,是以夫妻的人身关系为前提的。也就是说,只有具备合法婚姻关系的夫妻双方,才能以配偶身份继承对方的遗产。夫或妻一方死亡时,继承开始,首先要确定哪些财产属于被继承人的遗产。被继承人的财产一般包括在夫妻共同财产中的份额以及其个人财产。共同财产主要是指除另有约定外夫妻在婚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包括:工资、奖金;生产、经营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等。夫妻可约定其个人特有财产全部归共同所有或部分共同所有,这部分财产也属于共同财产。夫妻个人财产主要包括一方的婚前财产;因一方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和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在分割遗产时
    2023-04-26
    337人看过
  • 女儿继承遗产,子孙是否有权分享?
    要根据具体情况才能确定。如果是法定继承得来的遗产,则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如果是基于遗嘱继承得来的遗产,若该遗嘱中明确表示,该遗产由夫妻中的一方继承,则属于个人财产。所以,女儿继承父母遗产,女婿有没有份,要看是法定继承还是遗嘱继承。父亲二婚女儿财产分割有份么1、再婚前的财产属于个人财产,再婚后取得的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2、如果父亲去世,有遗嘱优先按照遗嘱内容分配遗产,没有遗嘱,按照法定继承分配遗产,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包括:父母、配偶、子女,其中子女包括形成抚养关系的继子女;3、继承人之间可以平分遗产,也可以协商彼此遗产分割份额。离婚时,双方有合法婚姻财产约定的,依约定。一方的特有财产归本人所有。夫妻共同财产一般应当均等分割,必要时亦可不均等,有争议的,人民法院应依法判决。夫妻双方打算结束婚姻关系时,就应该马上考虑离婚财产处理的问题,如果等到离婚诉讼判决后,再申请分割合法所得财产的难度就会大大
    2023-07-04
    101人看过
  • 配偶是否可以放弃遗产继承权益?
    配偶可以放弃继承。无论采取何种继承方式,继承人均有权放弃继承。放弃继承后,由其他未放弃继承的继承人继承遗产。对于放弃继承的继承人,也无需承担被继承人生前欠付的债务。但是需要注意,放弃继承的意思表示,应当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作出,并且需要以书面形式向向遗产管理人或者其他继承人表示。配偶死亡遗产继承顺序是如何规定的《民法典》第1127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能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民法典》第1129条还规定,“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在遗产继承中,被继承人立有遗嘱将其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或者在遗嘱中明确将其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的,应遵
    2023-07-02
    194人看过
  • 同一顺序继承人在继承遗产时是否享有平等的份额?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平等。对于生活中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应予以照顾。对于已履行主要扶养义务或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条件的继承人不履行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分配遗产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平等。继承人按什么顺序继承遗产根据法律规定的继承顺位的话,排在顺序中的第一位的是:当事人的配偶,孩子和父母;排在顺序中第二位的是:当事人的亲兄弟姐妹,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当事人去世后,先由第一顺位的继承人行使继承权,如果没有第一顺位继承人的话,第二顺位继承人才可以行使继承权。如果一个家庭中,父母去世的话,那么他们的子女的继承权是不用多说的,属于法律规定的。在我国的法律法规中明确说明了,如果父母去世的时候留下了遗嘱,那么就需要按照遗嘱的内容进行继承或者遗赠。如果不存在遗嘱的话,那他们的子女就是法定的排在第一位的
    2023-07-05
    211人看过
  • 胎儿在法律上是否享有继承遗产权
    一、胎儿在法律上是否享有继承遗产权胎儿可以继承遗产。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如果胎儿娩出时是死体,保留的份额可以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涉及到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对胎儿利益保护的事情,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六条【胎儿利益的特殊保护】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五条【胎儿预留份】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胎儿娩出时是死体的,保留的份额按照法继定承办理。二、继承权纠纷要怎么解决继承权纠纷的解决方式是由各继承人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如果有遗嘱的,约定了继承人的,按照遗嘱办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
    2023-08-06
    142人看过
  • 遗产分割中配偶的权益
    配偶死亡财产分割的原则有:除约定外,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共同所有财产分割的,共同所有财产的一半应当分割为配偶所有,其余为被继承人的遗产。继承人继承同一顺序的遗产份额一般应平等。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已履行主要扶养义务或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条件的继承人不履行扶养义务的,在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配偶死亡财产分割怎样分配夫妻一方死亡,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除有约定的外,应当先将共同所有的财产的一半分出为配偶所有,其余的作为遗产进行继承;有遗嘱的按照遗嘱办理,没有遗嘱的,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法定继承中,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中华人民共和国
    2023-07-19
    275人看过
  • 遗产继承中的多人权益问题
    遗产的继承有一定的顺序,对于被继承人生前立有有效遗嘱的,应当按照遗嘱进行继承。如果没有遗嘱的,按照法定继承,法定继承有一定顺位,第一顺位继承人优先继承。涉及到多份遗嘱的,在继承开始前,应当由继承人推选遗产管理人,将遗产进行统计归类,按照继承顺位,适当照顾的原则,进行分配。残疾人能多分遗产吗1、残疾人并不是一定能多分遗产。一般只有生活困难或缺乏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在分遗产时,可以适当多分。二其他情形下,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2023-07-08
    98人看过
  • 股东权益转让后,能否继续享有分配权益?
    首先要分清股东利益分配请求权和利益分配给付请求权的区别。利益分配请求权系股东权的一种,当公司有盈余时可能获得分配的期待权,不能分离于股份而存在,当股份转让时,应一并转移于股份受让人。股利分配给付请求权则由股利分配请求权分支而生,是对股东会承认的股利分配金额的具体请求权,属于单纯的独立于股东权的债权,可以与债权分离而独立存在,不当然随股份转移。如果在转让股权之前股东会已经确定分配股利而且在股权转让过程中转让人并无欺诈行为,那么原股东享有利润分配给付请求权。如果在转让股权之前并未经股东会决议分配利润,则无论在转让股权之前公司是否已实际存在利润原股东均无权请求分配利润。公司股东转让出资的步骤1、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公司变更登记申请书》;2、股东转让出资协议;3、前一届股东会决议(主要载明转让者、受让者、转让的股权额、转让后的最新股本结构等);4、新一届股东会决议(主要载明修改公司章程及其他有变
    2023-07-19
    90人看过
换一批
#遗产继承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继承人
    词条

    继承人是指依法继承财产的人,分为法定继承人和遗嘱继承人。 法定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遗嘱继承是指按照立遗嘱人生前所留下的符合法律规定的合法遗嘱的内容要求,确定被继承人的继承人及各继承人应继... 更多>

    #继承人
    相关咨询
    • 如何在继承法中享有遗产继承权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9-08
      依据中国有关遗产继承之法律规定,被继承人死亡后,其遗产发生继承,具体如何继承: 1、如果被继承人有遗嘱的,按其附合法定有效性的内容进行继承; 2、如果没有遗嘱的前提下,其遗产依规定的法定顺序进行继承:即其死亡遗产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父母、子女第二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3、各继承人之间也可协商确定继承方式及份额。
    • 儿媳妇的遗产分配权是否有权继承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6-13
      公婆遗产的继承,规定是在死者死亡后先看死者有无遗嘱指定继承人,有遗嘱就要按照遗嘱执行继承。 无遗嘱,需要按照死者第一序列继承人,死者配偶,死者子女,死者爹妈,三方平分继承。 所以,在死者无遗嘱指定儿媳妇继承前提,儿媳是没有继承权和继承份额的。 儿子如果是在没有遗嘱指定前提办理的继承,继承得到的遗产属于婚后取得共有财产,儿媳妇有一半权益。 另外规定:儿子如果先于老人死亡,儿媳妇继续赡养老人,那么儿媳
    • 处分遗产是否有权分配给第一继承人
      河南在线咨询 2022-10-21
      遗嘱继承公证需要经过下列程序进行办理:1、提供被继承人的死亡证明(如:医学死亡证明、户籍注销卡、死亡注销页)。2、房屋所有权证和房屋价值评估单。3、全部法定继承人的户口、身份证(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包括:死者的父母、配偶和子女)。4、结婚证、离婚证、离婚判决书、调解书、独生子女证、出生证、人口卡、注销卡等相关材料。5、被继承人父母死亡证明。6、被继承人夫妻先后死亡的,应提供后去世的一方的丧偶未再婚证明
    • 继承人是否有权根据遗嘱分配财产
      香港在线咨询 2023-06-02
      一般不需要,按遗嘱来就行啦,但是家务事和谐为妙,知会一声也许就是为了面子。
    • 继承人遗产是否分配给同一顺位继承人
      澳门在线咨询 2023-07-26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