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和解是不是不用再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1 16:02:58 78 人看过

一、刑事案件和解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吗

刑事和解,包括经济赔偿和解和刑事责任处置两个程序过程。在和解过程中,被害人与加害人可充分阐述犯罪给他们的影响及对刑事责任的意见等方面内容,选择双方认同的方案来弥补犯罪所造成的损害;在刑事责任处置过程中,加害人能获得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这样,被害人在精神和物质上可以获得双重补偿,而加害人则可以赢得被害人谅解和改过自新、尽快回归社会的双重机会。总之,刑事责任还是要追究的,不过会比没有和解的判轻些

二、相关知识

刑事和解是刑事契约的典型形态,和“私了”的区别在于,有司法机关的监督和确认,保证了纠纷解决的有效性、合法性和正当性。刑事和解也有别于辩诉交易,辩诉交易中公诉人一般根据所掌握的证据能否获得胜诉而决定是否进行交易,并不征求被害人意见,也不以赔偿、道歉作为条件,被害人被边缘化,交易的结果很有可能违背被害人的意愿。而刑事和解则是被害人和加害人之间为了利益最大化而选择的案件解决方式。刑事和解制度是西方刑事法学的创举,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加拿大安大略省基秦拿县的一次“被害人—加害人”和解尝试方案。

刑事和解,又称加害人与被害人的和解,或加害人与被害人的调解,指在犯罪发生后,通过调解人的帮助,加害人和被害人直接接触和交谈,正视犯罪给被害人带来的伤害,然后双方达成赔偿协议,最终解决刑事纠纷。其目的是弥补被害人受到的伤害、恢复被加害人所破坏的社会关系并使加害人改过自新,重返社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2日 16:1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经济赔偿相关文章
  • 公务员被告行政不作为是否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公务员被告行政不作为是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国家甚至没有规定行政不作为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也就是说对行政不作为的处罚太清,这样才纵容了一部分国家工作人员肆无忌惮的不作为现象,但通常情况下,公务员如果被告行政不作为的话,是很有可能会被直接开除公职的。目前法院受理行政不作为诉讼案件的依据来源于《行政诉讼法》第11条第1款第4项、第5项、第6项规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其“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答复的;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三类行为提起的诉讼案件归为行政不作为案件。一、行政不作为表现形式通过对近几年来我院审理的行政不作为案件分析,行政不作为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1、在依申请的行政案件中,对行政相对人的申请不予受理或受理不予答复。如高谷镇大青村四组诉彭水县
    2023-03-18
    228人看过
  • 帮人走私货物被抓是不是要追究刑事责任
    帮人走私货如果情节严重被抓会判刑。帮人走私货物的会构成走私罪的共犯,会根据其走私货物的类型确定具体罪名,然后根据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来量刑。走私可能涉及的罪名包括:走私武器、弹药罪;走私核材料罪;走私假币罪;走私文物罪;走私贵重金属罪;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走私珍稀植物、珍稀植物制品罪;走私淫秽物品罪;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走私废物罪。《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走私武器、弹药、核材料或者伪造的货币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4-04-28
    463人看过
  • 这6种情形,嫌疑人不再追究刑事责任!
    一、哪些情形下嫌疑人不再追究刑事责任刑诉法第15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什么样的行为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呢?一般认为不构成轻伤的行为即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行为,不予追究刑事责任,至于是否构成轻伤,就需要鉴定机构去鉴定。(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追诉时效期限根据不同的犯罪、犯罪的轻重不同,有不同的规定,刑法第87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2、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3、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这里说的法定最高刑不是犯罪嫌疑人最终被判的刑,例如,一个犯罪嫌
    2023-03-24
    219人看过
  • 帮信罪多久被发现不会再被追究刑事责任?
    一、帮信罪多久被发现不会再被追究刑事责任?实施的帮信行为在五年之后被发现,一般就不会再被处罚。具体理由如下:《刑法》第八十七条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二、诈骗罪帮助犯与帮助信
    2024-01-20
    314人看过
  • 刑事责任是否应该被追究?
    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就没事了,判断标准如下: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哪些情形下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刑事诉讼法》第1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有的人分不清什么是刑事处罚,什么是行政处罚,以为只要是做了不对的事情,就应该被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很明显法律中对刑事责任的认定显然不是这样。根据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
    2023-07-03
    319人看过
  • 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责任是否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一、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责任是否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根据情况不同,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可能承担以下责任:1.行政责任:《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二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予以劝诫、制止;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2.民事责任:根据民事相关法律规定,当监护人严重不履行监护职责,给未成年被监护人造成不利影响时,根据申请,人民法院可以撤销监护人的资格。监护人不履行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责任;给被监护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3.刑事责任:根据刑事相关法律规定,适用于监护人严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触犯刑律的情况下,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二、监护人责任属于什么责任监护人责任属于法定责任。1.保护被监
    2023-10-30
    314人看过
  • 被打者不同意追究责任了,被打者不追究刑事责任如何
    一、被打者不同意追究责任了,被打者不追究刑事责任如何倘若遭受他人殴打且当地派出所对此采取拖延策略未予以妥善处置,以下为您提供几种解决途径:首先需要明确,若造成轻微伤情则属于行政案件范畴,针对肇事者,警方有权依法实施治安拘留或罚款等措施。在处理此类伤害案件时,民警通常会尝试进行调解工作,而警察的办案期限为一个月,在此期间内,调解次数不得超过两次,否则将视为久调不决。当遇到轻微伤情派出所不予处理的情况时,您可要求派出所出具相关处理结果,如若未能得到满意答复,您有权向上一级公安机关提出申诉,亦或是直接发起行政诉讼,控告派出所行政不作为。若派出所最终给出处理决定,但您对此仍有异议,您同样拥有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最后,对于施暴者,您有权要求其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打人导致轻微伤情,已然构成违法行为,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当地派出所应对施暴者处以行政拘留等法律制裁。《治安管理处罚
    2024-07-05
    478人看过
  • 刑事案件达成和解后是否还回追究刑事责任
    一、刑事案件达成和解后是否还回追究刑事责任刑事和解后还是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但是公安机关、检察院会建议从宽处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九十条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二、犯了刑事案件和解后是否还用做牢刑事案件和解后还会不会坐牢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不起诉就不需要坐牢。《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九十条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
    2024-01-22
    79人看过
  • 寻衅滋事对面不告了是否还会追究刑事责任
    一、寻衅滋事对面不告了是否还会追究刑事责任?会,寻衅滋事,属于刑事公诉案件。相对于自诉案件,公诉案件中犯罪行为的性质一般来说比较严重,对社会的危害性也比较大,案件一经起诉人民法院必须依法进行审判,除公诉机关认为所指控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能对被告人定罪和处以刑罚申请撤回起诉,人民法院准许撤回起诉外,人民法院必须依据审理中查明的事实和证据,依法作出有罪或无罪判决。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二、在我国团伙寻衅滋事能不能取保?1、寻衅滋事罪的法定量刑幅度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2023-06-18
    94人看过
  • 公职人员辞职后是不是追究刑事责任
    得结合案情以及具体所犯罪名进行分析,如果所犯之罪要求具有公职人员身份才构成犯罪,如受贿罪,那么其在辞职前存在受贿行为,辞职后不影响其行贿罪的成立,仍然构成犯罪,如果所犯之罪不要求其具有公职人员的身份,那么无论辞职与否都不影响其罪名的成立。综上所述,公职人员辞职后要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六条对犯受贿罪的,根据受贿所得数额及情节,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处罚。索贿的从重处罚。第三百八十三条【贪污罪的处罚规定】对犯贪污罪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一)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二)贪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三)贪污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
    2024-05-08
    259人看过
  • 对被迫实施犯罪的人不追究刑事责任
    被迫实施犯罪行为的,对被胁迫人要不要追究刑事责任,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情节严重的,要追究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八条【胁从犯】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第二十九条【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一、胁从犯减免处罚的理由胁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胁从犯是我国刑法的独特体例。在胁从犯应当负刑事责任的前提下,鉴于以下特性,对其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第一,胁从犯在受到胁迫时,虽有意志自由,但该自由是极其有限的。只存在两种选择:要么接受胁迫者对自己的侵害,要么按照胁迫者的要求参与犯罪。无论选择哪一个,他都将最终面临不利的后果,而对两者进行权衡,来自胁迫的危险更现实、更具紧迫性,
    2023-02-28
    365人看过
  • 员工被追究刑事责任后是不是能解除劳动合同
    一、员工被追究刑事责任后是不是能解除劳动合同员工被追究刑事责任后,用人单位是不是能解除劳动合同,并且不需要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但是员工有上述情形的,单位只是是不是能解除合同,并不是必须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是不是能解除劳动合同。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是不是能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二、刑事拘留是不是能解除劳动合同仅仅被刑事拘留,而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用人单位是不能以此为理由解除劳动合同的。如果
    2024-01-20
    241人看过
  •  不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有哪些?
    这段内容描述了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情况,包括情节轻微、犯罪已超过追诉时效期限、通过特赦令免除刑罚、对于依照刑法规定需要告诉才处理的犯罪行为人没有告诉或撤回告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已经死亡、以及根据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其他情形。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情况包括以下几种:1.情节较为轻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大的;2.犯罪已超过追诉时效期限的;3.通过特赦令免除刑罚的;4.对于依照刑法规定需要告诉才处理的犯罪,行为人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已经死亡的;6.根据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其他情形。 不 负 刑 事 责 任 的 情 形 有 哪 些根据我国《刑法》第17条第2款的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因此,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在上述情况下犯罪,将承担刑事责
    2023-09-08
    125人看过
  • 不影响原文意思的追究刑事责任与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划分
    不会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如下: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根据刑法不认为是犯罪的。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刑法规定了对于刑事犯罪的追诉期限。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5、犯罪时未满十六周岁的。逃税罪首次不追究刑事责任吗?逃税罪首次不追究刑事责任吗对逃税罪的初犯规定了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特别条款。根据修正案的规定,对逃避缴纳税款达到规定的数额、比例标准,已经构成犯罪的初犯,满足以下三个先决条件可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一是在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二是缴纳滞纳金。三是已受到税务机关行政处罚。这里有必要对第三个条件内容的含义作一些特别的解释。修正案规定,对逃税罪的初犯在补缴税款和滞纳金后,还应当由税务机关给予“行政处罚”,才不追究刑事责任。《刑法修正案(七)》3条对《刑法》第201条作了重大修改。《刑法》第201条第1款规定了逃税罪的罪状与法定刑,第4款
    2023-07-07
    374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动争议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经济补偿金是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给予劳动者的经济补偿。经济补偿金是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依法一次性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上的补助。我国法律一般称作“经济补偿”。 我国劳动法、1994年劳动部发布的《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 更多>

    #经济赔偿
    相关咨询
    • 对老人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条件是什么,70岁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吗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7-20
      是要承担刑事责任的,只不过要分情况。七十五岁以上的老人不用承担死刑,除非以特别残忍的手段致人死亡。刑事审判中,通常情况下认定被告人的年龄与案件处理没有多大关系,如成年被告人,但是涉及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时,年龄的准确认定则显得尤为重要,这关系到对被告人是否追究刑事责任,是否从轻或减轻处罚,甚至是否适用死刑等。
    • 撞伤人却不追究刑事责任,不追究刑事责任指什么?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8-19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具体分析如下: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这种情况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行为虽然违法,也具有社会危害性,但由于行为人的行为显著轻微、危害不大,尚未达到犯罪的严重程度,所以不追究其刑事责任。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行为人的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但根据刑法有关追诉时效的规定,行为人犯罪后超过追诉时效期限没有被追
    • 不负刑事责任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司法解释分别是什么?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6-12
      刑事责任能力是成为犯罪主体的关键要件。无刑事责任能力者,即使实施了刑法规定应当加以处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因法律规定其不负刑事责任,故不能成为犯罪主体。凡是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并不是所有的犯罪都应当受到刑罚处罚。一些犯罪行为在一定条件下不追究刑事责任,如告诉才处理的未经告诉或撤回告诉的、超过追诉期限的犯罪行为。
    • 部分被告人追究刑事责任刑附民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8-09
      审判人员应当对原告人的口头诉讼请求详细询问,并制作笔录,然后向原告人宣读;原告人确认准确无误后,应当签名或者盖章。不论是口头还是书面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都应当说明被害人和被告人的姓名、年龄、住址、控告的罪行以及因犯罪行为遭受的损失的程度和具体的诉讼请求等内容。 人民检察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时必须在起诉书上写明,不能用口头的方式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在诉讼过程中,被害人应当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而没有提起时,
    • 拘留是不是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8-15
      1,公安机关行政拘留不属于追究刑事责任,是一种行政处罚措施。刑事拘留是追究刑事责任的开始。 2,追究刑事责任可以说是一个过程,自被抓捕之日起,当事人被叫做犯罪嫌疑人,起诉后叫做被告,直到判决有罪后判决生效,才能叫罪犯,如果判决无罪就会释放,这个过程始终是个追究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