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关二手房买卖的相关规定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等等。
一、房地产土地使用权属无形资产吗
房地产土地使用权为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是一种法律权利,可以用于出资、转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五十三条的规定,建设用地使用权人有权将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互换、出资、赠与或者抵押,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作价入股,合资、合作开发经营房地产。
二、买房子要看开发商什么证件
买房子要看的开发商的证件包括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开工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土地使用权书以及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具有上述证书的,才能进行商品房预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商品房预售,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已交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
(二)持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三)按提供预售的商品房计算,投入开发建设的资金达到工程建设总投资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并已经确定施工进度和竣工交付日期;
(四)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办理预售登记,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
三、买卖房子要交哪些税
买卖房子需要交的税如下:
1、增值税。按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转让购买的房地产,按照房地产销售标准征收增值税,即一般纳税人税率为11%,小规模纳税人税率为5%;
2、企业所得税。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房地产销售收入应当并入当期总收入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应税所得=总收入-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补偿前一年的损失,以上是其计算公式;
3、印花税。企业出售房屋需缴纳0.5‰的印花税,计税依据为应税凭证所载金额;
4、土地增值税。土地增值税以纳税人出售商品房取得的增值为基础。增值为纳税人出售商品房所获收入,扣除项目金额余额。增值不超过扣除项目金额的50%。应纳税额=增值的30%。上述是计算增值税的具体公式;
5、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应纳税。实际缴纳的增值税税额的7%的应纳教育费附加=实际缴纳的增值税税额的3%销售商社的收入,包括货币收入、实物收入和其他收入的全部价格和相关经济收益,包括计入销售价格的中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征收的各种代理收入;
6、堤防保护费。根据企业性质据企业性质的不同纳税标准而有所不同,分别为内资企业0.1%和外资企业0.09%。《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一条规定,扣除义务人未按规定设置、保管扣除代缴、保管扣除代缴税款账簿、保管扣除代缴税款记账证明书及相关资料的,税务机关责令限期修正,可以处以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
二手房没有产权证明怎样买卖,有哪些相关规定
70人看过
-
商品房买卖有哪些相关手续
420人看过
-
买卖二手期房需注意的相关问题有哪些
274人看过
-
贷款买房有哪些相关规定
410人看过
-
买卖二手车的相关规定与操作指南
336人看过
-
二手房买卖合同最新版有哪些规定
324人看过
二手房买卖是指房屋所有权人将名下二手房出售给买受人,并转移房屋所有权于买受人的法律行为。 在二手房买卖过程中,买卖双方需要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约定房屋的价格、交付时间、过户时间等事宜,并按照相关规定办理房屋过户手续。 在过户过程中,买受人需要... 更多>
-
买卖二手房必须网签吗,有哪些相关规定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4-09-30买卖二手房不必须网签。买卖双方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自愿真实,约定符合公序良俗、内容符合法律强制性规定的二手房买卖合同有效,是否进行备案网签不影响合同的法律效力。
-
如何规避二手房买卖定金纠纷,有哪些相关的规定上海在线咨询 2023-06-14规避二手房买卖定金纠纷需要注意审查主合同的效力,二手房买卖合同无效,定金合同无效;注意明确定金款项的性质,写明定金字样;注意定金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
户口冻结后二手房能否买卖,有哪些相关规定贵州在线咨询 2023-11-24户口冻结后二手房一般能买卖,但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地产权利的以及列入拆迁范围内被冻结户口的,不得买卖交易,无法进行更名。
-
二手房买卖没有房产证能否办分期,有哪些相关规定湖南在线咨询 2023-09-02二手房买卖没有房产证,一般是不可以办分期的。我国法律规定,借款人应向贷款人提供下列资料:身份证件;有关借款人家庭稳定的经济收入的证明;符合规定的购买住房合同意向书、协议或其他批准文件。
-
二手房买卖推迟过户是否违法,有哪些相关规定河北在线咨询 2023-10-15二手房买卖推迟过户不违法,但是违约。根据法律规定,合同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