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微信转发要担责大V更应谨慎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24 10:33:11 280 人看过

最高人民法院昨日公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该司法解释将于今日起施行。

法院可责令服务商

提供侵权者信息

在网络上实施侵权行为的人躲在暗处,发一个帖子神不知鬼不觉,被侵权人想起诉的时候往往难以确定被告。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副庭长姚辉说。

针对这种情况,这次出台的司法解释在两个方面作出规定:一是在诉讼程序上,允许原告仅起诉网络用户或网络服务提供者。二是明确原告起诉后,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案件情况和原告的请求责令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涉嫌侵权的网络用户的个人信息,以方便原告起诉。

转发要担责任

大V过错程度更高

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表示,微博、微信等近几年迅猛发展的社交网络以及由此产生的自媒体,在传播范围、影响力等各个方面均有超出传统媒体之势。针对这些特征,司法解释对转载网络信息行为的相关问题作出规定。他说。

司法解释规定,人民法院认定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转载网络信息行为的过错及其程度,应当综合以下因素:转载主体所承担的与其性质、影响范围相适应的注意义务;所转载信息侵害他人人身权益的明显程度;对所转载信息是否作出实质性修改,是否添加或者修改文章标题,导致其与内容严重不符以及误导公众的可能性。

目前关于自媒体侵权的案件数量并不是太突出,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我感觉这类案件将来可能会逐渐出现较多。姚辉表示,认定转载者承担责任的一个重要要件就是过错,这需要法官结合证据、结合客观事实作出裁量和判断。

比如你是大V,你对转载网络信息的注意义务就要比一般人高。而一个普通老百姓的过错程度可能就比较低或者没有过错。姚辉说,如果你是大V,你就应当知道你轻易地一转发,影响力有多大。你的言语、你的一举一动可能影响的受众有多大,你法律义务上有更高的注意力。你就应该谨慎。

向有偿删帖、水军说不

实践中,以非法删帖服务为代表的互联网灰色产业之所以存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互联网技术的不对等性,发布侵权信息的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往往具备技术优势。这次出台的司法解释从民事责任角度对这些行为作出规制。孙军工说。

司法解释规定,被侵权人与构成侵权的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达成一方支付报酬,另一方提供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服务的协议,人民法院应认定为无效。擅自篡改、删除、屏蔽特定网络信息或者以断开链接的方式阻止他人获取网络信息,发布该信息的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接受他人委托实施该行为的,委托人与受托人承担连带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07日 22:4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人身权相关文章
  • 最高法出司法解释:转发也要担责大V传谣过错更大
    最高法9日公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该司法解释将于10月10日起施行。○运营商需提供涉侵权的网民信息【司法解释】明确原告起诉后,法院可以根据案件情况和原告的请求责令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涉嫌侵权的网络用户的个人信息,以方便原告起诉。这些信息包括能够确定涉嫌侵权的网络用户的姓名(名称)、联系方式、网络地址等。网络服务提供者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的,法院可以依据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对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处罚等措施。【权威解读】在网络上实施侵权行为的人躲在暗处,发一个帖子神不知鬼不觉,被侵权人想起诉的时候往往难以确定被告。最高法民事审判第一庭副庭长姚辉说,针对这种情况,司法解释规定允许原告仅起诉网络用户或网络服务提供者。被告请求追加涉嫌侵权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可以确定的网络用户作为共同被告或者第三人的,法院应予准许。○转发时改标题误导公众要担责【司
    2023-06-11
    221人看过
  • 做微商需谨慎,谨防变成违法行为
    通过微信对话生成器、订单生成器、转账生成器等软件伪造照片。这些软件,可以随意设置买家和卖家的微信名称、头像和聊天内容,转账记录也可以任意设置,为了逼真,甚至电池电量、运营商都可以自行选择。为了制造生意火爆的假象,增加产品的可信度,个别微商利用这类软件自说自唱杜撰微信聊天记录和转账记录,还会使用另一款手机支付截图生成器的软件来伪造一笔笔的支付宝转账记录,然后将这些自制的网页晒到朋友圈,让大家信以为真。朋友看到火爆景象,就会做代理,然后形成循环,同样卖不出货,继续寻找下线。这种寻找代理模式,一步步从微商演变成传销。什么是传销?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取得利益。传销最大的特点就是奖金分配制度是金字塔分配。如何鉴别微商是否具有传销性质?1.是否收取入门费传销必须
    2024-04-07
    92人看过
  • 虚假信息在微信微博转发多少算造谣罪
    我国法律制度中没有造谣罪,恶意制造虚假信息,涉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立案标准和转发次数无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的规定,在五年以下有期徒刑范围内酌情从重处罚:(一)致使航班备降或返航;或者致使列车、船舶等大型客运交通工具中断运行的;(二)多次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的;(三)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二十万元以上的;(四)造成乡镇、街道区域范围居民生活秩序严重混乱的;(五)具有其他酌情从重处罚情节的。一、造谣的刑事处罚标准是怎么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
    2023-06-23
    422人看过
  • 人事外包要谨慎连带担责
    侵权事实员工干活三个月单位不签劳动合同25岁的小范大学毕业后一直做服装销售工作,去年12月24日,他到某大型服装公司应聘时,被聘为下属一家专卖店的店长。小范告诉记者,入职填表时,他向单位负责人于主任询问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事宜,对方称本公司是诚信守法企业,会依法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让他不用担心。服装公司办公地点在东三环,小范工作的专卖店在宣武门。由于是店长,他每天都得在专卖店里工作。上班两个月时,一直没收到签订劳动合同的通知,小范向店里的老员工询问,他们都说有劳动合同,也一直给上着保险,小范就放心了:其他人都有,单位不会唯独不跟我一个人签订劳动合同。又过了一个月,公司还没让小范去签合同,他就主动打电话给单位,却一直没找到于主任。3月31日,他以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未缴纳社保为由辞了职。不久,他到丰台区总工会劳动争议调解中心申请维权,要求服装公司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的差额。
    2023-06-04
    331人看过
  • 最高法出司法解释微信“转发”也要担责
    最高人民法院9日公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该司法解释将于10月10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表示,微博、微信等近几年迅猛发展的社交网络以及由此产生的自媒体,在传播范围、影响力等各个方面均有超出传统媒体之势。针对这些特征,司法解释对转载网络信息行为的相关问题作出规定。他说。司法解释规定,人民法院认定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转载网络信息行为的过错及其程度,应当综合以下因素:转载主体所承担的与其性质、影响范围相适应的注意义务;所转载信息侵害他人人身权益的明显程度;对所转载信息是否作出实质性修改,是否添加或者修改文章标题,导致其与内容严重不符以及误导公众的可能性。认定转载者承担责任的一个重要要件就是过错,这需要法官结合证据、结合客观事实作出裁量和判断。
    2023-04-24
    283人看过
  • 微博发虚假造谣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一、微博发虚假造谣需要承担什么责任?微博上发虚假造谣的话需要承担民事处罚责任和治安拘留,如果在微博上发虚假造谣的话一般是进行治安拘留五天以上十天以下,同时还可能会并处500元以下的处罚金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二、中国有造谣罪吗,怎么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但不构成诽谤罪。而名誉侵权行为,即使所述的内容
    2024-01-07
    433人看过
  • 杨涛:品品文强律师的谨小慎微
    杨矿生是文强的律师。但是,如果不是读了最新一期的《南方人物周刊》中的一篇《给文强当律师》的文章,我对他的认识也仅限于此。不过,现在我倒觉得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刑辩律师生存之艰难,和特有的中国式律师智慧。许多律师从来没有接过一起刑事案件,这倒不是他们不擅长刑事案件或者刑辩收费太低,而是在于,在中国,刑辩律师的风险太高。刑辩律师面临的第一个风险是舆论风险,依法治国提出十多年了,但国人并不接受为贪官和黑社会辩护的正当性。杨矿生在接受文强委托后,某网站统计结果表明,网民对他批评、谩骂的超过九成;其次是执业风险,刑辩律师动不动就可能惹上辩护人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辩护没有成功自己先进了牢房,就有前车之鉴。而曾经在最高检呆过十年以上,能在文强案辩护中全身而退,并小有斩获——成功地减少了几百万元的数额,自有其中国式智慧。首先是极度的自我克制。比如杨矿生在会见文强时,从不自己主动先提及案情,而是由文强自己
    2023-04-24
    105人看过
  • 微博微信等转发量超过多少构成诽谤罪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一:诽谤罪定义诽谤罪(刑法第246条),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客观方面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两
    2023-06-11
    327人看过
  • 网民“发微博被拘”需要公开更多信息
    女子网上举报沈阳市主要领导被行政拘留十日。沈阳女子郭某某发微博举报沈阳市主要领导,被警方以涉嫌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行政拘留十日。近日,郭某某通过微博上传自己的相关行政处罚文书后,引发关注。郭某某说,之所上传这些法律文书,是因为发微博被拘十天,需要法律支持帮助。9月3日下午至晚间,媒体先后反复致电沈阳市公安局以及沈北新区分局,多位相关部门负责人均以不能核实媒体身份、不能接受电话采访为由,拒绝对此事作出回应。(9月4日)处罚决定书显示,郭某某被拘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第一项之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传唤证和解除拘留证明书则显示,郭某某被行政拘留的原因,是涉嫌虚构事实扰乱公众秩序。很显然,只有郭某某的微博言论被证实虚构事实、确系谣言,警方的处罚决定才是合法有效的。那么,郭某某到底虚构了什么事实、散
    2023-06-06
    272人看过
  • 微博转发侵犯名誉吗
    精神损害赔偿
    一、微博转发侵犯名誉吗一般不会,但如果涉及主观违法内容的转发和传播,则可以造成侵犯名誉权,转发微博、微信侵犯名誉权的法律责任是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可以书面或者口头方式进行,内容须事先经人民法院审查。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范围,一般应与侵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的范围相当。同时,公民、法人因名誉权受到侵害要求赔偿的,侵权人应该赔偿侵权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公民一并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要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给与受害人造成精神损害的后果等情况酌定。二、名誉权被侵犯如何认定1、行为人客观上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并为第三人知悉。侵权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行为。2、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从法理上讲,对于公众人物提起的名誉侵权之诉,在主观过错方面的考察,应当以行为人是否具有实际恶意为标准,没有实际恶意的行为,即使确实损害了公
    2023-05-03
    190人看过
  • 2021年:小心谨慎处理轻微刑事案件
    所谓轻微刑事案件是指犯罪事实、情节较为轻微,可能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以及拘役、管制等较轻刑罚的案件。应当注意的是,这类案件强调被害人的举证责任,自诉能否成立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被害人等有无证据或者证据是否充分,如果被害人等没有证据的,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如果被害人等提出的证据不充分,不足以支持其起诉主张的,人民法院将裁定驳回自诉。两个轻微伤能构成刑事案件吗两个轻微伤不能构成刑事案件。两个轻微伤不构成犯罪,只会受到行政处罚,具体如下:1、两个轻微伤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2、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3、情节严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一、治安拘留的处罚执行的程序如下:1、公安机关作出治安拘留处罚决定并告知被拘留人后,被拘留人不申请复议的,应限其24小时内到指定的拘留所接受处罚,并将《执行拘留通知书》交付
    2023-07-18
    408人看过
  • 为他人借款担保应谨慎
    近期,准格尔旗公安局经侦大队多次接到群众咨询电话,为他人担保造成损失怎么解决?,如果行为人在借贷过程中使用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欺骗手段,且将所得资金用于还债、挥霍、隐匿、赌博等非法活动,那么就有诈骗的犯罪嫌疑;如果行为人在借贷过程中并未采用欺骗手段,且资金用于正常经营,由于经营不善而导致担保方受损,那么只能通过民事途径追究行为人责任。无论哪种行为,都会给担保人带来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所以,应谨慎担保。在此警方提醒: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在担保时应注意几点:第一,考察被担保人的诚信度和真实度,不要盲目听信他人引荐、介绍;第二,核实对方提供的经营业绩和财务情况,不要让被担保人给的一点蝇头小利所迷惑;第三,关注借贷资金用途、去向,对其资金的使用进行必要的监督;第四,即使是担保也要根据自己的能力而定,千万不能超过自己的能力,更不能以自己的房产等生活必备品作抵押。
    2023-06-09
    191人看过
  • “人肉”有风险,“转发”须谨慎
    最高法昨天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其中明确,雇佣、组织、教唆或者帮助他人发布、转发网络信息侵害他人人身权益,被侵权人请求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最高法出台若干规定,对网络信息侵权中的一些责任问题进行明晰,包括水军问题、个人转发、网站连带责任、个人隐私保护等等,基本涵括时下网络信息侵权较为常见的范畴。其中第十五条,雇佣、组织、教唆他人发布、转载网络信息是水军行为,而帮助他人发布、转载的表述显然针对个人。这意味着,不管有没有恶意,你帮助他人发布、转发信息,造成侵权事实,也有可能要承担法律责任。如此一来,人肉有风险,转发要小心。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面刻着自由,一面刻着权利,取其利避其害确实需要高超的平衡艺术。那些受雇于人,专门替人发帖回帖造势、获取报酬的网络水军,如果因侵害他人人身权益而受到法律
    2023-04-24
    398人看过
  • 微信营销且“赞”且谨慎:交易模式不成熟消费维权难度大
    随着微信应用普及,微信营销、微信交易也成为消费者投诉的新类别。2014年前4个月,仅漳州市12315指挥中心已受理微信点赞营销、微信交易投诉及咨询共26件,投诉主要集中在餐饮、娱乐、旅游、珠宝、商贸等多个行业,而此类投诉咨询去年全年仅有4件。暗自设限玩忽悠集赞礼品兑现难集满49个赞,赠送免单券一张、集满49个赞,可送电影票一张近期,越来越多的市民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看到此类信息。由于微信集赞营销有着传播广、受众量大、成本低等好处,不少商家开始热衷于这一新型的营销方式,而相关纠纷也随之而来。好不容易集齐100个赞,找经营者兑换礼品,经营者却不认账。日前,市民尤先生向漳州12315指挥中心投诉,他在微信朋友圈上看到某数码店发布的一则集赞信息,称在规定时间内集到100个赞,可领取一个充电器。于是,他便发动周围亲朋好友帮忙点赞。可是等他前往兑换礼品时,却被告知礼品兑换每天只能兑换20个,且只有下午
    2023-06-07
    247人看过
换一批
#人身损害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人身权
    词条

    人身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两大类,其中人格权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名誉权、肖像权、荣誉权等。身份权包括亲权、配偶权、亲属权等。人身权是我国公民和法人的人身关系在法律上的体现和反映。 人身权是不直接具有财产内容的,不能以金... 更多>

    #人身权
    相关咨询
    • 微信转发文章是否要承担责任?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8-04
      原作者同意转发,并表明出处即可。 《著作权法》第十一条著作权属于作者 第四十七条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七)使用他人作品,应当支付报酬而未支付的。
    • 微博转发微博侵权是真的吗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7-30
      我国著作权法于第22条明文就「个人使用」、「合理引用」等情形设置对著作权及邻接权的限制,即认为在形式上虽然满足侵犯著作权的行为模式,但依据法政策考量,而例外地阻却该行为的违法性,不认为其侵犯著作权。网络转载,其行为模式符合著作权法第10条第5项「复制权」与第12项下「信息网络传播权」控制的行为规定:即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
    • 微博微信等转发量超过多少构成诽谤罪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7-11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
    • 入职审查需谨慎慎重
      天津在线咨询 2023-05-22
      人力资源管理者除要求劳动者在入职之初进行基本信息登记之外,还应当尽到慎重的审查义务,主要有: 1、入职材料真实性审查 人力资源管理者如未慎重审查,使得劳动者以欺诈手段入职,将会导致劳动合同无效;对于因劳动者的过错而导致劳动合同无效,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应当按照法律所确立的实际损失原则,承担因其过错而对用人单位的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因此,认真审核员工材料,至关重要,包括核实劳
    • 房屋转租哪些事项需要谨慎注意
      江苏在线咨询 2022-11-07
      房屋转租要注意下列事项: 1、签订租赁合同时一定要得到出租人的书面同意。 2、转租期限不得超过原租赁合同的期限。 3、要求出租人在房屋出租前结清水、电、暖、煤气(天然气)和其他费用。 4、要明确违约责任和违约的补偿标准。 《民法典》第七百一十六条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可以将租赁物转租给第三人。承租人转租的,承租人与出租人之间的租赁合同继续有效;第三人造成租赁物损失的,承租人应当赔偿损失。承租人未经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