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追索权的丧失的情形包括:未经合法提示保全而丧失,持票人如在法律规定的提示期间内未作承兑提示或付款提示的,其追索权将因未经保全而丧失;因其时效期间届满而消灭。
一、支票的付款期限是几天
10天,最简单的方法是出票日期+10。支票的持票人应当自出票日起10日内提示付款;异地使用的支票,其提示付款的期限由中国人民银行另行规定。超过提示付款期限的,付款人可以不予付款;付款人不予付款的,出票人仍应当对持票人承担票据责任。提示付款期是指取得支票后,向开户银行提交支票并委托其收取款项的最长时间。
二、商业承兑权追索
追索是指票据持票人在依照票据法的规定请求付款人承兑或者付款而被拒绝后向他的前手(出票人、背书人、保证人、承兑人以及其它票据债务人)要求偿还票据金额、利息和相关费用的行为。追索权的行使必须在票据法规定的期限内,并且只有在获得拒绝证明后才能行使。商业承兑汇票被拒绝承兑或到期被拒绝付款的,持票人可以行使追索权。
三、商票逾期多久会起诉
商票逾期就可以起诉。
对于商业承兑汇票到期不能兑现货款时,银行则将汇票退回销货单位,作为应收账款处理。至于追索只能按法律程序进行,法院受理后开庭审理,可以请求冻结对方银行账户或资产,实行资产保全。
对于银行承兑汇票如果购货企业到期不能足额交付票款,承兑银行则根据承兑协议,按逾期借款处理,并计收一定的罚息。
因此在采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销货时,企业应根据购货企业的资金和信用情况,有选择地使用商业承兑汇票或银行承兑汇票。
从实践经验来看,银行承兑汇票在收款人回款方面基本是没有问题的。但商业承兑汇票的风险性就会比较大,商业承兑汇票完全是以商业信用为基础,无需向银行圈存资金。由于开具商业承兑汇票无需经过严格的审查,也无严格监督管理,仅以企业信用为基础,企业应特别注意商业承兑汇票的风险防范。
汇票被拒绝承兑、被拒绝付款或者超过付款提示期限的,不得背书转让;背书转让的,背书人应当承担汇票责任。
在实际操作中要尽可能只接受有良好商业信用的大型企业的商业承兑汇票,或是接受关联企业的商业承兑汇票,不要接收商业信用无保障的客户开具的商业承兑汇票。其次商业承兑汇票的承兑期不能太长,最好要求客户出具见票即付的商业承兑汇票。
-
持票人丧失追索权的情况有什么
414人看过
-
票据追索适用的情形包括哪些
232人看过
-
持票人丧失对其前手的追索权,应否包括对票据出票人的追索权
419人看过
-
什么情形下可以行使票据追索权
100人看过
-
支票追索权向谁追索,票据追索权的内容
361人看过
-
票据挂失异常情形有哪些
422人看过
票据追索权是指票据之持票人于到期不能获得付款或在到期日前不获承兑或有其它法定原因时,持票人请求其前手清偿票据金额、利息及有关费用的票据权利。以持票人行使追索权的时间为标准,追索权可以分为期前追索权和到期追索权。... 更多>
-
被票据人丧失对票据出票人的追索权陕西在线咨询 2023-07-20持票人丧失对其前手的追索权,不包括对票据出票人的追索权。持票人不能出示拒绝证明、退票理由书或者未按照规定期限提供其他合法证明的; 丧失对其前手的追索权。但是,承兑人或者付款人仍应当对持票人承担责任。
-
汇票追索权行使的情形有哪些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2-20根据《票据法》第61条的规定,追索权发生的实质条件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汇票到期被拒绝付款; 第二、汇票在到期日前被拒绝承兑; 第三、在汇票到期日前,承兑人或付款人死亡、逃匿的; 第四、在汇票到期日前,承兑人或付款人被依法宣告破产或因违法被责令终止业务活动。 在发生上述情形之一的,持票人可以行使追索权。 如果持票人未按法定期限及时要求行使付款请求权属于持票人自身的过错,应由持票人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
票据追索适用的情形包括哪些海南在线咨询 2022-03-17汇票到期被拒绝付款的,持票人可以对背书人、出票人以及汇票的其他债务人行使追索权。持票人行使追索权时,应当提供被拒绝承兑或者被拒绝付款的有关证明。持票人行使追索权,可以请求被追索人支付下列金额和费用: (一)被拒绝付款的汇票金额; (二)汇票金额自到期日或者提示付款日起至清偿日止,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利率计算的利息; (三)取得有关拒绝证明和发出通知书的费用。
-
持票人丧失追索权的情况包括什么云南在线咨询 2022-09-03在下列情况下,持票人丧失追索权: (1)持票人向付款人或承兑人提示付款后,已经取得票据上记载的金额,持票人的票据权利已经实现。因此,持票人的追索权也因付款权的实现而消失。 (2)持票人由于疏忽而未能取得追索权所必需的文件,并在票据法规定的追索权行使的时效内未行使追索权的,因此而丧失对前手的追索权。按照的规定,追索权的时效是自票据被拒绝承兑或者被拒绝付款之日起六个月内,持票人个行使追索权,该追索权即
-
丧失遗产继承权的情形都有哪些?哪些情况是没有继承权?福建在线咨询 2022-08-22继承人遗弃被继承人的或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此处要求虐待被继承人的必须情节严重而遗弃被继承人没有情节严重的要求;另外,依据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此种情形若继承人后来悔改的并且被继承人于生前表示原谅的,其继承权可以恢复。因此这种情形下有过错的继承人的继承权并不绝对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