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能为当事人传递任何案件线索。2、不能使用自己手机让当事人与外界通电话。使用自己的手机让当事人与外界通电话首先违反了看守所的相关规定,直接后果将导致律师会见因违规而被终止,甚至看守所将此情况通报给司法局、律师协会,使律师遭受纪律惩戒。3、不能用各种方式与当事人串供、毁灭、伪造、转移证据。4、不能带非律师参加会见,绝不能带当事人家属参加会见。这里的非律师指的是执业律师、实习律师之外的人。5、不能向当事人传递监管场所禁止的各种信息、物品。6、防止当事人借机逃脱。7、要注意交流说话方式,不能教导当事人怎么说。8、提高亲和力,绝不能训斥贬低当事人。9、耐心倾听当事人陈述,但预测案件前景时要慎重。10、不宜直接询问当事人有没有实施所指控的犯罪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九条辩护律师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其他辩护人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许可,也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辩护律师持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要求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看守所应当及时安排会见,至迟不得超过四十八小时。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案件,在侦查期间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应当经侦查机关许可。上述案件,侦查机关应当事先通知看守所。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了解案件有关情况,提供法律咨询等;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核实有关证据。辩护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不被监听。辩护律师同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通信,适用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的规定。
-
律师一般多长时间会见一次嫌疑人
471人看过
-
律师会见嫌疑人需要什么材料,律师什么时间可以会见犯罪嫌疑人
266人看过
-
会见犯罪嫌疑人时律师一般会问什么问题
254人看过
-
律师第二次会见嫌疑人能够了解什么情况
346人看过
-
律师与犯罪嫌疑人会见会监听吗?
457人看过
-
律师会见刑事案件嫌疑人多长时间会见一次?
264人看过
-
一般案件中律师有几次会见犯罪嫌疑人?陕西在线咨询 2022-08-21侦查阶段一般刑事案件会见不受限制,只要正当上班时间都可以会见;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案件,在侦查期间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应当经侦查机关许可。但所有的刑事案件,在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会见不受限制,具体次数要根据办案需要、辩护需要而定。 会见的地点 (1)会见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 会见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可在其住处或者侦查机关指定的监视居住场所进行会见。会见时
-
各类犯罪嫌疑人会见什么情况下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需台湾在线咨询 2021-09-22一般情况下,辩护律师持有律师执行证明书、律师事务所证明书和委托书或法律援助公信要求会见被拘留的嫌疑犯、被告人的,拘留所必须立即安排会见,不得超过48小时。但是,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三种事件,在调查期间辩护律师想见到被拘留的嫌疑犯的,调查机关必须特别允许。请注意,这种限制只限于调查阶段,到了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律师的会见不受限制。
-
犯罪嫌疑人一天可以分别会见两次律师吗重庆在线咨询 2022-10-08当然可以,法律没有禁止性的规定。一、会见律师,对于嫌疑人而言,都是被动性的,主要是律师来会见嫌疑人。只要律师有空,或者他愿意,律师只要带上有合法的手续,非特殊案件,都可以直接要求会见,法律上并没有会见次数的限制。当然,非特殊情况下,看守所下班后,也就不安排会见了。二、如果是通过看守所申请会见律师,那就不太容易一天见二次了。传递一次要求不容易,一天传递二次,这不是找抽吗看守所大概没有民警会有耐心来联
-
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能否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当事人天津在线咨询 2022-05-06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在侦查和审查起诉阶段对涉嫌犯罪的当事人的法律上的称谓,侦查阶段一般办案机关为公安机关,有些类型案件如贪污受贿案件等为检察机关,审查起诉阶段办案机关为检察机关。 《律师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受委托的律师凭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有权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并了解有关案件情况。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
-
律师什么时候可以录音并会见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的时候会见嫌疑人台湾在线咨询 2022-03-02律师在会见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录音和拍照。《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七条辩护律师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其他辩护人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许可,也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辩护律师持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要求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看守所应当及时安排会见,至迟不得超过四十八小时。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