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吉安市伤残待遇申领如何规定
《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五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三)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第三十六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三十七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二、吉安市伤残待遇申领的流程是什么
1、受理:经办人携带相关材料到经办大厅办理;材料齐全,即时办理;
2、审定:经办人员审核相关材料,经初审、复审、审批三级审核;
3、办结:将办理结果反馈参保单位或个人。
-
工伤如何申请伤残待遇
69人看过
-
佛山市申领伤残待遇办理材料
218人看过
-
湘潭伤残待遇申领材料
208人看过
-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如何申领工伤待遇
179人看过
-
在哪里可以申领成都市伤残待遇
255人看过
-
淮安伤残待遇申报材料
84人看过
保险费是指当投保人参加保险时,根据其投保时所订的保险费率,向保险人交付的费用。当保险财产遭受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全部或部分损失,或人身保险中人身发生意外时,保险人均要付给保险金。保险费由保险金额、保险费率和保险期限构成。... 更多>
-
如何申领工伤保险待遇,具体规定有哪些海南在线咨询 2023-08-15劳动者申领工作保险待遇步骤如下: 1、职工在受到工伤之日起三十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医疗证据等; 3、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
-
-
怎么申领工伤保险待遇,法律上该如何规定海南在线咨询 2023-06-14申领工伤保险待遇如下: 1、单位自工伤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职业病确诊之日起15日内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工伤报告; 2、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调查; 3、工伤鉴定后依据鉴定标准计算赔偿数额进行理赔。
-
工伤伤残待遇申领需要哪些材料重庆在线咨询 2022-07-13用人单位或工伤职工申报工伤伤残待遇,到市社会保险服务大厅医疗工伤生育待遇窗口填报《伤残待遇核定表》一式三份并提供以下材料(复印件必须注明“与原件相符”字样并加盖印章): 一、工伤职工有效身份证、社保卡原件及复印件1份; 二、认定工伤决定书原件及复印件1份; 三、《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书》原件及复印件1份; 四、工伤职工的社保卡(银行卡)复印件1份(如转单位的提供双方协议书); 五、申领一次性工伤医疗补
-
北京申领工伤保险伤残待遇材料河南在线咨询 2023-05-26(1)用人单位需提供《工伤认定结论通知书》、病历原件及复印件、发票原件、事故当事人身份证复印件、住院医疗费用汇总清单、住院医疗药品汇总清单; (2)转外就医需提供工伤职工身份证复印件、医疗机构出具的转院证明经社保处同意后前往治疗; (3)假肢、义眼、镶牙和代步等辅助器具需提供《安置、配置辅助器具》审批表; (4)职工因工死亡的,还需提供死亡证明,供养亲属户口本、身份证或户籍证明,供养证明,就读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