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侵权诉讼中损失的解决方法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7-12 11:21:46 104 人看过

在侵权诉讼过程中产生的损失的解决:行为人因过错侵害别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法推定行为人有过错,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对别人造成人身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试论环境侵权诉讼存在的问题及完善途径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难题。针对个体的环境侵权,可以从追究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等几个方面来规范。可以说,法律在制度上设置了较为完备的制度,但在司法实践中却仍存在欠缺。本文将着重对行政及行政诉讼解决环境违法行为存在的问题和完善的途径进行研究,冀望能有利于司法实践。

一、行政及行政诉讼途径解决环境违法行为存在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二十九条、第三十五条至第三十九条规定了对造成污染的企事业单位的处理措施有限期治理、警告、罚款、停止生产、关闭、停业整顿。第四十条规定: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做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做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第四十一条规定了如何通过行政程序解决环境侵权损失赔偿问题。法律制度的设置看似完备,但环境污染事故和环境侵权案件却不断上升,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当事人范围的局限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十条规定了提起复议或诉讼的主体为被处罚者。若是行政机关履行职责,主动对污染企业进行了相应的处理措施,不涉及第三者的利益,这样规定并无不妥。我国环保法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这一规定隐含者二个群体的利益。

一是检举或控告者自身的实际利益未受到侵害,其检举或控告只是履行一个公民的义务,要求对污染的单位和个人采取处理措施,来保护自然环境,此时,存在检举者和控告者对处理措施的知情权和异议权,包括采取哪种处理措施和采取改种处理措施是否合理,以便进行监督。

二是检举或控告者是实际的被侵权人,企图借助行政机关的公权力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不再受到侵害,甚至获得相应的赔偿。此时的检举者或控告者不仅仅存在知情权和异议权的问题,还涉及其切身的人身或财产权利。如一污染企业对周围居民的居住环境造成影响,甚至对其身心健康产生影响,其向行政机关控告,要求对污染企业进行处理,行政机关对该污染企业仅做出罚款的决定。企业交纳了相应的罚款后并未有所改变,企业周围受到侵害的居民没有因企业交纳了罚款而不再受到侵害或已受的损失得到相应的赔偿。在这种情况下,谁对这种处罚的合理性进行质疑,存在法律上的空缺。

2、申请强制执行主体和实施强制执行主体的局限性。

根据四十条的规定,对生效的行政处罚,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主体只能是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这种规定的背后可能存在一种情形,即行政机关不申请强制执行,这不但不能实现行政效能,也使得环境违法行为失去控制。同时,实施强制执行的主体只能是人民法院。而人民法院负责大量的强制执行任务,在执行力量有限的情況下,使得执行效果不好。

3、行政诉讼途径和民事诉讼途径解决环境侵权损失赔偿的冲突。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一条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处理;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这一法律规定隐含着三个问题。一是受到直接损害的单位或个人通过来哪种途径来获得赔偿;二是行政机关的处理是一种什么性质,如不服应如何救济;三是民事诉讼途径和行政途径解决环境危害的交叉。

针对第一个问题当事人可以选择民事诉讼或要求行政机关在处理环境违法问题时一并处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进行处理,获得赔偿的程序要件和实质要件已经很成熟,不再赘述;第二个问题行政机关在处理环境侵权损害赔偿问题时是一个居中裁决的身份,是对侵权者和被侵权者这一平等的主体之间的矛盾进行处理,对其处理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要求重新做出裁决。实践中问题最突出的是第三个问题,即对同一环境违法行为,行政机关做出了罚款处罚或其他行政处罚措施,而直接受到侵害的被侵权者提起了环境民事诉讼,如停止侵害之诉,即对那些已经从事或者正在从事的破坏环境或者污染环境,从而对他人造成侵权的违法民事行为人提起的诉讼;排除妨碍之诉,即对那些从事了影响他人行使财产权或者环境权的行为人提起的诉讼;消除危险之诉,即对真实地计划从事某种活动并会对自己的民事权利或者环境权利造成危害的人提起的诉讼。法院该如何处理?讨论中有二种意见。一是当事人要求排除妨碍、停止侵害有事实和法律依据,应该支持,但判决环境侵权企业以怎样的方式停止侵害是一个难题,要求其搬迁,可能给企业造成的损害太大,违背利益均衡原则;要求其停止生产、关闭、停业整顿,缺乏法律依据。因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固定,只有依法享有处罚权的环境主管部门才有权力责令企业停止生产、关闭、停业整顿。二是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但这样做却使得受侵害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上述这种情况的存在造成诉讼中的困惑。

二、完善相关制度的建议

如何解决以上问题,笔者认为:

1、针对第一个和第三个问题,要放宽行政诉讼或行政复议主体范围,重视保护环境的检举者和控告者合法权利的有效行使。公民对污染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有权检举和控告。这里的控告应包括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控告和向人民法院起诉两个内容。

对并未受到环境违法行为直接损害的控告者或检举者,环境主管部门做出处罚时,应充分听取检举者或控告者的意见,检举者或控告者如果系一个群体,应召开听证会,做到程序公开,最终做出公正、合理的处罚。处罚做出后应及时告知检举者或控告者,并告知其行使异议权的途径。对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与被处罚者一样享有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权利。

引进调解制度。主要是直接受到环境违法行为侵害的公民,对行政机关采取何种处罚措施有权利提出意见。这种情形中,应设置公告告知这一程序,即行政机关在立案处理时,对不确定的被侵权者应发出公告,通知其在一定期限内向处理部门提出意见,逾期视为放弃权利。在实体处理上,行政机关除了根据企业违反环保法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行政处罚外,应对环境侵权事件进行调解,包括环境侵权主体如何消除环境危害,停止侵害,且行政处罚的措施应与调解的情况相结合。如果环境侵权主体不能就消除危害拿出切实可行的计划或措施,不能与受侵害者达成较为合理的一致意见,行政机关应采取更严重的处罚措施。如双方能够达成一致意见,行政机关盖章确认,即具有法律效力。这样做不但充分考虑了环境侵权企业和被侵权者的利益,使得二者的利益得到平衡,也可减少对同一种环境违法行为行政机关做出一种处罚决定后,当事人又提出排除妨碍或停止危害的民事诉讼。

2、解决申请执行主体和实施强制执行主体的局限性问题。赋予控告者,特别是受到环境违法行为直接侵害的公民申请执行权,可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90条的规定,即行政裁决生效后,在申请执行期限内行政机关不申请强制执行,生效行政行为确定的权利人或其继承人、权利承受人在3个月内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如果引进环境违法行为处理调解机制,调解协议的另一方也可申请强制执行。

对强制执行主体,应设立以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强制执行为原则,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为辅的制度。因环境行政强制执行比较具有专业性,由环境保护部门执行更为合适,壮大环境执法队伍,建立健全环境主管部门的行政制度。赋予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的强制执行权,包括在作出行政处罚的过程中采取查封、扣押等强制执行措施,还包括在行政处罚生效后对生效处罚决定的强制执行权。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人民法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条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六条行为人造成他人民事权益损害,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9月09日 22:0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行政诉讼当事人相关文章
  • "诉讼终结:探讨解决之道"
    息诉罢访就是停止上访,停止上诉。证明其信访事项已经获得妥善处理,如果没有新情况,不得再信访。信访人在信访过程中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信访秩序,不得有下列行为:(一)在国家机关办公场所周围、公共场所非法聚集,围堵、冲击国家机关,拦截公务车辆,或者堵塞、阻断交通的二)携带危险物品、管制器具的三)侮辱、殴打、威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四)在信访接待场所滞留、滋事,或者将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弃留在信访接待场所的五)煽动、串联、胁迫、以财物诱使、幕后操纵他人信访或者以信访为名借机敛财的六)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国家和公共安全的其他行为。妥善善后,息诉罢访,是杜绝赔偿白条的必要延伸。作出赔偿决定,并将赔偿金落实到位,检察机关的责任也就到此为止,但由于原案的情况各异,部分当事人的合理诉求不是单单一个刑事赔偿就能完全解决
    2023-07-12
    102人看过
  • 探讨不离婚的解决方法
    如果一方不愿离婚,只能选择起诉离婚。协议离婚是双方自愿离婚,双方写离婚协议书到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领取离婚证明,一旦对方不同意离婚,无论上述两个原因,都会导致双方无法协商,所以,只能选择起诉离婚。起诉离婚时,应携带相应的证件材料:1、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2、结婚证,如果结婚证丢失或不在自己手中,可以到民政局取得结婚档案;3、户口本或出生证明;4、财产证据;5、感情破裂证据;6、离婚诉讼。一方不同意诉讼离婚如何解决一方起诉离婚,另一方不同意诉讼离婚,要求离婚,具体操作流程如下:1、法院调解,我国法律规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另一方不同意的,可以由有关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2、法院判决,法院调解后发现夫妻关系确实破裂,没有和解的可能,法院可以作出准予当事人离婚的判决。如果感情确实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调解无效的,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允许离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2023-07-11
    124人看过
  • 探讨刑事诉讼法中辩护人的权利
    1、独立辩护权:依据事实和法律,不受公检法,其他团体和个人的干涉。2、提出意见权。3、获得通知权。4、参加法庭调查、辩论权。5、经授权的上诉权。6、申请变更、解除强制措施的权利。7、申诉、控告权。8、拒绝辩护权。辩护人的权利有哪些辩护人的权利主要有:接受委托担任辩护人的权利。查阅、摘抄、复制案件材料权和会见通信权。刑诉法第36条规定:“辩护律师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会见和通信。其他辩护人经人民检察院许可,也可以查阅、摘抄、复制上述材料,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会见和通信。辩护律师自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所指控的犯罪事实的材料,可以同在押的被告人会见和通信。其他辩护人经人民法院许可,也可以查阅、摘抄、复制上述材料,同在押的被告人会见和通信。”六机关规定,在侦查阶段,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
    2023-07-06
    169人看过
  • 民事诉讼法中的管辖权异议探讨
    管辖权异议,是指当事人认为受诉人民法院对该案无管辖权,而向受诉人民法院提出的不服该法院管辖意见或主张。管辖权异议是民呈诉讼法新增加的内容。其目的在于克服当前中国民事、经济审判工作中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民事诉讼法》二审范围(一)法律规定根据新民诉法规定,二审案件的审理范是:与上诉请求有关的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问题。这个范围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审理内容既包括事实审也包括法律审;二是审理范围受上诉范围的限制。至于为什么要作这样的修改,主要有以下原因:1、二审程序不是一审程序的简单重复,它所要解决的主要是一审程序已经审理,但仍然存在争议的问题。而一审程序已经解决的,没有争议的问题(即当事人未上诉的部分),二审一般不重复处理。2、对当事人未提出上诉的问题重复处理,不仅没有必要,浪费人力、物力,拖延时间,而且对解决当事人争议不利,容易引起新的纠纷。3、二审程序皆因上诉发生,二审的审
    2023-07-07
    458人看过
  • 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的探讨
    所谓精神损害是指对民事主体精神活动的损害,也即侵权行为侵害自然人、法人的民事权利,造成精神活动或精神利益的破坏,直接导致精神痛苦和精神利益丧失或减损。根据此定义,凡侵权行为导致精神方面的减损即将产生精神损害,造成了精神损害就应予以赔偿,这不仅仅发生在民事侵权中,同样也发生在刑事犯罪造成的民事侵权中。依据我国法律现行规定,民事侵权造成的精神损害应予赔偿,对此不再赘述,本人拟就刑事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作以探讨。纵观我国刑事方面的立法,当前还没有关于刑事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而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的一个批复则十分明确地规定:对于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害赔偿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对此规定,已在理论界及实务中都引起了诸多质疑或批评。首先,从法理上分析,《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任何其他法律都不能与其规定和原则相冲突或违背。该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在
    2023-06-08
    447人看过
  • 非法集资债权纠纷的解决方法探讨
    非法集资债权纠纷的划分清算方式如下:1、公安机关预处置方式,查封、冻结、扣押和追缴,涉案资产的追缴、查封、冻结和扣押主要由公安机关进行;2、资产处置领导小组综合处置方式,资产确认、出售、拍卖、实物资产租赁、债权人会议、债转股、债务转让、管理制度、破产清算、实现和兑现。债权众筹区别于非法集资的界限是什么众筹与非法集资的区别是投资人参与度、目的、风险和运作方式都不同。具体区别如下:1、投资人参与度不同。众筹是将产品和更多的人连接,众筹强调的是一种参与感,这种参与是全方位的。集资则是筹资人通过资金的聚集去做一个实业项目或进行资本的营运,在借贷中追求的是资金的回报,基本不参与项目的管理;2、目的不同。众筹对发起人而言不仅是追求资金,还需要得到大家智慧的滋养、口碑的传播,而集资的目的则比较简单,主要是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3、风险不同。股权众筹是以募集资金,召集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为目的,相对而言是一种理
    2023-07-08
    496人看过
换一批
#行政诉讼参加人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行政诉讼当事人是指因行政行为而与国家行政机关发生法律争议,以自己的名义参加行政诉讼,并受法院判决约束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行政诉讼当事人包括原告、被告和第三人。原告是指因行政行为受到侵害,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 更多>

    • 诉讼的侵权损失怎么算
      西藏在线咨询 2023-04-12
      一、诉讼的侵权损失怎么算 在侵权行为中实际损失是指因侵权行为造成的直接损失,例如损毁他人财产的,按财产的实际价值确定实际损失,如果造成人身损害的,实际损失是产生和医疗费、误工费、康复费等的费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
    • 商标侵权诉讼解决方法是怎么样的?
      云南在线咨询 2021-08-03
      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受礼商标侵权案件后,通过调查取证、在认定事实的前提下,制止侵权行为,并根据侵权人违法事实和情节轻重、作出行政处罚。具体处罚措施包括: 1、责令立即停止销售; 2、收邀并销毁侵权商标标识; 3、消除现在商标上的侵权商标; 4、收邀直接专门用于商标侵权的模具、印板或者其他作案工具; 5、责令并监督销毁物品; 6、根据情节处以非法经营额50%以下或侵权所获利润五倍以下发罚款,并
    • 行政诉讼途径和民事诉讼途径解决环境侵权损失赔偿的冲突
      广东在线咨询 2023-06-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一条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处理;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这一法律规定隐含着三个问题。一是受到直接损害的单位或个人通过来哪种途径来获得赔
    • 商标权侵权诉讼的解决方式有哪些
      山东在线咨询 2022-12-05
      商标权侵权纠纷解决方式有:当事人协商解决,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向法院提起诉讼,或请求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处理。
    • 在侵权诉讼过程中产生的损失怎么办
      四川在线咨询 2022-10-15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