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知识产权纠纷出现越来越频繁。由于案件事实的不可逆转性,无论是在行政程序还是在司法程序中,经过质证的证据便成为定案的依据。一些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如著作权的网络侵权,专利侵权产品的许诺销售等多是通过计算机等高科技信息工具完成,具有复制和传播成本低、隐蔽性强等特点。知识产权证据也大多以数据形式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所以,权利人在维权过程中遭遇的举证难、维权成本高、证据效力不清等,成为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行政机关和法院在自由裁量的时候,证据效力的判定也成为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陷阱证据”的效力问题
所谓“陷阱证据”,是指取证者隐匿真实意图,以自己或他人的名义提出产品、技术或指标等要求,明确订购或者定作被诉侵权产品,然后作为侵权证据提供的证据。陷阱证据究竟有无证据效力,现有法律尚无明确定论。笔者日前碰到一个案例,被告在网络上宣传销售被控侵权产品,并制作了宣传册。原告向被告定制了该产品并公证购买作为证据提交法庭。在法庭上,被告宣称其并未出售过此类产品,其网站宣传的产品只是从其他网站上拷贝而来。在原告定制该产品后,被告由于没有此类产品模材,还是从外购进的,但由于并未索要发票或收据导致其无法提供证据加以证明,也就无法摆脱赔偿的责任。当然,即使其提供据,原告追加了其他被告,该被告还是要为其在网站上宣传及制造宣传册承担许诺销售的侵权责任。
在实践中,所谓的“陷阱证据”频频出现,大多数被控侵权者并无法证明其被控侵权产品是权利人或利害关系人通过“陷阱取证”而取得。而且,由于法律上对当事人“陷阱取证”没有禁止性规定,考虑到知识产权取证难的客观现实,即使被控侵权人能够证明对方的证据是“陷阱证据”,只要该证据真实合法,无论是司法还是行政对此类证据的证明力一般来说还是予以肯定的。只是在司法赔偿诉讼中,由于此中收集证据的方法毕竟对侵权行为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影响,在确定损害赔偿数额时,法院一般会平衡各方利益,对赔偿数额进行适当调整。
“私录证据”的效力问题
所谓“私录证据”是指在生成、取得等环节通过私下录音、录像获取的证据,通常表现为视听资料。在知识产权纠纷中,由于知识产权权利人取证困难,秘密取证的方式比较常见。但对于这种通过私录方式取得的电子证据是否具有合法性问题,实践中是否因其违反法律法规的禁止性、强制性规定,应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完全否定其证据效力,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毋庸置疑,此种“私录证据”在合法性上是有欠缺的,但其证据效力不能因为形式上的欠缺而被完全否定。在实践中,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应从权利人与知识产权产品使用人之间的利益平衡等角度综合判断。如果不合法程度足以影响证据的真实性或足以影响社会公众利益、违背公序良俗,可考虑将其排除,其他则可以不完全否定其效力。
具体来说,如果“私录”行为只是为了将于本方利益相关的实际情况作为证据固定下来,从而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私录”人本人(声音或图像)存在于“私录”证据中,即是“私录”证据的一部分,“私录”行为没有对他人的合法权益造成直接侵害,其行为只是违反了国家行政法规规章的规定,在有其他证据材料予以作证的情况下,不应简单的否认该证据作为诉讼证据的合法性。若“私录”之时采取特殊监视、监听器材监视、监听他人行为或他人之间对话等,即“私录”实为“偷录”,则其行为已侵害了他人的隐私权等基本人权,不应作为证据使用。
“公证取证”证据效力问题
由于知识产权权利人取得侵权证据较为困难,有时购买侵权产品没有正式发票,有时电子证据不容易固定,所以实践中权利人大多采取公证的方法取得侵权证据。权利人意图为收集证据、提交证据和完成举证责任提供一种合法的便利和可靠的保险,因此,“公证取证”经常出现在知识产权司法程序和行政程序中。如此,“公证取证”效力如何呢?是绝对地有效还是仅因为某些瑕疵就绝对地无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九条规定:“下列事实,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六)已为有效公证文书所证明的事实。前款……(六)项,当事人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可见,公证取证的效力不是绝对有效,如果对方当事人有足够的相反证据予以推翻,公证取得的证据也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相反,若对方不能提出足够的反驳证据,法院即认定公证取证的效力。如在某协会与某休闲娱乐公司的著作权侵权纠纷中,该协会与公证处人员到某休闲娱乐公司现场录制涉案歌曲并制成光盘,光盘内容及制作过程均系在公证员监督之下进行。该休闲娱乐公司因光盘中没有该公司经营场所的画面而否认该公司存在播放行为,但不能提供足够的反驳证据,最后法院认定了该光盘的证明效力。
实践中,公证过程或公证书的制作有时难免会存在瑕疵,如公证的管辖、公证申请人的身份、公证的期限、公证物证封存等,这些难免会成为被诉侵权人的抗辩理由。那么,是否一旦公证出现瑕疵,公证取证的效力就完全被否定呢?
目前,我国知识产权案件的取证难度比较大,实践中公证有时会出现瑕疵,如果对于有瑕疵的公证一概予以否认,势必增加知识产权权利人取证的难度,同时也会增加知识产权保护的难度。所以,笔者认为,无论在行政程序还是在司法程序中,我们都要按照公证法和公证程序规则的规定,审核当事人提交的公证书。对于不符合公证程序或有瑕疵的公证书,也不要一概否定公证证据的效力。如果不能认定其具有公证证据的证明力,可以对其中的内容及所附证据作为一般证据使用,是否可以采信作为定案依据,应结合相关规定和其他证据加以确定。(知识产权报作者刘岩)
-
对知识产权事业科学发展的一点思考
285人看过
-
代位权的几点思考
397人看过
-
“4·26”带来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思考
309人看过
-
对辽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思考
306人看过
-
对企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思考
287人看过
-
知识产权的特点是什么,知识产权的诉讼时效多长
217人看过
视听资料证据包括: 1、视觉材料又称无声视频材料:包括图片、摄影胶片、幻灯片、投影仪、无声录像带、无声电影、无声机器阅读等; 2、听觉材料又称录音材料:包括录音、录音带等; 3、声像资料,又叫做音像资料或音形资料:包括电影、电视电影、视听光... 更多>
-
知识产权法的效力有哪些广东在线咨询 2023-05-021、为智力成果完成人的权益提供法律保障。 2、调动人们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和创作文学艺术作品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为智力成果的推广和传播提供法律机制,促使智力成果转化为劳动力,运用到生产建设上去,产生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 4、为国际经济技术贸易和文化艺术的交流提供法律准则,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
-
证明知识产权权属的证据有哪些, 解决知识产权纠纷要哪些证据来处理广西在线咨询 2022-01-24一、关于证明知识产权权属的证据1.涉及著作权纠纷的,应提供作品(含未发表的)手稿、原件、原著、创作素材、史料,以及版权证明文件。2.涉及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纠纷的,应提供软件登记证明文件。3.涉及商标权纠纷的,应提供标注册证书、续展注册证书。4.涉及技术成果纠纷的,应提供确认技术成果完成者身份和授予荣誉证书的技术成果文件。5.证明作品系合作创作、科技成果系合作开发的意向书、协议书等书证。用以证明知识产
-
知识产权的时效期是多长时间知识产权的效香港在线咨询 2022-11-041、知识产权中的著作权,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发表权和其他著作财产权利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的期限为十年,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十五年。 2、法律依据《著作权法》 第二十二条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第二十三条自然人的作品,其发表权、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
-
软件类知识产权法律效力云南在线咨询 2023-02-091、关于软件著作权 目前大多数国家采用著作权法来保护软件,将包括程序和文档的软件作为一种作品。但实际上对于软件的保护是一个综合的保护,还可以通过专利法、合同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不同的方法来进行保护。中国公民和单位对其所开发的软件,不论是否发表,不论在何地发表,不论是否进行著作权登记,均享有著作权。按照WTO规则,协议国之间的版权互相认可。考虑到软件作品的特殊性,国务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
-
知识产权的知识产权时效是多长时间湖南在线咨询 2022-11-15知识产权时效性的时间是不同的知识产权时效性不同。 一、著作权 根据《著作权法》规定,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 (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著作权(署名权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