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合同债权不适用于善意取得。无处分权人将房地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受让人在转让房地产或者动产时善意、以合理价格转让且已依法登记的,受让人取得房地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若受让人按照前款规定取得房地产或者动产所有权的,原所有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前两项规定。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合同债权不适用于善意取得,因为只有物权适用于善意取得,包括所有权和其他物权,而债权不是物权,不适用于善意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条无处分权人将房地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房地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一)受让人在转让房地产或者动产时善意;(二)以合理价格转让;(三)转让的房地产或者动产已经依法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受让人按照前款规定取得房地产或者动产所有权的,原所有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前两项规定。
民法典
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律文献,于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民法典的生成意味着中国法律体系的重大变革,对于全体社会成员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民法典分为总则和分则两大部分。其中,总则规定了民法典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包括民事主体、民事权益、民事法律关系、代理、民事责任、期间、时效等基本概念和原则。分则则详细规定了各种具体制度的实施方法,包括物权、合同、人格权、家庭、继承、侵权等。
民法典的生成对于中国的经济、社会和法治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民法典的实施将极大地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其次,民法典的实施将规范各类民事主体的行为,维护民事权益,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最后,民法典的实施将加强中国的法治建设,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民法典的生成是中国法治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于全体社会成员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和遵守民法典,维护自身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律文献,对于全体社会成员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民法典的实施将极大地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和遵守民法典,维护自身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条
-
买房未过户是否构成善意取得
298人看过
-
善意取得所有权的构成要件有哪些,善意取得是继受取得还是原始取得
229人看过
-
为何说合同是善意取得的
372人看过
-
租赁合同能否善意取得
116人看过
-
“买卖不破租赁”是否构成善意取得
249人看过
-
是否善意取得由谁判定
123人看过
处分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处置物的权利。处分包括事实上的处分和法律上的处分。事实上的处分是指通过一定的事实行为对物进行处置,如消费、加工、改造、毁损等。 法律上的处分是指依照法律的规定改变物的权利状态。如转让、租借等。处分权是所有权内容的核心,是... 更多>
-
善意取得是否构成侵权湖北在线咨询 2022-06-27善意取得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就不会构成侵权。《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条规定:”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 (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 (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受让人依据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
-
合同债权善意取得是否是合法安徽在线咨询 2022-11-22根据我国民法典的有关规定,合同债权不适用善意取得,因为只有物权才适用善意取得,包括所有权和其他物权,而债权不是物权,不能适用善意取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条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 (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 (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
-
善意占有是否成立善意取得广东在线咨询 2022-10-121、如果只是善意占有行为,没有以合理的价格转让的,是不构成善意取得的。 2、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 (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 (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受让人依据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
-
善意取得的债权如何处理山东在线咨询 2022-12-05债权是不可以善意取得的。善意取得是一种物权取得的方式而非债权。善意取得的目的是保护善意第三人,强调第三人善意也就是不知情。而债权是特定双方在知情的情况之下形成的,所以不能善意取得。
-
2022年债权是否适用善意取得福建在线咨询 2022-11-27债权是不可以善意取得的。善意取得是一种物权取得的方式而非债权。 善意取得的目的是保护善意第三人,强调第三人善意也就是不知情。而债权是特定双方在知情的情况之下形成的,所以不能善意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