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房屋产权纠纷属于什么样的权利纠纷
房屋产权纠纷属于民事权利纠纷,房产纠纷是指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之间及他们相互之间因为房屋和土地的所有权、经营管理权和使用权等权益发生的争议。房产纠纷的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解决问题,也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问题。
根据《民法典》第二百一十七条不动产权属证书是权利人享有该不动产物权的证明。
不动产权属证书记载的事项,应当与不动产登记簿一致;记载不一致的,除有证据证明不动产登记簿确有错误外,以不动产登记簿为准。
第二百一十五条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
第二百零九条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
二、房屋产权纠纷的证据收集
房屋产权纠纷的证据需要收集以下几方面的资料:
1.房屋产权凭证。房屋产权凭证用以证明自己对争议的房产享受所有权。
2.房屋来源(买受、继承、析产、受赠等)的证明。
3.共有房产形成(共同投资建造、翻建、购买、继承、受赠等)的证明。
4.房产登记变更(登记、变更登记、产权转移等)的证据。
5.房屋使用、管理、收益情况证明。
6.交纳房地产税人的姓名及纳税时间、金额、票据等。
7.说明争议房屋改造中或其他情况下有无被没收、改造、挤占等证明材料。
房屋产权纠纷的证据收集需要注意的是尽量提供证据的原始证件,复印件的证明力不如原件。
三、房屋产权纠纷如何处理
1.与对方当事人协商;
2.向基层调解组织或者当事人共同信赖的第三方调解;
3.向仲裁协议约定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条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 第一节 不动产登记 第二百一十五条 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
-
商品房土地纠纷属于产权纠纷吗
275人看过
-
专利权属权属纠纷属于侵权吗
86人看过
-
房屋继承的属于继承权纠纷么
242人看过
-
什么是专利权属纠纷,专利权属纠纷的内容有哪些
228人看过
-
专利权归属纠纷属于谁
459人看过
-
到期小产权房屋归属权纠纷
260人看过
-
如何处理房屋权属纠纷,产权纠纷,纠纷案件重庆在线咨询 2021-10-221、原告向人民法院提交民事起诉书,按被告人数提交复印件。你也可以口头起诉。2、人民法院收到起诉书或口头起诉,必须进行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在7天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天内裁定不予受理并通知当事人。3、被告收到起诉状复印件后15天内向法院提交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在5天内将答辩状复印件送达原告。4、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通知原被告。5、开庭审理。人民法院确定开庭时间后,必
-
怎样区分产权纠纷和房屋产权纠纷新疆在线咨询 2022-10-17侵权指的是侵犯民事权益的行为,一般侵权属于民事案件,但如果情节严重同时触犯刑法,要承担刑事责任,属于刑事案件。《侵权责任法》第二条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第三条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
-
怎么防止房屋产权纠纷,房屋产权纠纷怎样防范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5-06怎么避免房屋产权纠纷?弄清房屋产权是买卖房产的“必修课”,只有产权清晰的房产才能顺利上市交易。防范产权纠纷需要先确定房屋的具体产权是否有限制。(一)产权交易是否有限制。如存在被抵押、涉讼、被列入拆迁范围、土地使用权性质为集体或划拨、属于安居用房等不能上市交易的问题。如军产、院(医院)产、校(学校)产的公房,必须经原产权单位盖章后才能出让,而大多数这样的单位都不允许其职工向外人出售房屋。(二)承租人
-
专利权归属纠纷属于谁?广东在线咨询 2023-09-07专利权属于谁,很显然他就是专利权人,那么就理所当然的享受法律赋予的专利方面的权利。民法典第八百五十九条委托开发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研究开发人。研究开发人取得专利权的,委托人可以免费实施该专利。研究开发人转让专利申请权的,委托人享有以同等条件优先受让的权利。
-
起诉房屋产权归属纠纷澳门在线咨询 2024-10-07关于房屋产权纠纷,可通过友好协商、仲裁或法律诉讼等途径妥善解决。首先,建议双方理性对待,自主选择自行和解,若未能达成共识,可寻求第三方调解以求共赢;其次,若调解无效,可依据房屋买卖协议约定移交给专门仲裁机构处理;最后,如仲裁裁决无法满足需求,则可向当地法院提出诉讼请求,以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