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定量刑情节包括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03 07:10:24 56 人看过

酌定量刑情节,简称酌定情节,它虽然不是刑法明文规定的情节,但对量刑仍然起着重要影响作用。根据司法实践,常见的酌定情节主要有以下几种:

1、犯罪的手段。特定的手段作为犯罪构成要件内容时,不是量刑情节;故这里的犯罪手段是指不属于构成要件内容的手段。

2、犯罪的时空及环境条件。犯罪的时间、地点、环境条件不同,也能说明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不同,因而是影响量刑的因素。

3、犯罪的对象。在刑法没有将特定对象规定为构成要件的情况下,犯罪对象的具体差别,反映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因而是量刑时需要考虑的情节。

4、犯罪行为造成的危害结果。当危害结果不是犯罪构成要件内容时,危害结果的轻重对说明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起重要作用,因而成为量刑时应斟酌考虑的重要情节。

5、犯罪的动机。犯罪动机不同,直接说明行为人的罪过程度不同,因而是量刑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6、犯罪后的态度。犯罪后的态度,反映行为人的人身危险程度,因而在量刑时应当予以考虑。

7、犯罪人的一贯表现。

8、前科。前科是指依法受过刑事处罚的事实。

法律依据:

《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第三章第十条

对于当事人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七条达成刑事和解协议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礼道歉以及真诚悔罪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下;犯罪较轻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处罚。

一、有哪些影响量刑的减轻情节是什么?

1、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造成危害结果的;未遂犯;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的教唆犯;自首;立功。

2、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

3、应当减轻处罚的情节:造成损害的中止犯(刑法第24条)。

4、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情节: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的;预备犯。

5、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的情节:从犯。

6、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的情节:在外国犯罪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有重大立功表现的;个人贪污数额在5000元以上不满10000元,犯罪后有悔改表现,积极退赃的;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介绍贿赂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介绍贿赂行为的。

7、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的情节:防卫过当;避险过当;胁从犯;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

二、酌定量刑适用范围是什么?

正确适用酌定处罚情节,主要应注意以下问题:

1、准确认定酌定情节的性质。与法定情节相同,酌定情节可以分为从宽情节和从严情节。从宽情节和从严情节对量刑结果影响的性质是不同的,其中,从宽情节,是指会使犯罪人受到从宽处罚的情节,它包括从轻处罚、减轻处罚和免除处罚的情节;从严情节,是指会使犯罪人受到从严处罚的情节,仅有从重处罚情节一种。所以,准确认定具体酌定情节的性质,对于正确量刑具有重要意义。

2、全面把握酌定情节的内容。同一案件中所具有的酌定情节,往往是多方面的,既有从宽情节,也有从严情节。全面把握酌定情节的内容,就是要求客观、全面地分析、掌握可能对量刑结果产生不同影响的所有情节,从而为正确量刑奠定公正、合理的基础。

3、合理协调酌定情节与法定情节的关系。前述表明,酌定情节对于法定情节的最终适用结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在同一案件中既有法定情节,又有酌定情节的条件下,注意协调酌定情节与法定情节的关系,对于充分发挥酌定情节的作用,保证法定情节适用结果的准确性,是至关重要的。此外,在法定情节与酌定情节并存的情况下,应本着法定情节优先于酌定情节的原则,决定情节的适用。

4、公正适用酌定情节。酌定情节是在刑罚裁量过程中由法官灵活掌握、酌情适用的情节。因而,它是法官自由裁量权的重要依据之一。但是,酌定情节的这一属性,并非表明法官可以随心所欲、不受制约地决定酌定情节的取舍和适用结果。任何法官都应当在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和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制约下,公正、合理地适用酌定情节,准确裁量刑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5日 17:0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犯罪构成相关文章
  • 属于量刑酌定情节的有
    刑法司法实践中常见的酌定情节,主要有以下几种:(1)犯罪的动机。如同是抢夺犯罪,有的是追求腐化生活,有的是基于家庭生活困难,前者的主观恶性相对大于后者。(2)犯罪的手段。如使用一般强制方法实施的强奸犯罪,与采用惨无人道、极端野蛮的手段完成的强奸犯罪相比,前者的情节明显轻于后者。(3)犯罪的时间、地点。如发生于天灾人祸之时的盗窃、抢劫等犯罪,就比平时所发生的相同犯罪,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4)犯罪侵害的对象。如侵犯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怀孕妇女的犯罪,就比侵犯其他对象的相同犯罪,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5)犯罪造成的损害结果。如同是侵犯财产利益的犯罪,犯罪人所造成的实际的财产损害程度,就是在量刑时应予以考虑的因素。(6)犯罪分子的一贯表现。如平时遵纪守法者犯罪,与平时一贯违反法律、甚至多次受过行政处罚者犯罪相比,后者就应受到相对较重的处罚。(7)犯罪后的态度。如真诚悔过、积极退赃、主动
    2023-03-11
    222人看过
  • 酌定量刑需要判几年,刑法酌定量刑情节有哪些
    一、酌定量刑需要判几年酌定量刑是指在刑法没有规定的情况下,由法官依据案件的犯罪情节、犯罪性质、犯罪手段等因素,在量刑时酌情适用的情节。所以判刑多少年,要依据实际案情而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一条【量刑的一般原则】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第六十二条【从重处罚与从轻处罚】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从重处罚、从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二、刑法酌定量刑情节有哪些根据司法实践,常见的酌定情节主要有以下几种:1.犯罪的手段。特定的手段作为犯罪构成要件(行为)内容时,不是量刑情节;故这里的犯罪手段是指不属于构成要件内容的手段。犯罪的手段残酷、狡猾程度,直接说明犯罪行为的危害程度,因而影响量刑,如伤害的手段是否残忍,就对量刑起影响作用。2.犯罪的时空及环境条件。犯罪的时间、地点、环境条件不同,也
    2024-01-31
    215人看过
  • 酌定量刑情节范文都包含哪些内容?
    一、酌定量刑情节范文都包含哪些内容?酌定量刑情节范文需要包含的内容主要有量刑的依据以及犯罪嫌疑人的应该受到的刑事处罚,法定量刑情节:1、应当免除处罚的情节:没有造成损害的中止犯(第24条第2段前段)。2、可以免除处罚的情节:(1)犯罪较轻且自首的(第67条第1段后段);(2)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在收获前自动铲除的(第351条第3款)。3、应当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的情节:(1)防卫过当(第20条第2款);(2)避险过当(第21条第2款);(3)胁从犯(第28条);(4)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第68条第2款)。4、应当减轻处罚的情节:造成损害的中止犯(第24条第2款后段)。5、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的情节:在国外犯罪,已在外国受过刑罚处罚的(第10条)。6、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情节:(1)有重大立功表现的(第68条第1款后段);(2)在被追诉前主动交代向公司、企业工作人员行贿行为的(第1
    2023-04-28
    153人看过
  • 酌定量刑情节和法定量刑情节的区别是怎样的?
    一、酌定量刑情节和法定量刑情节的区别是什么?量刑情节分为法定情节与酌定情节。法定情节,是指法律明文规定在量刑时必须予以考虑的情节。我国《刑法》共规定了以下四种法定情节:1、从重处罚情节;2、从轻处罚情节;3、减轻处罚情节;4、免除处罚情节。酌定情节,又称裁判情节,是指刑法没有明文规定,根据立法精神从审判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反映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和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程度,在量刑时酌情适用的情节。酌定情节主要有以下几种:1、犯罪动机;2、犯罪手段;3、犯罪的时间、地点等当时的环境和条件;4、犯罪侵害的对象;5、犯罪所造成的损害结果;6、犯罪人的个人情况和一贯表现;7、犯罪人犯罪后的态度。二、酌定量刑情节主要有哪些类型?酌定情节虽然不是刑法明文规定的情节,但对量刑仍然起着重要影响作用。根据司法实践,常见的酌定量刑情节主要有以下几种:1、犯罪的手段。特定的手段作为犯罪构成要件要素时,不是量
    2024-02-01
    52人看过
  • 故意伤害罪量刑酌定情节
    一、故意伤害罪量刑酌定情节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二、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1、主观上具有伤害他人的故意;2、要有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3、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必须是非法进行的;4、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必须已造成了他人人身一定程度的损害。三、相关法条1、《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规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规定定罪处罚。2、《刑法》第二百四十七条规定,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刑讯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的,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3、《刑法》第
    2023-04-20
    293人看过
  • 刑法量刑情节之法定情节和酌定情节区分是怎么样的
    一、法定情节:(一)从严情节:从重。总则只有2个:1、累犯(65条);2、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29条第1款)。(二)从宽情节:“可以”+“应当”均有,包含:从轻、减轻(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刑罚规定有数个量刑幅度的,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免除。二、酌定情节(一)犯罪主体方面的情节:前科、一贯之表现。(二)犯罪主观方面的情节:犯罪后的态度、犯罪动机。(三)犯罪客观方面的情节:犯罪对象、犯罪手段、犯罪的时空和环境。三、如何适用(一)“应当”优于“可以”:“可以”优于“酌定”。(二)案件中的情节优于案件外的情节。(三)同时存在数个从严或者从宽情节只是,不能任意改变量刑情节所具有的功能。(四)从宽和从严情节同时存在之时,要“先严后宽”不断修正宣告刑。而不能才粗简单的折抵之方法。(五)多功能情节的(例如从犯),必须依法定顺序考量。(六)禁止重复评价量刑情节。
    2023-06-02
    165人看过
  • 酌定量刑是什么意思量刑情节分为哪几类
    一、酌定量刑是什么意思量刑酌定情节,又称裁判情节,是指刑法没有明文规定,根据立法精神从审判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反映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和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程度,在量刑时酌情适用的情节。(1)犯罪的手段。(2)犯罪的时空及环境条件。(3)犯罪的对象。(4)犯罪造成的危害结果。(5)犯罪的动机。(6)犯罪后的态度。(7)犯罪人的一贯表现。(8)前科。(9)其他酌定情结。(10)人民法院对自愿认罪的被告人,酌情予以从轻处罚。(关于适用普通程序审理被告人认罪案件的若干意见第九条)二、量刑情节分为哪几类常见的酌定情节主要有量刑情节分为法定量刑情节和酌定量刑情节。法定情节,是指法律明文规定在量刑时必须予以考虑的情节。它既包括刑法总则规定的对各种犯罪共同适用的情节,也包括刑法分则对特定犯罪适用的情节。我国刑法共规定了以下四种法定情节:第一,从重处罚情节;第二,从轻处罚情节;第三,减轻处罚情节;第四
    2023-03-19
    372人看过
  • 哪些情形下属于酌定量刑情节
    我国《刑法》中所规定的酌定量刑情节一般包括:1、犯罪动机、犯罪目的、身份情况、前科情况;2、犯罪对象、犯罪的时空及环境条件、犯罪地点、犯罪手段;3、犯罪行为造成的危害结果等。一、抢劫罪的罚金的标准是什么呢?我国刑法总则规定了裁量罚金数额的一般原则,即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但对于罚金的具体数额未作规定。《刑法》第52条的规定表明,决定罚金数额必须以犯罪情节为根据。犯罪情节是表明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犯罪人人身危险性的各种事实,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的数额是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必然要求。犯罪情节包括犯罪手段、犯罪对象、犯罪后果、犯罪时间、犯罪地点等方面的情况。在决定罚金数额时必须全面考察犯罪情节。此外,还应酌情考虑犯罪人的经济状况,还要考虑能否起到惩罚与教育改造犯罪人的作用。二、犯罪有哪些构成犯罪包括四要件即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客体。(一)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
    2023-06-24
    399人看过
  • 有哪些影响量刑的酌定情节
    所谓酌定情节,是指人民法院从审判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在刑罚裁量过程中灵活掌握、酌情适用的情节,是量刑情节的一种,所以又称为裁判情节。有六种酌定情节希望加以注意,以便更好的维护被告人的权益:一是被害人过错。如果由于被害人主观上的故意或过失,其所实施的行为足以诱发犯罪人的犯罪意识,激化犯罪人的犯罪程度,那么,被害人就应当对犯罪人的犯罪所产生的犯罪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这对犯罪人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评价的标准之一。这种评价应当成为酌定从轻处罚被告人的理由。二是激情犯罪。所谓激情犯罪,是指人在某种外界因素刺激下,因心理失衡而在瞬间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激情犯罪一般没有预谋过程,相对于有预谋的犯罪来说,主观恶性和社会危害性较小,容易得到社会的谅解;同时,人在绝望、暴怒等剧烈情绪状态下,其认识能力、理智感和自我控制能力相对的减弱,这也应当成为激情犯罪作为酌定从轻量刑情节的理由。三是真诚悔罪。行为人在犯罪以
    2023-04-04
    372人看过
  • 酌定量刑情节存在以下问题
    1、立法条文粗疏我国刑事立法不完备,不少条文中具有多个档次量刑幅度,但又缺乏与之相配套的具体适用量刑标准。如一些犯罪既规定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又规定无期徒刑和死刑,有的还规定附加刑。多个刑法条文中常常以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情节较轻等模糊、抽象的用语作为划分量刑档次的标志,而多档次量刑幅度又缺乏明确具体情节与之相对应。如刑法第252条侵犯通讯自由罪其中有情节严重但无论多么严重最高刑也就是1年。刑法277条妨害公务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罚金其中包含暴力手段,也有情节极为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但最高刑也不超过3年。又如,刑法第395条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财产来源不明数额即使上千万、亿万,最高刑也不超过五年有期徒刑。显然法条刑罚设置不合理。2、法官自身因素我国刑法实行相对确定法定刑制度,尤其酌定情节量刑往往弹性较大,这就是赋予了法官较大的自由裁量权。有的地方法官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和训
    2023-02-10
    308人看过
  • 可以酌定量刑情节的是哪些
    酌定量刑情节,简称酌定情节,它虽然不是刑法明文规定的情节,但对量刑仍然起着重要影响作用。根据司法实践,常见的酌定量刑情节主要有以下几种:1.犯罪的手段。特定的手段作为犯罪构成要件要素(行为)时,不是量刑情节;故这里的犯罪手段是指不属于构成要件内容的手段。犯罪的手段残酷、野蛮程度,直接说明罪行的轻重程度,因而影响量刑。如杀人、伤害的手段是否残忍,就对量刑起影响作用。2.犯罪的时空及环境条件。犯罪的时间、地点、环境条件不同,也能说明罪行的轻重程度不同,因而是影响量刑的因素。例如,在发生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时犯罪,其罪行就重于在平时的犯罪,量刑时应当考虑。3.犯罪的对象。在刑法没有将特定对象规定为构成要件的情况下,犯罪对象的具体差别,反映罪行的轻重程度,因而是量刑时需要考虑的情节。例如,一般来说,盗窃救灾、抢险款物的罪行就重于盗窃一般公私财物,量刑时应区别对待。4.犯罪造成的危害结果。当危害结果不
    2023-04-19
    80人看过
  • 酌定量刑情节和法定量刑情节在适用上有哪些区别
    酌定情节,又称裁判情节,是指刑法没有明文规定,根据立法精神从审判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反映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和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程度,在量刑时酌情适用的情节。常见的酌定情节主要有以下几种:(1)犯罪动机;(2)犯罪手段;(3)犯罪的时间、地点等当时的环境和条件;(4)犯罪侵害的对象;(5)犯罪所造成的损害结果;(6)犯罪人的个人情况和一贯表现;(7)犯罪人犯罪后的态度。法定情节,是指法律明文规定在量刑时必须予以考虑的情节。它既包括刑法总则规定的对各种犯罪共同适用的情节,也包括刑法分则对特定犯罪适用的情节。我国刑法共规定了以下四种法定情节:第一,从重处罚情节;第二,从轻处罚情节;第三,减轻处罚情节;第四,免除处罚情节。同一犯罪中若有数个量刑情节,其中可能既有法定的,也有酌定的。在一般情况下,法定情节应优先于酌定情节考虑,只要具有法定情节的,就应当首先考虑法定情节。但绝不能因为法律规定的
    2023-06-28
    109人看过
  • 初犯偶犯是酌定量刑情节吗?
    一、初犯偶犯是酌定量刑情节吗?初犯、偶犯并不必然是酌定从轻处罚情节。酌定情节是根据刑事政策和审判实践经验,在量刑时可予酌情考虑的因素。尽管酌定情节没有法律明文规定,但是从审判实践特别是从倍受赞誉的江苏省高级法院在全国率先正式出台《量刑指导规则》来看,酌定的量刑情节一般包括犯罪对象、犯罪手段、犯罪时间、地点、犯罪动机、起因、犯罪前的一贯表现、犯罪后的态度、退赃和赔偿情况等,此中也并无初犯、偶犯的规定。能与初犯、偶犯相近似的就是犯罪前的一贯表现,但犯罪前的一贯表现与初犯、偶犯明显是两个互不周延的概念,初犯、偶犯的犯罪前一贯表现不一定就好,犯罪前表现不好的也有可能是初犯、偶犯。如果不结合其他情节综合考虑,仅仅以“初犯”、“偶犯”为从宽处罚的酌定情节,不仅于法无据,而且有失法律的严肃性,甚至会导致放纵犯罪后果的发生。因此,不应将初犯、偶犯作为酌定从轻处罚情节。二、刑法中常见的酌定量刑情节主要有哪几
    2023-04-28
    302人看过
  • 刑事裁量时适用酌定情节的情形
    酌定情节,是指人民法院从审判经验中总结出来,在刑罚裁量时应当灵活掌握酌情适用的情节。酌定情节虽然不是法律所规定的,但是根据立法精神和有关刑事政策,从审判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因而对于刑罚的裁量也具有重要意义。酌定情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犯罪的动机犯罪动机反映了犯罪人的主观恶性。一般说来,故意犯罪的动机都是不良的,但也有程度上的差异。例如,奸情杀人比基于义愤的杀人的动机更为恶劣,因而对量刑仍有一定的影响。(二)犯罪的手段犯罪手段反映了犯罪人的客观危害程度。在定罪过程中,犯罪手段一般不起作用,但它对量刑却有影响。犯罪分子的手段和方法残忍或极为狡诈、隐蔽,比使用一般的犯罪手段实施犯罪所产生的危害更大,因而应当予以较重的处罚。(三)犯罪的时间、地点犯罪总是发生在一定的时空之中的,除个别的犯罪时间、地点作为选择要件的犯罪以外,犯罪的时间、地点对定罪不影响,但在量刑中应当予以考虑。例如,在光
    2023-06-11
    497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只有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才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但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而对犯罪认定予以否定。... 更多>

    #犯罪构成
    相关咨询
    • 量刑酌定情节是什么?
      上海在线咨询 2023-07-16
      酌定量刑情节,简称酌定情节,它虽然不是刑法明文规定的情节,但对量刑仍然起着重要影响作用。根据司法实践,常见的酌定情节主要有以下几种: 1、犯罪的手段。 2、犯罪的时空及环境条件。 3、犯罪的对象。 4、犯罪行为造成的危害结果。 5、犯罪的动机。 6、犯罪后的态度。 7、犯罪人的一贯表现。 8、前科。
    • 什么是刑事裁量中的酌定情节,酌定量刑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4-07
      酌定量刑情节,又称裁判情节,是指人民法院从审判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在刑罚裁量过程中灵活掌握、酌情适用的情节。是量刑情节的一种。酌定情节虽然不是刑法明文规定的,但却是根据刑事立法精神和有关刑事政策,从刑事审判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因而对于刑罚裁量也具有重要意义。酌定情节在刑罚裁量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1)法定情节的适用,特别是在多功能情节的适用、量刑情节竞合时的适用、应当型情节与可以型情节并存的适用
    • 量刑酌定情节的定义
      澳门在线咨询 2024-12-24
      根据司法实践,常见的酌定情节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犯罪手段。 2. 犯罪时空及环境条件。 3. 犯罪对象。 4. 犯罪行为造成的危害结果。 5. 犯罪动机。 6. 犯罪后的态度。 7. 犯罪人的一贯表现。 8. 前科。
    • 法定量刑情节指的是什么,酌定量刑情节指的是什么?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0-26
      一、法定量刑情节指的是什么法定情节,是指法律明文规定在量刑时必须予以考虑的情节。它既包括刑法总则规定的对各种犯罪共同适用的情节,也包括刑法分则对特定犯罪适用的情节。我国刑法共规定了以下四种法定情节:第一,从重处罚情节;第二,从轻处罚情节;第三,减轻处罚情节;第四,免除处罚情节。二、酌定量刑情节指的是什么酌定情节,又称裁判情节,是指刑法没有明文规定,根据立法精神从审判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反映犯罪行
    • 刑法中对酌定量刑有什么情节
      海南在线咨询 2024-08-29
      酌定量刑情节,简称酌定情节,它虽然不是《刑法》明文规定的情节,但对量刑仍然起着重要影响作用。根据司法实践,常见的酌定情节主要有以下几种: 1.犯罪的手段,特定的手段作为犯罪构成要件(行为)内容时,不是量刑情节;故这里的犯罪手段是指不属于构成要件内容的手段。犯罪的手段残酷、狡猾程度,直接说明犯罪行为的危害程度,因而影响量刑,如伤害的手段是否残忍,就对量刑起影响作用。 2.犯罪的时间、地点、环境条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