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伙人闹矛盾怎样退股
合伙人闹翻了的,可以退伙,但应当提前三十日通知其他合伙人。合伙人退伙,其他合伙人应当与该退伙人按照退伙时的合伙企业财产状况进行结算,退还退伙人的财产份额。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合伙协议未约定合伙期限的,合伙人在不给合伙企业事务执行造成不利影响的情况下,可以退伙,但应当提前三十日通知其他合伙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合伙人退伙,其他合伙人应当与该退伙人按照退伙时的合伙企业财产状况进行结算,退还退伙人的财产份额。退伙人对给合伙企业造成的损失负有赔偿责任的,相应扣减其应当赔偿的数额。退伙时有未了结的合伙企业事务的,待该事务了结后进行结算。
二、退伙协议可以约定竞业禁止条款吗
对符合条件的人员可以约定竞业限制,如果退伙的人是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或者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可以约定竞业禁止条款。如果退伙人员不是上述人员,未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一般不能与其签订竞业限制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三、合伙人退伙以后是否还要承担合伙债务
合伙人退伙之后还是应当承担合伙债务,法律规定退伙人对基于其退伙之前的原因发生的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合伙人退伙,其他合伙人应当按照退伙时的合伙企业财产状况进行结算,退还退伙人的财产份额。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第五十三条规定,退伙人对基于其退伙前的原因发生的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2006修订):第六章 债权申报 第五十一条 债务人的保证人或者其他连带债务人已经代替债务人清偿债务的,以其对债务人的求偿权申报债权。\n债务人的保证人或者其他连带债务人尚未代替债务人清偿债务的,以其对债务人的将来求偿权申报债权。但是,债权人已经向管理人申报全部债权的除外。
-
合伙开店没有写合同闹矛盾啦怎么办
273人看过
-
合伙人闹矛盾殃及银行承办人巧协调保障发展
175人看过
-
股东之间闹矛盾公司如何解散
434人看过
-
和邻居闹矛盾怎么处理吗?
383人看过
-
因为彩礼闹矛盾怎么解决
89人看过
-
租户和物业闹矛盾找谁
240人看过
-
三个人合伙闹矛盾怎么办?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6-22你说的这个事情不好处理,我不知道你们合伙以前是什么关系,三个人合伙不好处理,也不知道你们签订的合伙合同是否有效,投资额各占多少,这些都不清楚,我看你说的大体有以下几点, 1、你们大体可以这样分配,--c,的实力最强,性格张扬,看起来是一个业务能力很强的人, 2、你比c强,你有些不服,但现在-c有联合趋势挤兑你,而你的认为是应该你和来对付c才对,而不是他俩挤兑你。这种现象一旦发生,不管哪方出现2对1
-
亲兄弟合伙修房子卖闹矛盾怎么解决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16亲兄弟合伙修房子卖闹矛盾建议协商解决,毕竟是一家人。如果协商解决不成,可以走法律途径。属于民事纠纷,需要收集证据备诉。民事纠纷又称民事争议,是法律纠纷和社会纠纷的一种。所谓民事纠纷,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纠纷(可处分性的)。民事纠纷作为法律纠纷的一种,一般来说,是因为违反了民事法律规范而引起的。民事主体违反了民事法律义务规范而侵害了他人的民事权利,由此而产生以民事权利义
-
怎么跟老板闹矛盾海南在线咨询 2022-03-30协商不成,到法院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节起诉和受理 第一百零八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
和邻居闹矛盾怎么办湖北在线咨询 2023-12-23律师解答 当事人和邻居闹矛盾的处理方式有: 1、当事人可以主动找邻居进行协商和解,就当前矛盾事宜签订相关协议等。 2、对方不愿意出面协商和解的,当事人可以找当地的街道办或者物业等第三方出面进行调解,并进行签订调解协议。 3、如果对方不愿意协商也不愿意调解的,但对方的行为违法并侵犯的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当事人可以报警,寻求社区民警的帮助。 4、对方屡劝不改并持续严重影响当事人生活的,当事人可以收集相
-
与老板闹矛盾怎么办湖北在线咨询 2022-03-30协商不成,只能到法院起诉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节起诉和受理 第一百零八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