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诉讼时效司法解释对时效中断的情形是怎么规定的?
《诉讼时效司法解释》
第十三条下列事项之一,人民法院应当认定与提起诉讼具有同等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
(一)申请仲裁;
(二)申请支付令;
(三)申请破产、申报破产债权;
(四)为主张权利而申请宣告义务人失踪或死亡;
(五)申请诉前财产保全、诉前临时禁令等诉前措施;
(六)申请强制执行;
(七)申请追加当事人或者被通知参加诉讼;
(八)在诉讼中主张抵销;
(九)其他与提起诉讼具有同等诉讼时效中断效力的事项。
二、诉讼时效具有哪些法律特征?
(一)诉讼时效完成仅消灭实体请求权
诉讼时效是以权利人不行使请求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事实状态为前提的,这与消灭时效以权利人不行使权利的事实状态的前提相一致。同时,诉讼时效完成后,权利人丧失的并不是向法院起诉的权利,权利人仍有权向法院起诉,只不过权利人丧失了通过诉讼获得救济的权利,法院不再保护其权利。因此,诉讼时效完成后权利人的实体请求权消灭,而不是程序上的请求权消灭。因实体上的请求权,是权利人取得胜诉的根据,所以又称为胜诉权。
(二)诉讼时效具有强行性
法律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属于强行性规定,当事人既不能协议排除对诉讼时效的适用,也不得以协议变更诉讼时效期间。
(三)诉讼时效具有普遍性
诉讼时效规范为普遍性规范,除法律另有规定外,诉讼时效适用于各种民事法律关系。
三、诉讼时效届满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1、债务人可以不履行债务。
2、债权人丧失胜诉权。
-
诉讼时效中断的司法解释,诉讼时效期间怎么计算
417人看过
-
有法定情形的诉讼时效中断发生情形
222人看过
-
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诉讼时效中断是什么意思
72人看过
-
诉讼时效20年的规定,什么是诉讼时效中断
222人看过
-
2024年最新诉讼时效中断司法解释
413人看过
-
工程合同诉讼时效的诉讼时效司法解释是如何规定的?
476人看过
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确定状态,稳定法律秩序,降低交... 更多>
-
什么情况下诉讼时效中断呢?诉讼时效中断的具体情形有哪些?及解读江苏在线咨询 2022-03-14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一)当事人一方直接向对方当事人送交主张权利文书,对方当事人在文书上签字、盖章或者虽未签字、盖章但能够以其他方式证明该文书到达对方当事人的;(二)当事人一方以发送信件或者数据电文方式主张权利,信件或者数据电文到达或者应当到达对方当事人的;(三)当事人一方为金融机构,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从对方当事人账户中扣收欠款本息的;(四)当事人
-
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的情形是什么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1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
司法解释中的诉讼时效是什么意思?江西在线咨询 2021-07-14诉讼时效是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强制义务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而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护。值得注意的是,诉讼时效届满后,义务人虽可拒绝履行其义务,权利人请求权的行使权发生障碍,权利本身及请求权并不消灭。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后
-
追诉时效的司法解释,追诉时效的司法解释怎么计安徽在线咨询 2022-07-07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计算刑事案件的追诉时效时,首先要确定法定最高的判刑,然后要确定犯罪行为什么时候结束或者什么时候开始的。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八十七条【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
-
合同法司法解释诉讼时效是怎样规定的陕西在线咨询 2023-12-09在我国相关合同的司法保护时间为3年,在三年内可以办理相关的诉讼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我国的司法部门接到这类案件的报案后,按照我国的法律规定,对这类案件进行相关的调查。相关的当事人积极的提供案件证据,有利于案件的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