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事实的概念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29 00:08:30
289 人看过
一、民事法律事实的概念
民事法律事实的概念就是指民事法律规范所确认的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现象。根据《民法》规定,民事法律事实可以与人的意志有关,也才在,只存在于主观之中而不表现于外界的意后括事件和行为两大类。
所谓事件,指与人的意志无关的客观现象,又称自然事实。
所谓行为,指分为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按行为状态,可分为作为和不作为,此外,的民事法律后果。
二、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1.状况有四种:有效、无效、效力待定、可撤销。
2.有效是指民事法律行为符合法定要件。
3.无效是指民事法律行为不符合法定的有效要件的规定。
4.可撤销或可变更,指民事行为的意思表示存在瑕疵,不完全符合法定有效要件的规定。
5.效力待定,指民事行为有效与否,取决于他人追认,经追认后有效。
生效是指发生法律效力。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撤销后自始无效。
无效的民事行为,自始无效。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经追认后有效。
三、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
1.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和多方民事法律行为;
2.有偿民事法律行为和无偿民事法律行为;
3.诺成性民事法律行为和实践性民事法律行为;
4.要式民事法律行为和非要式民事法律行为;
5.单务民事法律行为和双务民事法律行为;
6.主民事法律行为和从民事法律行为;
7.有因民事法律行为和无因民事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民事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在概念上的差异
135人看过
-
外国人民事法律地位概念
343人看过
-
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概念
153人看过
-
事实行为——法定继承的概念?
103人看过
-
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与法律规定
236人看过
-
确定劳动关系:事实还是法律概念?
255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民事程序法事实上和民事法一个概念吗湖北在线咨询 2022-10-061、民事诉讼法是调整民事诉讼的法律规范,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法院和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和。2、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民事诉讼法又称形式意义的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颁布的关于民事诉讼的专门性法律或法典,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广义的民事诉讼法又称实质意义的民事诉讼法,指除了民事诉讼法典外,还包括宪法和其他实体法、程序法有关民事诉讼的规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
-
案件的事实概念辽宁在线咨询 2022-08-10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十六条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应当做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认定的案件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2、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3、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
可以从事的民事活动法人的概念贵州在线咨询 2022-10-19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功,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一般实践中他们是可以进行只是得利的民事活动,比如继承、接受礼物、接受赠与、接受遗赠等。
-
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种类青海在线咨询 2023-02-16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是指民事行为虽已成立并生效,但因意思表示不真实,可以因行为人撤销权的行使,使其自始不发生效力的民事行为。 可撤销民事行为的类型有: (一)重大误解:这是指因认识错误实施的行为。 (二)显失公平:显失公平行为是指民事行为效果明显违背公平原则的行为。 (三)欺诈、第三人欺诈:是指行为人故意欺骗他人,使对方陷入错误判断,并基于此错误判断作出意思表示的行为。 (四)胁迫: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
-
事实劳动关系与事实劳动关系的概念宁夏在线咨询 2023-02-131、所谓“事实劳动关系”指的是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在建立劳动关系或变更原劳动关系时,没有按照法律的要求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只是以口头协议的形式(或者其它形式)约定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换言之,“事实劳动关系”是指没有书面合同形式的劳动关系或者说是一种通过订立口头合同而形成的劳动关系,大致有两种表现形式:①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自始至终未签订劳动合同;②原劳动合同期限届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未予终止或续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