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原有的管理体制、思维观念、生存方式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由于我国目前存在着多种经济成份,在这个多元化的国家里(政治追求多元化,经济需求多元化、工作方式多元化、劳动分配方式多元化、物质、精神需求多元化),对女职工的劳动保护也出现了多元化,存在着积极保护、消极保护和不予保护等局面。
(一)有企业对女职工的劳动保护是积极保护为主流,同时也存在着消极保护的局面。
国有企业对女工的保护都有工会组织实施。工会组织是党联系工人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目前,我国的基层工会组织还都比较健全。工会组织的存在和制度的健全,无疑促进了女职工的劳动保护,特别是在贯彻执行《劳动法》等法律、法规方面都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对女职工的劳动保护仅是一般性保护甚至是消极性的保护,这些企业由于一味追求企业经济效益,主张经济效益第一,而忽视了劳动安全保护,致使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劳动安全事故。这些都是企业不执行或消极执行《劳动法》等法律的具体表现,有的企业领导甚至不知道《劳动法》,他们只知道赚钱,只管企业的效益、报表、数字、自己的政绩,而不管职工特别是女工的身体健康和劳动安全,这无疑是不能保护女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因素。目前,在我国国有企业中存在这些问题还带有普遍性。
(二)集体企业、联营企业、私营企业对女职工的劳动保护仅是一般性保护或不予保护。
由于集体企业、联营企业、私营企业的性质不同于国有企业,在管理制度、利益分配方面等都与国有企业有很大的差异,特别是目前我国大力鼓励发展私有经济,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成份的存在。市场经济正处于转轨阶段,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发展还处于摸索实践阶段,这些企业在不同程度上也忽视了对女职工的劳动保护,尽管《劳动法》等法规有专门规定,但对这些法律、法规的宣传不够及时、彻底,监督管理不够扎实,导致了侵犯女职工合法权益案件的时有发生,由于大部分女职工对《劳动法》了解的不够,在她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也只有任其自然,听天由命,她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也不强。
(三)私营企业、合资企业、独资企业经常侵犯女职工的合法权益
目前,我国不少私营企业、合资企业、独资企业主法律意识淡薄,别说对女职工的劳动保护,就是对男职工的劳动保护也未尽人意。他们只顾赚钱,成了新时期的资本家,他们的目的是赚取最大的利润,而不考虑工人的死活。《劳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工资、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社会保险等制度,他们是置若罔闻,我行名素。他们的思想意识是赚钱而没有劳动保护的概念,在这些企业工作的女职工的合法权益被侵犯的事情屡见不鲜。女职工们经常加班加点,劳动与工资不能挂钩,同工不能同酬,生病、怀孕、生孩子就有可能被辞退,职工培训、社会保险仅是形式上的,甚至就没有。更有甚者,有的企业让女职工从事《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中的工作,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仍让其加班加点和安排夜班劳动,有的企业虽然规定了女职工有产假,但规定的产假少于90天,有的仅规定为一个月,对请假(包括产假)的妇女停发工资、扣发奖金、取消福利待遇,甚至加倍扣工资、奖金。对经期、哺乳期的妇女更是谈不上什么保护(以上情况,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中也存在。笔者曾发现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在制定目标责任制中就明文规定病、产假不减少目标任务),这是严重侵犯妇女的合法权益的行为。
(四)法律不健全,也使女职工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
尽管我国《劳动法》在第七章专章规定了对女职工的特殊保护,在此前,国务院、劳动部也分别颁布了《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和《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但由于法律、法规规定的尚不尽人意,而且有些规定又滞后于社会形势的发展,致使在保护女职工合法权益方面出现漏洞,也给在女职工劳动保护方面出现了无法可依的局面。
(五)《劳动法》等法规在宣传、贯彻执行方面不够彻底,致使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
在很多企业,许多领导甚至女职工都不知道《劳动法》,女职工享有哪些合法权利,她(他)们都不清楚,劳动保护又何从谈起,一旦她们的权利受到侵犯,她们也只能自认倒霉,企业的领导恐怕也只认为这是工作失误而已或者认为是不足挂齿的小事而已。
(六)制度不健全,保护机构执法不严也使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受到间接或直接地侵犯。
目前,在我国许多企业均没有健全建立女职工劳动保护机构,也没有建立相应的制度,尽管各地都设有妇联会,但能够到此投诉伸冤、请求法律援助和保护的毕竟是少数,由于妇联会的职能限制,在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她们有时也是束手无策。尽管《劳动法》也规定了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但仲裁机构对这类案件受理和裁决一般都有从企业利益着想,甚至受到非法干预,即使诉讼到法院,处理结果往往也有不尽人意,加上我国妇女受几千年的传统思想的影响,他们宁可自己受气,也不愿意诉诸法律。更有甚者,有的单位在女职工诉诸法律时,采取的措施是处分、开除甚至诋毁名誉,进行人身攻击,严重地侵犯女职工的合法权益。
-
"关于女工劳动保护的规定:特殊劳动保护问题"
222人看过
-
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女职工劳动保护权益)
396人看过
-
"女职工在职业生涯中面临的劳动合同问题"
59人看过
-
妇女权益保护的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
199人看过
-
监护人存在问题
366人看过
-
劳动法存在问题是怎样
314人看过
劳动保护,顾名思义是指国家和工作单位为了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有所保障而采取的立法、组织和技术措施的总称。它是指依据法律的相关规定,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采取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消除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健康的不良条件和行为,... 更多>
-
关于特殊劳动保护女工的问题宁夏在线咨询 2023-06-10对女职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有以下几条规定: 1、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2、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3、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对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4、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
-
劳动安全卫生保护存在问题有哪些?山西在线咨询 2022-08-06解决方法一、劳动安全卫生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1.企业劳动安全卫生管理松懈混乱,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落实我国的《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是国有企业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运行轨道的一个重要文件。但在这个文件中,没有一条直接提到劳动安全卫生问题,致使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中,对安全卫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绝大多数企业的安全卫生管理工作方式没有适时的调整,安全卫生管理的水平仍取决于企业领导者素质和对安全卫生工作的
-
对女职工的保护规定,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云南在线咨询 2022-10-29一、劳动法对女职工的保护规定1、根据《劳动法》第61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止从事的活动,对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2、《劳动法》第62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3、《劳动法》第63条规定,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一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
-
-
关于女职工生育期保护问题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6-29女职工生育期保护的规定具体如下: 1、产假时间的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女职工产假区分为单胎顺产、多胎顺产、难产、流产等情况,执行不同的规定。单胎顺产者,给予产假90天。产假可分为产前假和产后假两部分。产前假15天,系指预产期前15天的休假;产后假75天,系指生育后的75天休假。国家规定产假90天,是为了能保证妇女恢复身体健康。因此,休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