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抚养费一般可以按不抚养子女一方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若是有好几个子女的,比例应当适当提高,但是不能超过固定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一、离婚后抚养费问题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应当支付抚养费。抚养费数额先由双方协商,协商不成由法院进行判决。
抚养费的数额,可以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以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
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以依据当年总收入或者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有特殊情况的,可以适当提高或者降低上述比例。
二、离婚协议中孩子抚养费标准是怎么样的
离婚协议按照以下标准对子女抚养费进行确定:有固定收入的,抚养一个子女的,抚养费一般可以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三、离婚后子女的抚养费该如何给付
离婚后子女抚养费的多少、给付方式和期限,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法院一般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抚养费的数额:
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以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以依据当年总收入或者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有特殊情况的,可以适当提高或者降低上述比例。
抚养费应当定期给付,有条件的可以一次性给付。
父母一方无经济收入或者下落不明的,可以用其财物折抵抚养费。
抚养费的给付期限,一般至子女十八周岁为止。
-
判决离婚前的抚养费该怎样支付
66人看过
-
抚养费不服判决应该怎么办?
500人看过
-
抚养费是否应该在诉讼中解决?
167人看过
-
抚养费未支付,该怎样解决?
190人看过
-
抚养费问题影响见孩子,应该怎样解决
331人看过
-
长期未支付抚养费,离婚后应该如何解决?
267人看过
孩子抚养费的标准如下: 1、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20%-30%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孩子抚养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 2、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 更多>
-
应该怎么样解决抚养费纠纷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8-2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十七条后,一方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费的一部分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那么起诉要求具体应该怎么做呢?(一)以孩子的名义写明起诉状,到提交相应的材料;(二)交到孩子父亲居住地法院,缴纳立案费;(三)然后等待;(四)开庭前准备好证据,包括或判决书;(五)如果您准备请律师,建议最好在一开始就去咨询。
-
抚养费纠纷怎么解决抚养费纠纷解决上海在线咨询 2022-03-26尊敬的当事人,您好,根据你刚刚的咨询问题,如果婚姻当中存在小孩抚养问题,在离婚当中,对于小孩的抚养费的问题,一般来说法院判决一方抚养孩子,另一方需要支付抚养费,一般为月收入的20%—30%;抚养费也可以一次性给付。如果在今后的抚养期内,一方不适合抚养小孩,另一方可以到法院重新起诉,要求变更小孩抚养权。
-
判决离婚前的抚养费该怎样支付福建在线咨询 2023-02-15夫妻双方离婚后,孩子的抚养费可按以下标准支付: 1、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2、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3、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
离婚抚养权纠纷应该如何解决?甘肃在线咨询 2022-08-25《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1、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2)有抚养条件不尽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2、父母双方协议两周岁以下子女随父方生活,并对子女健康成长无不利影响的,可予准许。3、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
-
自行抚养抚养费纠纷应该如何解决,有什么相关的解决办法贵州在线咨询 2022-07-29根据司法解释,夫妻双方离婚后,孩子的抚养费可按以下标准支付; 1、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2、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3、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