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受害人因喝酒行为导致死亡,则劝酒者一般不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但应当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刑法》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喝酒后死亡的劝酒者要担责吗
一般来说,因饮酒过度造成的人身、财产损失,应由自身承担责任;
但在明知对方不能喝酒或者明知对方已超过自身饮酒的最大限度,已失去或即将失去控制能力而劝酒的,需要承担一定民事责任。
如果饮酒出事,有如下情况劝酒者需承担法律责任:
一、强迫性劝酒,比如用“不喝不够朋友”等语言刺激对方喝酒,或在对方已喝醉意识不清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仍劝其喝酒的行为。
二、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比如明知对方身体状况,仍劝其饮酒诱发疾病等。
三、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如饮酒者已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无法支配自身行为时,酒友没有将其送至医院或安全送回家中。
四、酒后驾车未劝阻导致发生车祸等损害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条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第五条
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第二百三十三条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劝酒者要承担责任吗
198人看过
-
劝酒致人死亡什么情形下劝酒者要担责
244人看过
-
饮酒者在劝酒成功后,会立即开始饮酒吗?
335人看过
-
喝酒致死事件劝酒者是否构成犯罪行为
370人看过
-
劝酒劝出悲剧
281人看过
-
劝酒算违法吗
434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劝酒者饮酒后即饮酒算不算有罪?福建在线咨询 2021-11-21要看实际情况。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虽然行为客观上造成了损害,但不是故意或者过失,而是不可抗拒或者不可预见的原因造成的,不构成犯罪。 如果饮酒者如果应该知道对方有不能喝酒的疾病,但还是拼命劝对方喝酒; 这属于应该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社会危险,但是由于疏忽而实施,属于过失犯罪,其行为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
喝酒致死的劝酒者可以获罪吗海南在线咨询 2023-07-11要看实际情况。根据刑法相关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构成犯罪。 劝酒者对喝酒人如果应当知道对方有不能喝酒的疾病,但仍拼命劝对方喝酒; 那就属于应当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社会危险性,但由于疏忽大意而实施了,属于过失犯罪,其行为就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法律依据】
-
喝酒致死劝酒者是否有罪,有哪些规定浙江在线咨询 2023-11-25要看实际情况。根据刑法相关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构成犯罪。劝酒者对喝酒人如果应当知道对方有不能喝酒的疾病,但仍拼命劝对方喝酒;那就属于应当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社会危险性,但由于疏忽大意而实施了,属于过失犯罪,其行为就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
劝酒过后醉酒者致人酒精中毒有责任吗西藏在线咨询 2022-11-02在现实生活中,相互劝酒是中国待客的传统习惯,这种习惯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生活习惯和道德意识的肯定。如果因为好客而承担责任,不仅有违于社会风俗,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与传统习惯背道而驰。发生醉酒中毒事件,由谁承担责任主要看劝酒的人是否存在逼酒的故意。如果当事人明知对方酒量不行,而希望其发生醉酒(即酒精中毒),或者对其发生醉酒采取放任的态度,那么一般应认定具有逼酒的故意。对此,当事人应承担过错责任。而对于怕自
-
喝酒致死劝酒者有罪么,最新的规定是什么河南在线咨询 2023-09-01若受害人因喝酒行为导致死亡,则劝酒者一般不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但应当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刑法》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