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酒者有罪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01 15:14:07 427 人看过

若受害人因喝酒行为导致死亡,则劝酒者一般不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但应当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刑法》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喝酒后死亡的劝酒者要担责吗

一般来说,因饮酒过度造成的人身、财产损失,应由自身承担责任;

但在明知对方不能喝酒或者明知对方已超过自身饮酒的最大限度,已失去或即将失去控制能力而劝酒的,需要承担一定民事责任。

如果饮酒出事,有如下情况劝酒者需承担法律责任

一、强迫性劝酒,比如用“不喝不够朋友”等语言刺激对方喝酒,或在对方已喝醉意识不清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仍劝其喝酒的行为。

二、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比如明知对方身体状况,仍劝其饮酒诱发疾病等。

三、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如饮酒者已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无法支配自身行为时,酒友没有将其送至医院或安全送回家中。

四、酒后驾车未劝阻导致发生车祸等损害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条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第五条

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第二百三十三条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7日 08:5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喝醉死人劝酒人有罪么
    要看实际情况。根据刑法相关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构成犯罪。劝酒者对喝酒人如果应当知道对方有不能喝酒的疾病,但仍拼命劝对方喝酒;那就属于应当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社会危险性,但由于疏忽大意而实施了,属于过失犯罪,其行为就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一、刑法中的无罪过事件有哪些刑法中的无罪过事件有意外事件情形和不可抗力情形。意外事件是指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情形;不可抗力是指行为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所引起的情形。二、意外杀人怎么判意外杀人怎么判要区分是意外事件还是过失杀人:1、意外事件则是指虽然客观上造成了危害社会的结果,但不是出于行为人故意和过失,而是由于不可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不负
    2023-03-11
    186人看过
  • 哪些情况劝酒者或者有过错的同饮者需要担责
    1、劝酒致饮酒人伤亡,组织者、劝酒者、同饮者是否有责任?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劝酒人应当对饮酒人酒量和承受能力作出符合常理的必要判断,并给予饮酒人必要劝阻的注意义务。如果没有尽到注意义务,造成饮酒人伤亡的,根据各自的过错程度,组织者、劝酒者、同饮者均要承担一定的民事赔偿责任。作为共同饮酒、就餐者,在同桌人饮酒后如果未尽到完全的安全提醒、护送义务,饮酒者发生意外的,那同饮者也存在一定的过失,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然而,主要责任应由受害人自己承担,比例约为60-70%。组织者、同饮者、劝酒者承担次要责任,为30-40%。2、劝未成年人饮酒导致严重后果的,又该承担怎么样的责任?劝未成年人饮酒,分两种情况:如果饮酒者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10岁以上,18岁以下),由此导致的后果,劝酒者承担次要或同等责任。如果饮酒者是完全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10岁以下),劝酒者承担主要责任或全部责任。3、如
    2023-04-16
    487人看过
  • 朋友醉酒身亡:劝酒者是否需要赔偿?
    朋友醉酒死亡,劝酒人有强行劝酒,或明知对方有疾病不宜饮酒仍劝酒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劝酒致人醉酒驾驶谁担责1、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1)、醉酒驾驶者自己承担责任。劝酒人如果有制止行为,醉酒者不听劝止,执意驾驶机动车的,造成酒驾的,一般由醉驾者承担责任;(2)、双方共同承担责任。劝酒者明知其醉驾,对其驾驶机动车行为不制止,劝酒者和醉驾者共同承担责任。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过错责任原则】、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安全保障义务人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
    2023-07-22
    181人看过
  • 聚会喝酒后摔伤,劝酒者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吗
    共同饮酒或接受宴请喝酒,劝酒人和组织者负有注意义务。如果约他人喝酒并极力劝酒,导致他人身体受到伤害或者死亡,劝酒者或者组织者对该伤害或死亡结果存在过错。当然,醉酒者也应当知道过度饮酒的危害,也应对自身行为负责。各方当事人应当按照一定的过错程度,对醉酒者的人身损害承担责任。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过错责任原则】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相约喝酒,特别是极力劝酒的人对醉酒者负有法定注意义务,至少要保证将醉酒者安置于安全的环境下。比如说将醉酒者送回住处,在其家中无人的状况下,要及时联系其同住成年家属进行看护。如果没有尽到以上合理注意义务,劝酒者或组织者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2023-06-13
    216人看过
  • 劝酒构成侵权吗
    财产损失
    如果劝酒者明知或应知其劝酒行为,对共饮者存在即时危险性(指一方继续饮酒会导致某些疾病的发作;明知对方是司机,且饭后又必须驾车或对方是未成年人以及不胜酒力者等)仍劝其共饮,就超出了善意的界限,具备侵犯他人的故意或者过失,可以认定为侵权。喝酒后死亡劝酒者需要担责的条件喝酒后死亡劝酒者需要担责的条件有以下几点:1、强迫劝酒。比如用不喝不够朋友等语言刺激对方喝酒,或者在对方喝醉了,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仍然劝喝酒;2、明知对方不能喝酒,还劝喝酒,比如明知对方身体状况,还劝喝酒诱发疾病;3、醉酒者没有得到安全护送。如果饮酒者已经失去或即将失去控制自己的能力,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饮酒者没有将其送往医院或安全送回家;4、酒后驾车未劝阻造成车祸等损害。过度饮酒造成的人身和财产损失应由自己承担;但是,知道对方不能喝酒或者已经超过自己饮酒的最大限度,已经失去或者即将失去控制能力而劝酒的,应当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
    2023-07-23
    214人看过
  •  劝酒者是否应对喝酒后死亡承担责任?
    通常情况下, 由于饮酒过度导致的人身和财产损失应由本人承担责任。但如果在明知对方不能喝酒或者已知对方已超过自己饮酒的最大限度, 且自己已经失去或即将失去控制能力, 仍然劝酒的情况下, 就需要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如果饮酒出事,有如下情况劝酒者需承担法律责任:强迫性劝酒。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比如明知对方身体状况,仍劝其饮酒诱发疾病等。酒后驾车未劝阻导致发生车祸等损害的。通常情况下,由于饮酒过度导致的人身和财产损失应由本人承担责任。但如果在明知对方不能喝酒或者已知对方已超过自己饮酒的最大限度,且自己已经失去或即将失去控制能力,仍然劝酒的情况下,就需要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如果饮酒出事,有如下情况劝酒者需承担法律责任:一、强迫性劝酒,比如用“不喝不够朋友”等语言刺激对方喝酒,或在对方已喝醉意识不清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仍劝其喝酒的行为。二、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比如明知对方身体状况,仍劝
    2023-09-17
    101人看过
  • 劝酒喝死了有法律责任吗?
    一般来说,因饮酒过度造成的人身、财产损失,应由自身承担责任,但有如下情况劝酒者需承担法律责任:1、强迫性劝酒在饮酒过程中有明显的强迫性劝酒行为,如野蛮灌酒、言语要挟、刺激对方、不喝就纠缠不休等,只要主观上存在强迫的过错,此时对于损害后果的发生,劝酒人应当承担相应的过错赔偿责任。2、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是否知道对方的身体状况,成为同饮人应否承担过错责任的前提。如果同饮人不了解,在劝了少量酒的情况下,诱发对方疾病,此时同饮人无需承担过错责任。但依据《民法典》中的公平责任原则,同饮人应承担一部分赔偿责任。如果明知对方身患疾病不能饮酒,仍再三劝酒,劝酒者的过错由此加深,则需承担侵权过错责任。3、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对于那些喝多了已经丧失自我照顾能力的人还要自行回家的情况下,我们就要在酒后尽到劝阻、照顾、护送和通知义务,如果明知其独自回去会有危险而放任该行为发生,那么在主观上存在一定的过错,应承
    2024-04-23
    293人看过
  • 酒类责任与劝酒
    残疾赔偿金
    强迫性劝酒,明知对方不能喝酒,或明知对方身体有疾病,并且对方已经明确表示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仍然劝对方饮酒者,要承担由劝酒引起的一切责任;明知对方喝醉已经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在无人照顾的情况下存在危险,清醒酒友未将醉酒者安全送达,醉酒者一旦出事清醒者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劝酒也会侵权吗在酒桌上,别人不胜酒力你仍然力劝造成对方人身损害的,你可能需要承担赔偿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作为共饮者,如果明知或应当知道醉酒人身体状况不适合过量饮酒而故意劝酒、强迫性劝酒、酒后进行驾车、游泳、剧烈运动未加以劝阻、未尽到对醉酒者的安全保护义务等,上述行为均可能构成侵权。此外,重并涉嫌犯罪的,公安机关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
    2023-08-04
    431人看过
  • 劝未成年喝酒什么罪
    怂恿未成年人喝酒是违法的,因为未成年人他经不过成年人的诱惑,而且说他对酒的认识不足,很容易造成未成年人喝酒中毒,而引发身体的各种状况,如果未成年人在别人劝酒的情况下,身体发生任何状况,或者说发生交通事故,那些劝酒的人都需要负刑事责任的。一、喝酒后有意外死亡应该由谁赔偿?受害人喝酒意外死亡的,如果是由于自身原因导致的,赔偿责任自负。如果他人极力劝酒导致受害人伤亡的,极力劝酒的同饮人可能要承担民事赔偿的责任。另外,如果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在明知对方醉酒的情况下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回家或者酒后驾车未劝阻导致发生车祸等损害的,一般一同饮酒的人是有责任的。二、一起喝酒没劝酒有责任吗没有法律责任。和人一起喝酒中,如果饮酒出事,有四种情况劝酒者需承担法律责任:1、强迫性劝酒,比如用“不喝不够朋友”等语言刺激对方喝酒,或在对方已喝醉意识不清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仍劝其喝酒的行为;2、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
    2023-03-31
    219人看过
  • 酒后驾车意外身亡劝酒的有责任吗
    一、酒后驾车意外身亡劝酒的有责任吗1、酒后驾驶机动车造成身亡,劝酒者有以下情形的,就要承担责任:(1)、驾驶者知道自己要开车不喝酒,对驾驶者进行劝酒,造成酒驾者不得不喝的,劝酒者要承担责任;(2)、劝酒者明知当事人喝酒,放任当事人驾驶机动车离开,没有进行劝阻的,要承担责任。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过错责任原则】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二、劝酒要承担责任的情形第一种情况是强迫性劝酒。比如用“感情深、一口闷”“是不是男人,是男人就干了这杯!”……等语言刺激对方喝酒。或者在对方已经喝多了,神志不清的情况下仍劝其喝酒。第二种是明知对方不能喝,仍劝其喝酒。譬如,对方患有心脏病、心肌梗塞等疾病,如果大量饮酒会诱发此病的发作。在这种情况下,强行劝酒需要承担责任。第
    2023-04-20
    150人看过
  • 没劝酒没喝酒只吃饭有侵权责任吗
    没劝酒没喝酒只吃饭,也没有存在劝酒行为,对于其中一人因酒醉而出事的,与当事人无关,不需要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但如果对于因酒醉而死亡的情形存在过错的,应当在过错范围内,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一、强制劝酒违法吗强制劝酒不违法。从性质上讲,劝酒行为应该只是情谊行为,法律并不予以规制,自然劝酒也就不属于违法行为。有下列情形的,要承担侵权的责任:1、如果劝酒人明知喝酒人患有疾病不能喝酒的,强迫劝酒造成人身损害的。2、劝酒人对饮酒人的酒量和承受能力应作出符合常理的必要判断,在没有尽提醒和注意义务的情况下,造成饮酒者死亡的。3、劝酒者明知饮酒者出现醉酒情况,不阻止饮酒者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死亡的。二、劝酒法律责任的条款劝酒者承担法律责任一般是对事故发生具有过错责任的情形,有以下情形的,需要依法承担损害赔偿责任:1、强迫性劝酒,明智对方身体原因不能饮酒强迫其喝酒的;2、一起喝酒未将醉酒者安全送到家中或者其
    2023-04-01
    411人看过
  • 劝酒犯法么
    法律综合知识
    根据相关,酒桌上的劝酒导致下列四种情形,可能触犯法律:1、强迫性劝酒,劝酒者通过语言刺激对方喝酒,或者对方已经醉酒意识不清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还劝其喝酒;2、明知对方不胜酒力,不能喝酒还继续劝其喝酒,例如,明知对方身体有不能饮酒疾病的;3、没有将醉酒者安全护送的,饮酒者失去自控能力,聚餐者没有将其安全送到医院或家中的;4、酒后驾车未劝阻导致发生车祸等损害的。《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024-05-16
    275人看过
  • 劝架者打人犯法吗
    法律综合知识
    一、劝架者打人犯法吗倘若引发轻度伤害事故,应赔偿遭受损害方之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以及鉴定费,并且因其境遇,亦必须提供必要的营养补贴等相关的经济补偿措施。若不幸酿成轻伤事故,在未得到对方谅解之时,赔偿方还可能须负担起刑事责任这沉重的包袱。若是严重伤害更加升级,那么除了须承担刑事责任外,还将被追责附带民事责任。在此类案子中,所有的判定都以司法部门所做出的权威性鉴定结果为依据。赔偿事宜,双方当事人可以先展开充分、平等的协商,假如协调无果,最终还是需要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解决。我们建议各位朋友务必积极主动地采取正确态度来承担相应的赔偿义务,努力达到与受害者的和解并争取减缓刑事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2024-04-05
    243人看过
  • 劝酒者是否应对喝酒致死事件负刑事责任
    一、劝酒者是否应对喝酒致死事件负刑事责任劝酒致人死亡不承担刑事责任,但是会承担民事赔偿责任。需要承担责任的是以下几种情形,一是强迫性劝酒,明知对方不能喝酒,或明知对方身体有疾病,对方已经明确表示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仍然劝对方饮酒者,要承担由劝酒引起的一切责任是明知对方喝醉已经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在无人照顾的情况下存在危险,清醒酒友未将醉酒者安全送达,醉酒者一旦出事清醒者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是酒后驾车未劝阻,对于醉酒的酒友其他人应当劝阻其不得驾车,如果未加劝阻则就有可能承担由此引发的相应法律责任是宴会的主人应当确保参加宴会的每个人的安全,醉酒者一旦出现意外事故,酒宴召集者就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二、同桌喝酒死人后侵权责任纠纷的诉讼流程怎么走同桌喝酒死人后侵权责任纠纷的诉讼流程有:1.原告起诉。2.法院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3.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
    2023-09-28
    376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劝酒者饮酒后即饮酒算不算有罪?
      福建在线咨询 2021-11-21
      要看实际情况。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虽然行为客观上造成了损害,但不是故意或者过失,而是不可抗拒或者不可预见的原因造成的,不构成犯罪。 如果饮酒者如果应该知道对方有不能喝酒的疾病,但还是拼命劝对方喝酒; 这属于应该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社会危险,但是由于疏忽而实施,属于过失犯罪,其行为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 喝酒致死的劝酒者可以获罪吗
      海南在线咨询 2023-07-11
      要看实际情况。根据刑法相关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构成犯罪。 劝酒者对喝酒人如果应当知道对方有不能喝酒的疾病,但仍拼命劝对方喝酒; 那就属于应当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社会危险性,但由于疏忽大意而实施了,属于过失犯罪,其行为就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法律依据】
    • 喝酒致死劝酒者是否有罪,有哪些规定
      浙江在线咨询 2023-11-25
      要看实际情况。根据刑法相关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构成犯罪。劝酒者对喝酒人如果应当知道对方有不能喝酒的疾病,但仍拼命劝对方喝酒;那就属于应当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社会危险性,但由于疏忽大意而实施了,属于过失犯罪,其行为就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 劝酒过后醉酒者致人酒精中毒有责任吗
      西藏在线咨询 2022-11-02
      在现实生活中,相互劝酒是中国待客的传统习惯,这种习惯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生活习惯和道德意识的肯定。如果因为好客而承担责任,不仅有违于社会风俗,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与传统习惯背道而驰。发生醉酒中毒事件,由谁承担责任主要看劝酒的人是否存在逼酒的故意。如果当事人明知对方酒量不行,而希望其发生醉酒(即酒精中毒),或者对其发生醉酒采取放任的态度,那么一般应认定具有逼酒的故意。对此,当事人应承担过错责任。而对于怕自
    • 喝酒致死劝酒者有罪么,最新的规定是什么
      河南在线咨询 2023-09-01
      若受害人因喝酒行为导致死亡,则劝酒者一般不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但应当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刑法》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