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有目的,有组织,按要求认真对本单位职工实施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根据我国《劳动法》,职业教育法有关规定,企业必须承担法定训练义务。根据1996年《企业员工训练规定》的规定,员工训练是指企业根据工作需要对员工进行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管理知识、技术业务、操作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和训练活动。我国《残疾人保障法》第37条规定,残疾人联合会举办的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应组织开展免费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为残疾人就业和用人单位招聘残疾人提供服务和帮助。残疾职工所在单位应当对残疾职工进行岗位技术培训,其主要目的是使用人单位能够将岗位的特点和残疾职工的自身情况结合起来,开展更为有效,更具针对性的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基本文化素质,就业前后通过培训所掌握的劳动技能和对待工作的态度三方面的基本素质,使残疾职工成为合格的劳动者。
企业可以与残疾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吗
只要符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企业可以与残疾职工解除劳动合同。
企业是经营单位,不是福利机构。当然企业对残疾职工提供照顾是应该受到鼓励的。
如果残疾职工生活遇到困难,还是可以找民政部门和残联帮助。
法律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36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劳动合同法》第40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
-
遭训斥职工突发疾病单位担责
93人看过
-
残疾人接受职业培训,有哪些渠道?
315人看过
-
离职培训费哪些需要自己承担
422人看过
-
用人单位在职业卫生培训方面需要做哪些工作?
96人看过
-
培训前先收取职工培训费单位违法被判返还
384人看过
-
在职期间突发重大疾病,单位如何承担相应责任?
496人看过
合同内容是指合同中约定的各项权利和义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身份、地址、联系方式等; 2、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报酬等; 3、履行期限、地点、方式等; 4、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的方法等。 除此之外,合同还可... 更多>
-
残疾员工培训有哪些职责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9-05一、残疾职工所在单位应承担的培训职责是对残疾职工进行岗位技术培训,提高其劳动技能和技术水平。而残疾人联合会举办的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也应当组织开展免费的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为残疾人就业和用人单位招用残疾人提供服务和帮助。 二、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第三十七条政府有关部门设立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当为残疾人免费提供就业服务。残疾人联合会举办的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应当组
-
残疾职工所在单位应当重庆在线咨询 2022-03-16残疾职工所在单位应当根据残疾职工的身体状况,为他们安排适当的工种和岗位,并提供适合其身体状况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任何单位不得非法开除、辞退残疾职工或者解除与残疾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在职工的转正、晋级、住房分配、职称评定、劳动报酬、劳动保护、劳动保险和表彰奖励等方面,任何单位不得歧视残疾职工。对于国家分配的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残疾毕业生,有关单位不得因其残疾而拒绝接收。
-
残疾人有哪些职业培训?甘肃在线咨询 2021-10-25残疾人接受职业训练的途径主要有两个。另一方面,将残疾人的职业技术训练融入社会公共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训练,残疾人可以参加这样的职业技术训练。另一方面,有专门为残疾人开辟的职业培训渠道。主要是高等学校、中等专业、职业高中对残疾人进行系统的职业技术教育的特殊教育学校安排专业课程进行职业心理和职业技术训练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举办的残疾人职业训练中心举办的职业技术训练的各级残疾联合举办的职业训练班福利企业
-
残疾人接受职业培训,有哪些渠道?辽宁在线咨询 2023-10-01残疾人接受职业培训,渠道有:到残疾人联合会举办的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参加该机构组织开展的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到专业的残疾人职业培训学校参加培训等。
-
在一家培训单位工作现在培训单位拖欠工资怎么办辽宁在线咨询 2022-06-24《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