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回避。各级人民法院设立人民陪审员工作指导小组,指导人民陪审员的管理工作。人民陪审员管理工作包括人民陪审员人事管理工作和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活动的日常管理工作。人民陪审员人事管理工作由人民法院政工部门负责。政工部门设立非常设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人民陪审员的人事管理工作。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活动的日常管理工作由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管理部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
(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十八条:“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四条所称的审判人员,包括参与本案审理的人民法院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助理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第十二条规定:“人民陪审员的回避,参照有关法官回避的法律规定执行。”由此可见,人民陪审员在审判案件时与审判员具有同等的权利,并承担同等的义务,是需要回避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十八条:“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四条所称的审判人员,包括参与本案审理的人民法院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助理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因此,人民陪审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
-
需要回避人民陪审员吗
245人看过
-
回避制度是否适用人民陪审员
258人看过
-
人民陪审员有哪些情形的,应当回避?
208人看过
-
雇员制审判辅助人员需要回避吗
437人看过
-
发回重审的案件不得有人民陪审员吗?
349人看过
-
二审,人民陪审员参与吗
399人看过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指在审理第一审案件时,适用普通程序的案件可以请人民群众以人民陪审员的身份参加合议庭进行审理。人民陪审员的职责有:审阅所陪审案件的材料;参加案件调查;参加合议庭开庭审理案件或案件的调解;参加案件评议;人民陪审员遇到审判活动违反... 更多>
-
人民陪审员应当回避而没有回避法律后果安徽在线咨询 2022-09-01人民陪审员具有法定情形,应当回避而没有回避的,无论案件处理结果公正与否,都违反了程序公正的要求。、、等法律对包括人民陪审员在内的审判人员及其他有关工作人员,应当回避而没有回避的法律后果作了规定。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中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发现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审理违反回避制度的,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二条中还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提出申诉,原审
-
公民有哪些情形需要回避和送达陪审委员会辽宁在线咨询 2021-11-03人民陪审员应当避免以下情况: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在本案中担任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
-
人民陪审员和审判人员的回避适用哪些法律规定澳门在线咨询 2021-12-211、审判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陪审员属于审判员,回避由院长决定。2、根据有关立法和司法解释的规定,审判委员会应当决定院长的回避。审判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3、陪审员:各级人民法院设立人民陪审员指导小组,指导人民陪审员的管理。人民陪审员的管理包括人民陪审员的人事管理和人民陪审员参与审判活动的日常管理。
-
人民陪审员包含哪些情形的,应当回避山东在线咨询 2022-09-01人民陪审员法第十八条规定,人民陪审员的回避,适用审判人员回避的法律规定。、和三大诉讼法都对审判人员应当回避的情形作了专门的规定。刑事诉讼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担任过本案的、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四)与
-
一审开庭需要请求审判人员回避吗天津在线咨询 2022-03-26可以申请审批人员回避。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您好!1;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才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2、审判人员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