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我国对于商标31类能抢注吗
商标抢注行为是一个非法律术语,其没有确定的内涵和外延,人们使用“商标抢注行为”时也是各取所需,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其含义近似的称谓还有“恶意抢注”等。商标抢注是指行为人将他人已经使用尚未注册的商标,在同一种或类似商品上抢先注册;或将已注册商标或驰名商标在同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或在非类似商品或服务上抢先注册的行为;以及将他人已经形成的其他在先权利注册为商标的行为。因此抢注31类商标是不行的。
二、商标31类是什么
第三十一类农业、园艺、林业产品及不属别类的谷物,牲畜,新鲜水果和蔬菜,种籽,草木及花卉,动物饲料,麦芽。[注释]本类主要包括日用的未经制作的田地产物,活动物及植物,以及动物饲料。尤其包括:未加工的木材;未加工的谷物;待孵蛋;软体动物和贝壳类动物(活的)。尤其不包括:半成品木材(第十九类);米(第三十类);烟草(第三十四类);微生物培养物和医用水蛭(第五类);人造鱼饵(第二十八类)。3101未加工的林业产品。
三、应对措施
对国内的商标被国外或其它地区抢注的,被抢注的企业一定要积极应对。首先了解所在国家的相关法律政策,企业应尽快查清楚自己的商标被抢注的实际情况,并尽早考虑在抢注国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准备对抢注商标提出异议。当然,依据国际惯例及绝大多数国家的规定,异议应当是在该抢注商标取得公告以后才能正式提交。即使没能在异议期内提出异议,这些企业也可在该商标被注册后,向注册机构或当地的法院申请救济(依据各国法律的规定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再通过法律程序最终判定该商标注册是否有效。
目前世界上有两大商标授权原则,一是以英美法系为代表的商标使用在先原则;二是以中国大陆法系为代表的商标申请在先原则。在了解了一些抢注国法律的基础知识之后,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此外,这些企业还应该在成功阻止抢注商标注册以后,提交自己的商标注册申请。相关企业应当尽早收集自己的商标在注册国的使用证据,以及自己的商标已经驰名的相关证据,和能够证明对方恶意抢注的有关证据,为进行司法救济进行准备。
-
我国中31类商标能否进行抢注?
210人看过
-
我们能不能赶紧在中国注册31类商标
149人看过
-
在我国对于抢注商标转卖是否可行
425人看过
-
在我国对于抢注商标快速脱手是否合法
266人看过
-
在我国怎样对商标抢注提异议
230人看过
-
在我国媒体商标可以注册抢注吗?
190人看过
商标,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牌子,在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商标的本质作用是区别商品的来源或服务的提供者。商标,是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在其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者经销的商品上或者服务的提供者在其提供的服务上采用的,区别商品或者服务来源的,由文字、... 更多>
-
2023年关于商标35类能抢注吗江西在线咨询 2023-12-16商标35类也是不允许抢注的,35类商标主要是在销售服务业比较常见,只要当事人依法申请了35类商标,其他人有抢注的行为的话就已经构成了侵权。在确切的证据下,甚至抢注一方的商标权会被商标评审委员会直接撤销。商标权一定要通过正当的方法取得,抢注是得不偿失的。
-
注册商标的独家商标属于抢注类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2-11-11注册不同类别的商标原则上不属于抢注。我国法律明确规定,抢注是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是侵权行为,商标局对恶意抢注他人商标的,不予注册登记,驳回其申请。
-
在我国有人商标抢注犯法吗?四川在线咨询 2023-03-08在我国如果有人商标抢注是违法行为,原商标人可以请求抢注地的当局将该注册行为撤销。法律依据《商标法》第三十二条,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也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
-
抢注商标哪一类属于恶意抢注?海南在线咨询 2023-08-24如果是与活力为目的不正当抢注他人商标就属于恶意抢注。关于“恶意抢注商标”,《商标法》第三十二条规定:“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恶意抢注”就是申请人利用不合理或不合法的方式,将他人已经使用但尚未注册的商标以自己的名义向商标局申请注册的行为。
-
申请商标29类能抢注吗青海在线咨询 2022-05-15抢注商标是一种违法的行为,我国《商标法》明确禁止这种行为,因此商标31类是不能抢注的。 商标31类:农业、园艺、林业产品及不属别类的谷物,牲畜,新鲜水果和蔬菜,种籽,草木及花卉,动物饲料,麦芽。本类主要包括日用的未经制作的田地产物,活动物及植物,以及动物饲料。尤其包括:未加工的木材;未加工的谷物;待孵蛋;软体动物和贝壳类动物。尤其不包括:半成品木材;米;烟草;微生物培养物和医用水蛭;人造鱼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