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条、劳动合同这2个平时不常用到的东西,会影响你的薪水、职位和社保......
一、工资条工资条是员工所在单位定期给员工反映工资的纸条。工资条能证明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不慎丢失可能会引起以下问题:
1、影响劳动仲裁员工对于自己的收入有知情权和监督权,而工资条就是一种最好的表现形式,作为证据之一的工资条,对认定企业是否按时发放工资也将起到凭证作用。而员工与企业一旦发生劳动争议,工资条可作为劳动仲裁的重要证据。
2、影响银行贷款个人在银行申请贷款时,银行会要求申请人准备一些贷款资料。而工资条,能作为附加值的资料证明,利于申请贷款。
二、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你若不慎弄丢劳动合同,麻烦事儿真不少!
1、劳动报酬或受损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当明确约定劳动报酬。如果劳动者未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很有可能因为薪水约定不明确,而造成自身利益受损。
2、加班过劳或难以维权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和休假”也是劳动合同中必须明确的一项内容。《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因此,签订劳动合同有助于劳动者维护自己休假的权利。
3、遭遇困难缺少兜底《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在劳动合同中明确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条款。社会保险是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可能会借机回避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责任。
3、工伤认定容易产生争议劳动合同作为劳动关系的主要证明材料之一,具有较高的法律效力。在工伤认定过程中如果能提交依法签订的书面劳动合同,可避免有关劳动关系的争议。
-
平均工资和我们有哪些利益联系
301人看过
-
《工伤保险条例》:关注职工切身利益
410人看过
-
如何签订购房合同——关乎购房者切身利益
312人看过
-
三胎政策是如何来到我们身边的?
333人看过
-
形成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
363人看过
-
员工的切身利益有哪些
387人看过
工资即员工的薪资,是指劳动者提供劳动后,用人单位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 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更多>
-
如何用保护我们切身利益的课堂作业上海在线咨询 2022-10-05关于用《劳动合同法》来维护劳动者利益这个问题很宽泛,我就简单地列一个提纲: 1、关于试用期的约定,注意试用期和试用期工资的约定是否合法; 2、对于五险一金的缴纳问题在合同中应该明确,单位需要承担缴纳社保费用的义务; 3、关于在节假日上班的工资问题(当然这个工资结算在实际中操作存在很大的困难); 4、建立劳动关系时是否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 5、解除劳动关系时公司的处理方式是否合法; 6、工伤时候的处
-
工资关系到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其制订或修改应当经什么讨论或相关规定青海在线咨询 2022-03-03工资关系到劳动者的的切身利益,其制订或修改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意见书与工会或职工代表作平等协商确定,以下是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
-
-
劳动合同关系和劳务关系之间的差异体现在哪里?北京在线咨询 2024-12-16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合同的当事人不同。劳动合同的当事人一方必须具备用工条件的单位,而劳务合同的当事人则不一定。 其次,合同的关系不同。劳动合同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劳务合同中的当事人则没有这种关系。 最后,合同适用的法律不同。劳动合同适用于《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劳动法规,而劳务关系则适用于民事法律。
-
酒店没有和我们签劳动合同也没有买任何保险如何来维护自身权益香港在线咨询 2022-10-161、若用人单位未签劳动合同,且未交保险,则用人单位违法在先,可以书面提出离职后,并要求单位支付你拖欠的工资、押金、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最多11个月)、经济补偿金、加班工资等;从你离职开始算,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2、关键有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比如有公司名称的工装、工作证或工作牌(最好盖有公章)、工资卡、工资条、考勤记录、社会保险缴纳记录、同事证言(离职在职的都可以)、录音录像或者其它有你名字和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