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过失或故意?性质探究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6 16:44:58 263 人看过

交通肇事罪是过失。即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严重后果应当预见,由于疏忽大意而没预见,或者虽然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造成了严重后果。这种过失是行为人对所造成的严重后果的心理态度,而对于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本身,则可能是明知故犯。

交通肇事罪属于公诉还是自诉

1、交通肇事致一人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有逃逸行为的,应当按照交通肇事罪追究刑事责任,公安机关应当侦查,检察机关应当公诉。

2、公安机关把肇事罪放走,并不一定不追究其责任了,也可能是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你可去公安机关问清楚。

3、如果公安机关已经书面确定不追究肇事者刑责,你可以到法院提起刑事自诉。

4、交警部门无权强制对方赔偿或支付医疗费用,如仍需治疗,可以先行支付,然后再向肇事罪索赔,如对方是机动车,可以将其保险公司和肇事者共同列为被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05日 16:1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监视居住相关文章
  • 探究交通肇事逃逸罪的认定标准
    目前并无交通肇事逃逸罪这一罪名,通常是交通肇事罪的认定或是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认定,具体如下:1、交通肇事罪的认定标准如下:(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2)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3)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4)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5)严重超载驾驶的;(6)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2、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认定标准如下:(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3)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4)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5)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6)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
    2023-07-01
    393人看过
  • 探究犯罪的几种性质
    法律综合知识
    一、探究犯罪的几种性质探究犯罪的性质如下:1.故意危害国家安全;2.故意实施危害不特定人数的公共安全;3.违反国家规定破坏社会秩序;4.故意侵犯公民权利;5.非法占有公司财产;6.故意妨碍社会管理秩序;7.违反规定危害国防利益;8.国家机关人员贪污;9.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的渎职行为;10.军人违反职责。二、犯罪和违法的区别是什么犯罪和违法的区别是:1.社会危害程度不同。违法情节比较轻微,对社会危害性不大,只是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犯。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受刑罚处罚;2.处罚的方法不同。民事违法行为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违法行为要受行政制裁。犯罪则需要由人民依法判处刑罚。三、犯罪构成的要件是什么犯罪构成的要件是:1.犯罪主体。实施犯罪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2.犯罪客体。说明某种犯罪危害了利益的要件;3.客观方面。说明犯罪是在客观条件下,用行为使客体受
    2023-11-30
    184人看过
  • 探究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必备条件
    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条件是:1、即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2、侵犯的对象是交通安全;3、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过失和过于自信;4、违反交通管理法规,造成重大事故、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罪缓刑的条件是什么交通肇事罪为过失犯罪,过失越小,争取判缓刑的可能性就越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过失程度:1、天气、路况、车辆性能等情况;2、是否存在其他车辆违规行驶、行人违规穿行,驾车人出于躲闪目的才造成事故的情况;3、被告人是否存在疲劳驾驶或身体素质差、紧急情况下处理不够灵敏或夜间行车等情况;4、是否存在车辆超载、
    2023-07-03
    354人看过
  • 探究交通肇事罪的客观方面内容
    交通肇事罪的客观方面如下:1、必须有违反交通管理法规的行为,在交通运输中实施违反交通管理法规的行为;2、必须发生重大事故,造成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3、严重后果必须由违章行为造成,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4、违反规章制度,造成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必须发生在从始发站、码头、机场准备载人装货至终点站、码头、机场旅客离开、货物卸完的整个交通运输活动过程中。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罪的客观要件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于2000年11月10日通过的《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2条是对交通肇事造
    2023-07-03
    80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案件的法律性质
    交通肇事罪属于公诉案件。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一般情况下,交通肇事致人重伤的,通常要负全部或主要责任,会被按交通肇事罪追究刑事责任,公安机关会侦查,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如果肇事者被放走,不一定是不追究责任了,可能是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如果公安机关已经书面确定不追究刑事责任,可到法院提起刑事自诉。交警部门无权强制对方赔偿或支付医疗费用,如仍需治疗,可先行支付,再索赔。职务侵占罪是自诉案件还是公诉案件职务侵占罪属于公诉案件,侵占罪属于自诉案件,二者是不同的罪名。具体而言,二者有如下区别:1、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且非国家工作人员,为特殊主体;而后者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2、职务侵占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明知是单位的财物而决意采取侵吞、窃取、欺诈等手段非法占为己有;而后罪的主观内容则明知是他人的代为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埋藏物而决意占为
    2023-07-12
    369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为何不属于故意犯罪,而是过失犯罪?
    交通肇事罪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这种过失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违章行为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的心理态度而言。行为人在违反规章制度上可能是明知故犯,如酒后驾车、强行超车、超速行驶等,但对自己的违章行为可能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应当预见而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虽已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造成了严重后果。交通肇事罪与其他过失犯罪的区别是什么1.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交通肇事罪(逃逸致人死亡)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是: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区别要点:交通肇事罪(逃逸致人死亡)仅有消极的不救助行为;而故意杀人或伤害罪行为。(1)有积极行为,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2)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因为遗弃、隐藏,使被害人处于
    2023-07-07
    245人看过
  • 探讨危险驾驶罪是否属于故意或过失
    危险驾驶罪是故意犯罪。危险驾驶罪主观是故意,是行为犯,只要有相关的行为就属于犯罪。不同于交通肇事罪,属于过失犯罪,是结果犯,只有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后果才构成犯罪。是在醉酒状态,或者以追逐竞驶、严重超载、违法运输危险化学品等方式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并危及公共安全所构成的犯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属于醉酒驾驶机动车,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超载20%以上,构成危险驾驶罪。罚款两百至五百元,情节严重的处五百到两千元罚款。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危险驾驶罪是过失犯罪吗一、危险驾驶罪是过失犯罪吗1、危险驾驶罪不是过失犯罪。因为危险驾驶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主体是一般主体。客观方面是实施了在道路上追逐竞驶,情节恶劣、醉驾等
    2023-07-06
    115人看过
  • 过失致人死亡交通事故究竟犯了罪
    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交通事故过失致人死亡是犯罪,构成交通肇事罪,即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一、交通肇事罪构成要件包括哪些?交通肇事罪构成要件包括如下:1、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2、主观要件,主观上表现为故意的心理态度;3、客体要件,侵害了不特定多数人的人身、财产安全;4、客观要件,即因其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二、交通肇事司机逃逸应该如何处理交通肇事司机逃逸的处理:一般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
    2023-03-30
    385人看过
  • 探究交通肇事罪的四种指使者身份
    交通肇事构成犯罪的情况下,指使肇事者进行逃逸的,指使者是有可能构成共犯的,情节严重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第六条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交通肇事罪是指怎样的行为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在交通运输活动中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
    2023-07-05
    388人看过
  • 交通事故赔偿责任探究
    交通事故责任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以及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交通责任认定书来确定。交通事故的赔偿没有固定标准,一般需要看受害人伤情和交通事故的损失。但是责任方除了应当赔偿受害人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以外。还要赔偿维修被损坏车辆所支出的费用、车辆所载物品的损失、车辆施救费用;因车辆灭失或者无法修复,为购买交通事故发生时与被损坏车辆价值相当的车辆重置费用;依法从事货物运输、旅客运输等经营性活动的车辆,因无法从事相应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合理停运损失;非经营性车辆因无法继续使用,所产生的通常替代性交通工具的合理费用。怎样根据交通事故责任确定赔偿比例根据交通事故是发生在机动车之间还是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作区别对待。对于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1、负全部责任的,承担100%的赔偿责任;2、负主要责任的,承担70%的赔偿责任;3、负同等责任的,承担50%的赔偿责任
    2023-07-16
    392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主体及性质是什么
    交通肇事罪的实施主体为触犯了道路交通安全法规的个人,这其中包含了机动车驾驶员、非机动车驾驶人员以及作为交通承运方的相关从业人员。它的法属性属于过失犯罪范畴,这意味着行为人为自身行为可能引发交通事故负有认知义务,却因为疏忽大意或过度自信而未能及时做出合理判断,进而诱发严重交通事故的发生。依照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对于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标准会依据事故产生的实际影响及肇事者的行为表现进行差异化处理。通常情况下,若行为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导致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致使他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共财产、私人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将会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刑事处罚。然而,若肇事者在事故发生后选择逃避责任,或者存在其他极其恶劣的情节,则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严厉惩罚。更为严重的是,若肇事者因逃逸行为导致他人死亡,那么他将面临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严厉制裁。总而言之,交通肇
    2024-08-09
    342人看过
  • 探究或有债权的本质
    我国法律并没有对或有债权的概念作出任何规定,但是规定了或有事项和或有债务。或有事项和或有债务的概念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或有事项一般是指,将来可能会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只反映在报表附注说明中。或有债务通常是指,债务产生的可能性非常大,或已经产生了,只是数额没最后确定下来。什么是连带债权连带债权,按份债权的对称,债权的分类之一。是指具有连带关系的多数债权人所享有的债权。根据连带债权,任何一个连带债权人都有请求和接受债务人全部履行的权利。经一人要求债务人作出全部履行后,债即消灭,其他债权人就丧失了对债务人要求履行的权利,但却与已经接受履行的连带债权人之间形成了按份债权关系。接受履行的连带债权人必须按照协议清偿其他连带债权人所应得的份额。二、连带债务的债权人是什么对于单一债权人而言,债权人对于其所享有的债权有处分权,那么对于连带债权人而言,是否具有债权的处分权?连带债务关系中的债权人,可以对债务中的
    2023-07-02
    98人看过
  • 探究交通肇事逃逸责任的分配
    交通肇事逃逸的责任有:1、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身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2、民事责任,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逃逸当事人承担,但有证据证明对方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3、刑事责任,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事故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交通肇事逃逸的情况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明知自己发生了交通事故,为逃避事故责任,故意逃离事故现场,不向公安机关报案的一种违法行为。有两种情况:1.人和车都在事故发生后逃离事故现场;2.弃车逃逸,即当事人将车留在现场,人逃离事故现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
    2023-07-03
    266人看过
  • 探究交通肇事逃逸的发生原因
    发生交通事故后,驾驶员逃逸的,需要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不构成刑事责任的,一般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逃逸财产保全的适用条件有哪些一,交通肇事逃逸财产保全的适用条件有哪些第一,需要对争议的财产采取诉讼中财产保全的案件必须是给付之诉,即该案的诉讼请求具有财产给付内容。第二,将来的生效判决因为主观或者客观的因素导致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主观因素有,当事人有转移、毁损、隐匿财物的行为或者可能采取这种行为;客观因素主要是诉讼标的物是容易变质、腐烂的物品,如果不及时采取保全措施将会造成更大损失。第三,诉讼中财产保全发生在民事案件受理后、法院尚未作出生效判决前。在一审或二审程序中,如果案件尚未审结,就可以申请财产保全。
    2023-07-05
    399人看过
换一批
#取保候审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监视居住期间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或者通信。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身份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可以采取电子监控、不定期检查等监视方法对其遵守监视居住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在侦查期间,可以对... 更多>

    #监视居住
    相关咨询
    • 过失致人死亡罪和交通肇事罪哪个性质更严重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4-06
      过失致人死亡罪比交通肇事罪重。1、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犯过失致人死亡罪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2、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犯交通肇事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3、从刑法规定
    • 交通肇事中过失致人死亡和故意伤害究竟区别在哪
      天津在线咨询 2021-11-29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造成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重大损失,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而不能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相信可以避免他人死亡,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交通肇事罪的实施空间应当属于《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对道路的要求,除侵犯他人生命权外,还具有侵犯公共交通安全的危险。
    • 交通肇事罪的性质?交通肇事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4-26
      交通肇事罪的处罚:⑴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①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②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③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④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二)无驾驶资
    • 交通肇事罪属于故意还是过失,该如何规定的
      北京在线咨询 2023-08-31
      交通肇事罪属于过失犯罪,在主观上只能是过失,如果行为人在主观上存在故意,那么就不是该种犯罪,而是相应地构成其他故意犯罪了,在处罚方面也比该罪要严重得多。根据规定,即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交通肇事罪。一切直接从事交通运输业务和保证交通运输的人员以及非交通运输人员均可构成该罪的主体。
    • 犯罪过失的性质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8-16
      犯罪过失是“犯罪故意”的对称。刑法上行为人在犯罪时的一种心理状态。犯罪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一种心理态度。可以分为疏忽大意过失和过于自信过失两种。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行为人才负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