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获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就擅自复制或发行他们的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以及其他各类艺术作品;
或是在未经图书的专有权所有者同意下,擅自出版具有独家出版权的图书;
亦或是未经录音录像制品制作者的允许,擅自复制或发行他们所制作的录音录像;
甚至是制造、销售伪造他人名义的美术作品等等行为,这些活动都可能触犯到我国的相关法律。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一十八条明确规定了【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其中指出:
若有人以此进行商业盈利为目的,而明知道其销售的商品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中的侵权复制品,并且其非法所得的金额达到巨大,或者同时具备其他严重情节的话,那么将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甚至罚款;
而若是违法所得额度够大or有其他极为严重的情况出现时,那个人就要面临五年以上,甚至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及罚金的惩罚。
、再来看第二百一十七条的【侵犯著作权罪】部分:
这条法规主要说的是:
如果有人以营利为目的,实施了任何侵犯著作权或者是与其相关权利的行为,如果其非法所得的金额较大或者存在其他严重情节的,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相应罚金的惩治;
如果这个人的违法所得金额巨大,或者同时存在其他极高危的情节,则会被判处在三至十年内执行,且必定会接受处罚金的惩罚。
《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
【侵犯著作权罪】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情形之一,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文字作品、音乐、美术、视听作品、计算机软件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的;
(二)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三)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
(四)未经表演者许可,复制发行录有其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或者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的;
(五)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
(六)未经著作权人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许可,故意避开或者破坏权利人为其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采取的保护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技术措施的。
-
什么叫销售侵权复制品罪,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应如何认定
90人看过
-
如何给侵权复制品销售犯罪定罪量刑
298人看过
-
复制品销售罪立案标准:侵权行为
78人看过
-
如何对销售侵权复制品进行量刑
214人看过
-
销售盗版光碟定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准确吗
463人看过
-
销售复制品罪如何量刑
57人看过
-
销售侵权复制品罪,销售侵权复制品罪,销售侵犯著作权罪山西在线咨询 2023-04-031.划清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与非罪行为的界限。主要把握客观上是否达到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法定要求;主观上是否“明知”,即根据案件事实、证据综合判断明知的存在,“以营利为目的”是主观方面必备的要件。 2.划清一罪与数罪的界限。实施《刑法》第217条的侵犯著作权罪,又销售该侵权复制品,构成犯罪的,应当以侵犯著作权罪一罪论处。实施侵犯著作权罪,又销售明知是他人的侵权复制品,构成犯罪的,应当以侵犯著作权罪和销售
-
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处罚(销售复制品罪)海南在线咨询 2023-04-29《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一十八条【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以营利为目的,销售明知是本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的侵权复制品,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销售侵权复制品罪量刑标准是什么,销售侵权复制品罪数额认定是什么青海在线咨询 2022-03-17涉嫌销售侵权复制品罪 《刑法》第218条规定,犯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刑法》第220条规定,单位犯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个人犯该罪的规定处罚。按《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5条规定,单位犯本罪的按相应个人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的3倍定罪量刑。 行为人销售侵权复制品
-
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与非罪的界限是什么,如何区分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云南在线咨询 2022-03-05(一)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与非罪的界限 区分侵犯著作权罪与非罪的界限主要应把握以下几点: 1、复制、出版或制作行为有无合法根据,是区分侵犯著作权罪与非法的重要标准。合法的复制、出版或制作行为包括: (1)经著作权人许可的行为,根据《著作权法》第23条规定:“使用他人作品应当同著作权人订立合同或者取得许可”。 (2)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在法律规定的合理范围内使用其作品的行为。我国《著作权法》第22条规定
-
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指的是什么? 销售侵权复制品罪量刑四川在线咨询 2022-01-20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著作权管理制度以及他人的著作权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这与侵犯著作权罪侵犯的客体是相同的。两者所不同之处在于,本罪的侵权具有间接性,即对他人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权益的侵犯是由非法复制、出版或者其他制作行为直接造成的,行为人的销售行为只不过是前述直接侵权行为的延续,或者说是对直接侵权行为的一种帮助。也正因如此,其危害性比侵犯著作权罪相对要小些。 本罪的对象是侵权复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