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被告在订立合同过程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达到三千元的,会坐牢,依法受刑事处罚,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一、遇到诈骗是不是很难立案
1、比较难。因为诈骗罪不好进行取证。
2、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
欺诈卖东西属于诈骗吗
310人看过
-
卖家卖东西卖贵了算诈骗吗
415人看过
-
买卖纠纷和诈骗的区别
299人看过
-
买卖东西不构成诈骗罪怎么判
356人看过
-
虚构身份卖东西算诈骗吗
83人看过
-
房屋买卖产生的纠纷属于诈骗吗
196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诈骗和买卖纠纷的区别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2-09性质不同。卖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买方的财物的行为,就构成诈骗。涉及数额较大的,卖方的行为涉嫌合同诈骗罪。买卖纠纷是正常的合同纠纷。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
-
买卖纠纷属于什么诈骗?四川在线咨询 2023-01-22要如视具体情况而定。果被告在订立合同过程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属于诈骗。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达到三千元的,会坐牢,依法受刑事处罚,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
私人买卖东西纠纷怎么解决香港在线咨询 2024-05-09私人买卖东西纠纷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以通过起诉解决。起诉准备的材料:1、起诉状,必须由原告本人签名,起诉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交副本;2、主体资格证明;3、起诉证据材料,起诉时证据材料应该提供复印件,原件等开庭时再提供;4、授权委托书,委托代理人代理原告提起民事诉讼的,原告签字的授权明确的授权委托书;5、原告申请缓交、减交、免交诉讼费用,应提交书面申请及符合规定的证明材料。
-
买东西买到假货了算诈骗吗?浙江在线咨询 2024-10-03售卖假冒伪劣商品并不等同于欺诈行为,而是构成了“生产与销售伪劣商品罪”。这类违法行为往往以牟取暴利为动机,其在工商业领域中的运作方式主要包括:违背我国关于产品质量保障方面的相关法律规范,生产并销售所谓的“伪劣商品”,从而对广大使用者和消费者构成严重伤害,进一步破坏了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有序发展,这已经达到了需要接受刑事制裁的程度。
-
买东西不给钱属于诈骗吗台湾在线咨询 2022-02-01据你所述,应属于民事纠纷,不能认定为诈骗。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通常认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 该情况下,只能由第一买主向卖方主张退还已支付的费用,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民事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