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的医疗事故有可能构成医疗事故罪。在医疗事故罪的侦查中,犯罪的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均不难界定,关键是犯罪客观方面难以证明。我国刑法对医疗事故罪犯罪构成的客观方面的规定较为笼统,即严重不负责任和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两条。由于医疗行为的专业性较强,犯罪的客观方面的判断和证明具有一定难度。实践中,严重不负责任的认定始终是导致医疗事故罪难以追究的瓶颈。《刑法》中对此规定得十分原则,司法解释、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也没有相关的细化规范,致使司法实践中侦查人员无从把握这一要件。《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将造成就诊人死亡、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规定为严重不负责任的后果,与《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中的二级医疗事故的定义相一致。尽管包括笔者在内的很多学者认为这个标准依然是医学标准,对于公安人员来说缺乏可操作性,但是,它毕竟对后果要件作出了适当的规范,哪怕只是一个原则或引导。实践中,如果将其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法医轻重伤鉴定结合起来,可以解决后果要件的判定问题。医疗事故罪的认定难点还是严重不负责任这一要件的判断。
一、严重不负责任的界定
在2002年《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施行以前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规定中,将医疗事故划分为责任事故与技术事故,两者划分的标准是事故的引起是由于不负责任还是技术水平低下。所谓不负责任是指不忠实于自己的职责,对病人的诊疗不用心等,其衡量的标准为是否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如违反查对制度而用错了药,违反值班制度擅离职守贻误抢救,违反交接班制度遗漏重大事项等。而技术水平低下则主要是指诊疗方案错误、操作不当、对病人的特殊情况考虑不周等,其判断标准为是否遵守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如对病情认识不足而采取错误诊疗方案,因经验不足而操作失误造成损伤,不考虑病人具体情况而机械采取救治措施等。尽管现行《条例》已经不再有责任事故与技术事故之分,但笔者认为,在法学理论上,仍应当区分责任性过失与技术性过失,尤其在确认医疗事故罪时,这种区分将成为罪与非罪的界限。
刑法理论中犯罪客观方面的因果关系说,是指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一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刑法分则的一些条文中使用致使、造成、引起、因而发生等词来明确规定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在医疗事故罪的条文中即使用了造成一词,表明因果关系是该罪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
对于医疗事故罪,因果关系可以采纳医疗事故鉴定中的责任程度予以认定。根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的规定,在医疗事故鉴定中,专家鉴定组应当综合分析医疗过失行为在导致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判定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将医疗事故中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轻微责任。笔者认为,被鉴定为完全责任时,才符合造成要件,构成医疗事故罪。
二、严重不负责任的侦查取证
《刑法》中规定医疗事故罪已经十年有余,但真正因医疗事故罪受到追究的情况却寥寥无几,究其原因,与严重不负责任的侦查取证困难不无关系。
(一)讯问当事医务人员
尽管对于责任性过失与技术性过失的区别在理论上十分清楚,但是在侦查实践中,有时对两者的鉴别仍十分困难。对涉嫌医疗事故罪的案件,侦查人员应及时讯问当事的医务人员,并从其回答中,分析是否具有不负责任的因素。例如,某主治医师对一个需要抽取腹水检验的病人采用了粗大的套管针抽水,结果导致病人肠漏,感染严重腹膜炎,休克而死。讯问其为何使用套管针穿刺时,如果该医生回答为:不知道不能使用这种粗大的针,则表明技术水平低下;如果回答为:一时找不到细型号的普通穿刺针,只好凑合着用套管针,就意味着不负责任。
(二)调阅当事医务人员技术档
案
在医务人员的技术档案中,记载着受教育程度、专业经历、技术职称、担当职务等情况,仔细分析,有助于判断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支持技术性过失的条件主要有:受教育时间短和教育机构水平不高,从事本专业工作时间短,职称低,工作经验有限等,反之亦然。对于那些职称较高、工作经验丰富、受过较好基本功训练、经历过多起同类病例的资深医务人员,即使自己在讯问中回答不知道,也应结合其应当具有的技术水平判断其行为的性质。
(三)分析医疗事故鉴定书
由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有要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中,记载着医疗行为是否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医疗过失行为与人身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采用证据调查的分析方法,可以从中发现严重不负责任的证据,分析方法就是把对象的整体分解为部分、要素、环节、阶段等分别加以考察的方法。分析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应考虑一下几个方面:其一,判断医务人员是违反了法律法规或规章制度,还是违反了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这一点是区别责任性过失与技术性过失的关键。其二,依责任程度分析因果关系。由于法律法规有要求,在鉴定书中对于责任程度均有明确的结论,可根据前述的界定范围确认其是否具有造成要件,对于责任程度所做的分析将成为是否构成犯罪的证据。
(作者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
医疗事故的严重不负责任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209人看过
-
怎么衡量医疗事故罪的严重不负责任行为危害结果
424人看过
-
哪些属于医疗严重不负责任的情形
472人看过
-
医疗严重不负责任包括哪些内容
88人看过
-
医疗纠纷、医疗事故责任人的认定
322人看过
-
怎么认定重大责任事故罪,重大责任事故罪的认定标准
411人看过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只有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才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但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而对犯罪认定予以否定。... 更多>
-
医疗事故罪的严重不负责任行为价值如何辨别重庆在线咨询 2023-08-04医疗事故罪,是指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医疗事故罪的严重不负责任行为的危害结果是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危害结果的大小是衡量违法行为社会危害性的大小和区分罪与非罪的客观标准。构成本罪在客观上必须要求发生了病人重伤或死亡的结果。 医疗事故罪,是指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医疗事故罪
-
医疗事故认定,哪个部门负责责任广东在线咨询 2021-06-28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
医疗事故责任认定的步骤是什么,怎么申请医疗事故负责河北在线咨询 2022-05-10医疗事故责任认定的步骤 步骤一: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应当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书交给卫生监督所医疗机构监督科。申请书应当载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有关事实、具体请求及理由等。 步骤二: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一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步骤三: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由医疗机构所在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受理。 步骤四:卫生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前医疗费谁负责?河北在线咨询 2022-06-04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前医疗费,一般由交通事故的当事人以及保险公司预付。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五条的规定,医疗机构对交通事故中的受伤人员应当及时抢救,不得因抢救费用未及时支付而拖延救治。肇事车辆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范围内支付抢救费用;抢救费用超过责任限额的,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或者肇事后逃逸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先行垫付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道路交
-
医疗机构不配合医疗事故鉴定,导致医疗事故责任的,应负哪一责任重庆在线咨询 2022-04-06根据法律规定,如果医疗机构不如实提供相关材料或不配合相关调查,导致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不能进行的,应当承担医疗事故责任。《卫生部关于医疗机构不配合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所应承担的责任的批复》;一、医疗机构违反《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不如实提供相关材料或不配合相关调查,导致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不能进行的,应当承担医疗事故责任。患者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判定医疗事故等级及责任程度请求的,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委托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