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建立时间如何规定?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建立时间规定: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你,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依法所确立的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
二、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是平等主体吗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是平等主体,双方只是签订了合同的契约关系,劳动者付出劳动,用人单位支付工资,所以是平等主体,雇佣关系并不意味着双方地位不同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八条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酬;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的,适用国家有关规定。
三、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据有哪些?
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据有以下内容:
1.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
2.载明支付单位的工资卡、工资存折,单位盖章确认的工资条或记录、单位盖章的职工花名册;
3.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4.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盖章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5.劳动者填写、用人单位盖章的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6.用人单位盖章的考勤记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十八条 【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约定不明确的解决】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酬;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的,适用国家有关规定。
-
劳动关系(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的关系)
181人看过
-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属于平等主体吗
231人看过
-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可以建立双重劳动关系吗?
127人看过
-
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关系吗?
55人看过
-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怎么来确定呢
105人看过
-
单位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何时成立
231人看过
-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 用人单位必须与劳动者办理社保卡吗浙江在线咨询 2022-02-26卡办理条件是什么社缴费情况、保险个人账户信息、个人账户信息、职业资格和技能、就业经历、工伤及职业病伤残程度等。是劳动者在劳动保障领域办事的电子凭证。持卡人可以凭卡就医,进行个人账户结算;可以凭卡办理保险事务;可以凭卡到相关部门办理求职登记和失业登记手续,申领金,申请参加就业培训;可以凭卡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和申领享受待遇等。此外,还是握在劳动者手中开启与系统联络之门的钥匙,凭借这把钥匙,持卡人可以上网
-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后,用人单位又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会有什么处分北京在线咨询 2022-04-06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后,用人单位依法向劳动者出具解除劳动合同证明,其主要证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劳动关系终止,终止劳动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解除劳动合同证明通常有如下用途: 1.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办理失业保险金领取登记时需要出具; 2.办理离职住房公积金提取手续时需要出具; 3.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时需要出具; 4.部分新用人单位需要劳动者出具;《劳动合同法》第五
-
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时间如何确定上海在线咨询 2022-11-13劳动关系开始的时间应从用工之日起来确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而建立劳动关系的,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如果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则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可以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福建在线咨询 2022-03-04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除《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用
-
用人单位关于劳动者与劳动者之间如何解决劳动关系江西在线咨询 2022-04-28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四条: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