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取得法律效果概述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14 22:31:15 284 人看过

善意取得的法律后果:1.在无权处分人与受让人之间,因为已经完成交付或登记,以及支付合理价金,双方的转让行为有效;2.在原所有权人与受让人之间,原所有权人不得向受让人主张返还财产,受让人在原所有权人向其请求返还时享有抗辩权。

善意取得制度的发展

但应予注意的是,罗马法并非完全无视受让人的利益,而是规定善意受让人得主张时效取得,而且其取得时效期间较短,仅为一年。日耳曼法与罗马法有所不同,它基于“以手护手”观念,采纳“所有人任意让他人占有其物的,只能请求该他人返还”的原则,侧重对受让人利益的保护。一旦权利人将自己的财产让与给他人占有的,只能向占有人请求返还占有物,如占有人将财产移转给第三人时,权利人不得向第三人主张所有物返还请求权,而只能向转让人请求赔偿损失。一般认为,善意取得制度就是近代以来以日耳曼法的这一制度设计为基础,又吸纳了罗马法上取得时效制度中的善意要件,从而得以产生发展起来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条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

(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

(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受让人依据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

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适用前两款规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2日 15:5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处分权相关文章
  • 取得善意
    处分权
    善意取得,又称即时取得,指无权处分人将动产或不动产处分给他人,善意受让人依法取得该动产或不动产的所有权或其他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规定动产和不动产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将该制度的适用范围扩大到包括不动产在内的财产所有权和其他物权的取得。关于善意取得制度的价值基础善意取得制度,是近代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民法中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它是均衡所有权人和善意受让人利益的一项制度,首先它在一定程度上维护所有权人的利益,保证所有权安全。其次它侧重维护善意受让人的利益,促进交易安全。当所有权人与善意受让人发生权利冲突时,应当侧重保护善意受让人。这样有利于维护交易的安全,还有利于鼓励交易。这种情况下,对所有权人利益的限制,我们可以认为是对所有权人在托付别人保管自己财产或管理自己财产时不尽注意义务,而使他承担相应不利后果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条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
    2023-07-11
    84人看过
  • 善意取得属于法律行为吗
    一、善意取得属于法律行为吗1.善意取得在法律上并非直接归类为某种特定的法律行为,而是一种特殊的权利取得方式。2.它主要发生在无权处分人将他人财产转让给相对人或在财产上设定他物权时,若相对人取得权利时出于善意,则该善意第三人即可取得财产所有权或他物权。3.这种取得方式并非基于合同、赠与等法律行为,而是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善意取得并不属于法律行为的一种,而是一种法定的权利取得方式。二、善意取得法律解释1.善意取得法律上指的是一种特定的权利取得制度。其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日耳曼法中的“以手护手”原则,并同时吸收了罗马法取得时效制度中的善意要件。2.善意取得制度实质上是对所有权的一种限制,它通过对财产静态交易安全的一定牺牲来换取对动态交易安全的更完善的保护。3.在无权处分人将他人财产转让给相对人时,若相对人取得权利时出于善意,即不知或不应知出让人为无权处分人,且已支付了合理对价
    2024-07-14
    346人看过
  • 善意取得制度的概念和渊源
    善意取得制度,是民法物权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指动产占有人以动产所有权的转移或其他物权的设定为目的,移转占有于善意第三人时,即使动产占有人无处分动产的权利,善意受让人仍可取得动产所有权或其他物权的制度。原动产所有人不得请求第三人返还,而只能要求让与人返还不当得利或赔偿损失。依照通说,善意取得制度起源于日耳曼法以手护手原则,即后手为前手权利的唯一保障。正如日耳曼法谚曰:汝授予汝之信赖,汝仅得对受信赖者为要求也。善意取得制度对于稳定社会经济秩序、保护交易安全、维护善意第三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现行民事立法尚未在整体上实现善意取得制度的立法化。对于哪些物能够适用善意取得,动产是否能够适用善意取得本文根据我国的国情,参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现行立法以及学者的观点,对此提出一些看法。购买人不知道是赃物的是否适用善意取得制度适用。人们在商品交易过程中,不可能去查实交易物品是否属于赃物,
    2023-08-17
    359人看过
  • 善意取得的法律后果和构成要件是什么?
    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为:受让财产时为善意、以合理的价格转让、动产已经交付,不动产已经登记。善意取得的法律后果:善意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人将其占有的他人财产转让给第三人,若果第三人为善意,则取得该财产的所有权,该财产的原所有权人不得再向第三人请求返还。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有哪些善意取得制度是近现代民法的产物。指动产由无权处分的占有人转让给不知情的(善意)第三人占有时,第三人一般可依法取得动产的所有权或他物权,原动产所有人不得请求第三人返还,而只能要求转让人赔偿损失。善意取得制度的构成要件有:(一)受让人须通过交易从转让人处取得财产,非交易行为需可取得所有权,但非适用善意取得制度;(二)转让人须为无处分权人;(三)转让处分的标的物须为动产;(四)受让人在受让财产时须为善意占有。受让人在接受财产时不知,也不可能知道转让人无处分权时才为“善意”,否则为恶意,就不能适用善意取得;(五)善意受让人取得占有的动
    2023-07-07
    495人看过
  • 票据善意取得与民法上的善意取得一样吗
    票据善意取得与民法上的善意取得不一样1、从法律规定来看,立法体例不同。我国票据法上的善意取得制度在立法体例上,属反面解释的立法例。而我国有关物的善意取得的规定则不是如此。共同共有人对共同财产有共同的权利,承担共同义务。在共同共有关系存续期间,部分共有人擅自处分共同共有财产的,一般认定为无效。但第三人善意、有偿取得该财产的,应当维护第三人的合法权益。2、从对无权处分人的要求看,物的善意取得要求无权处分人的占有行为必须合法,即无权处分人对物的占有是基于真实权利人的意思。票据权利善意取得则不同。对于票据,无论无票据权利人如何取得票据,只要善意第三人取得票据时为善意,就不影响善意取得的成立。也即票据权利的基础关系是何状态,不影响票据权利的善意取得。3、取得的客体不同。物的善意取得的客体是物的所有权或他物权。而票据权利善意取得的客体具有二重性。第一,是票据本身。第二,是票载权利。在理论上,票据是完全
    2023-05-22
    408人看过
  • 善意取得要件及其法律影响
    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一)受让人取得财产时出于善意;(二)取得百依法可以流通的动产;(三)受让人必须通过交换而取得财产。善意取得的法律后果:善意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人将其占有的他人财产转让给第三人,若果第三人为善意,则取得该财产的所有权,该财产的原所有权人不得再向第三人请求返还。什么是善意取得的5个构成要件善意取得应当具备下列成立条件:1、标的物须为动产或者不动产;2、让与人对处分的动产或不动产无处分权;3、受让人受让财产时须为善意;4、受让人须支付合理的价格;5、转让的动产或不动产已经交付或者登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零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非法人组织解散:(一)章程规定的存续期间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二)出资人或者设立人决定解散;(三)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2023-07-20
    108人看过
  •  善意取得盗窃物的法律地位
    在特定条件下,盗窃物可以适用善意取得的相关规定。根据《刑法》规定,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但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动产时是善意等情形的,受让人可以取得该不动产或动产的所有权。这意味着,在符合一定条件下,盗窃物也可以适用善意取得的相关规定。在满足特定条件的情况下,盗窃物可以适用善意取得的相关规定。《刑法》规定,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等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 无 处 分 权 人 转 让 盗 窃 物 , 如 何 追 回 所 有 权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314条规定,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但是,在本题中,盗窃物不属于不动产或者动产,因此无处分权人转让盗窃物时,并不适用该条法律规定。然而,根
    2023-09-01
    318人看过
  • 认定善意取得的条件,善意取得的“善意”如何界定
    一、认定善意取得的条件认定善意取得的条件如下:1.出让人无权处分。2.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这里的善意,是指取得标的物的第三人不知道或者不应当知道占有人为非法转让。3.以合理的价格转让。4.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二、善意取得的“善意”如何界定善意取得的“善意”的界定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1.受让人是否有“知情”的义务,通过他的专业知识水平以及对转让人的了解程度,受让人是否能够判断他的取得是善意的。2.受让人是否支付了合理的对价,如果受让人明知其取得该物的价格与实际价值相差极大,则可以认定为其行为出于“非善意”。3.应当考虑交易的场所是否符合常理。注意,善意的准据时点原则上应为法律行为发生时即受让财产时为准,至于事后知情与否,并不影响善意取得的构成。三、善意取得的法律后果善意取得有以下几方面的法律后果:1.善意
    2023-06-28
    119人看过
  • 善意取得制度中的“善意”
    一、善意取得制度中的善意善意取得是指无处分权人将动产或不动产转让给受让人时,受让人基于善意而取得该动产或不动产的所有权。这里的善意是恶意的对称,指受让人不知道足以影响法律效力的有关事实,并对这种不知道受让人在主观上没有过失。所以善意不是善良的意思,而是具有不知情的含义。二、善意取得的实例甲、乙双方为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购买了一套商品房,在办理房屋产权登记中,房屋所有人登记在甲的名下,在共有人栏中无记载。半年后甲因为做生意资金短缺欲将房屋卖给丙,转让时甲声称该房屋为甲个人所有,并向丙出示了房屋所有权证,后双方签订了买卖协议,丙向甲支付了房款并且办理了房屋过户登记手续。事后乙知道了此事,以该房屋为夫妻共同财产,甲在转让该房屋时未征得其同意为由主张甲丙之间的房屋买卖行为无效,向法院提起诉讼。此案中,丙在购买房屋时不知道该房屋为甲乙的夫妻共同财产,在甲出示的房屋所有权证书上记载的所有权人也
    2023-06-08
    328人看过
  • 法律效果:遗失物权利人善意取得的留置权带来哪些法律影响?
    遗失物失利人有行使留置权的权利。如果权利人不支付必要费用或者不按照悬赏广告的承诺履行义务,拾得人有权留置遗失物。因为,权利人的义务和遗失物属于“同一法律关系”。遗失物拾得人的义务:1、向失主返还遗失物及孳息。之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根据《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四条,拾得人不能因拾得取得遗失物的所有权,失主有权请求拾得人返还遗失物及孳息。返还请求权基础为返还原物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或者占有。2、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知道权利人的,应当及时通知其领取;不知道的,应当及时发布招领公告。须注意:若拾得人(或有关部门)通知或发布招领公告,在失主与拾得人(或有关部门)之间成立无因管理之债。3、妥善保管遗失物。根据《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六条,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前,有关部门在遗失物被领取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毁损、灭失的,
    2023-07-16
    131人看过
  •  家庭暴力法律后果概述
    家庭暴力是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可能会导致法律后果。根据法律规定,家庭暴力可能会导致刑事责任、离婚和赔偿。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家庭暴力问题,努力减少其发生,保护受害者的权益。家庭暴力的法律后果包括:对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果实施家庭暴力导致夫妻感情破裂,受害方要求离婚,法院应予准许;受害方在离婚诉讼中可要求加害方赔偿。该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家庭暴力处理家庭暴力是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对受害者和家庭都造成极大的伤害。根据我国《反家庭暴力法》的规定,家庭暴力处理应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支持。处理家庭暴力案件,需要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社会等手段,切实维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在处理家庭暴力案件中,首先要及时采取行动,制止家庭暴力行为。有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应通力合作,对家庭暴力事件进行调查处理,收集相关证据,确保案件得到妥善处理
    2023-11-10
    73人看过
  • 定金的法律意义概述
    定金的法律效力:1、定金一旦交付,定金所有权发生移转;2、当事人一方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合同的,适用定金罚则。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订金与定金的区别有哪些1、交付定金的协议是从合同,依约定应交付定金而未交付的,不构成对主合同的违反;而交付订金的协议是主合同的一部分,依约定应交付订金而未交付的,即构成对主合同的违反。2、交付和收受订金的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债务时,不发生丧失或者双倍返还预付款的后果,订金仅可作损害赔偿金。对于定金来将,买家履行合同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若买家不履行合同,无权要求返还定金,发展商不履行合同的,应双倍返还定金。3、定金的数额在法律规定上有一定限制,例如《民法典》就规定定金数额不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
    2023-07-12
    139人看过
  • 善意获取和善意行使的效力和法律规定
    善意取得的成立条件:标的物须为动产或者不动产;让与人对处分的动产或不动产无处分权;受让人受让财产时须为善意;等等。善意取得的效力:受让人与原所有权人之间的效力,受让人直接取得受让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转让人与原所有权人之间的效力,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行使债权请求权,请求赔偿损失。股权的善意取得股权善意取得是指善意受让人从无权利人处受让取得的股权。股权善意取得实质为股权转让的形式之一,它主要是解决从无权利人或者说非股东处受让股权的法律问题。股权善意取得制度,意在加强股票权的流通性,它使股权受让人无须调查股权转让人有无实质性权利的情形下,仅凭信赖转让人所具有权利的外观形式,就可以受让股权。其一,股权必须以有效股票来体现,非以股票为表现形式的股权显然不可能善意取得;其二,转让人应该是无权利人,甚至包括股票盗窃者、股票拾得者;其三,需依转让而取得;其四,需具备转让方法,即股票转让本身应合法
    2023-07-04
    266人看过
  • 法律制度票据权利的取得和限制概述
    票据权利(一)票据权利的取得票据权利包括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持票人只能在首先向付款人行使付款请求权(第一次权利)而得不到付款时,才可以行使追索权(第二次权利)。举例:a向b签发了100万元的银行承兑汇票,b背书给c,c背书给d,d作为持票人,享有票据权利。票据权利分为两次权利,一是提示付款权,二是追索权(如果付款请求权被拒绝的可以行使)。1、票据权利的取得(1)出票取得:从出票人处取得票据,即取得票据权利。(2)转让取得:票据通过背书方式可以转让他人,以此取得票据即获得票据权利。(3)通过税收、继承、赠与、企业合并等方式取得票据。2、票据权利取得的限制(1)无对价或者无相当对价取得票据的,如果属于善意取得,仍然享有票据权利,但票据持有人必须承受其前手的权利瑕疵。如果前手的权利因违法或者有瑕疵而受影响或者丧失,该持票人的权利也因此而受到影响或者丧失。举例:a与b签订了10万元的买卖合同,b向
    2023-02-20
    122人看过
换一批
#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处分权
    词条

    处分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处置物的权利。处分包括事实上的处分和法律上的处分。事实上的处分是指通过一定的事实行为对物进行处置,如消费、加工、改造、毁损等。 法律上的处分是指依照法律的规定改变物的权利状态。如转让、租借等。处分权是所有权内容的核心,是... 更多>

    #处分权
    相关咨询
    • 取得善意取得的属于什么属于善意取得的法律
      西藏在线咨询 2023-11-06
      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为善意 受让的财产包括动产和不动产,受让人受让时的主观状态是善意,即对无权处分不知情且无过失。 (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即受让人须通过交换而实际占有已取得的财产,为有偿转让且价格合理。 (三)转让的动产或者不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不符合物权变动公示方法要求的,不发生善意取得效力。
    • 之后善意取得的法律后果是哪些
      江苏在线咨询 2022-11-15
      善意取得的法律后果: 1.在无权处分人与受让人之间,因为已经完成交付或登记,以及支付合理价金,双方的转让行为有效; 2.在原所有权人与受让人之间,原所有权人不得向受让人主张返还财产,受让人在原所有权人向其请求返还时享有抗辩权; 3.在原所有权任与无权处分人之间,无权处分人的处分行为侵犯了原所有权人的合法权利,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善意取得法律,可以吗
      云南在线咨询 2023-07-25
      是的,法律规定善意取得人取得处分物的所有权,不需要经所有权人的追认。根据《公司法》第七十二条:“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 善意取得的法律要件,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的例外情形?
      香港在线咨询 2022-10-28
      一、善意取得的法律要件无处分权人将动产有偿转让给善意受让人的,应符合如下条件,受让人即时取得该动产的所有权: 1、处分人将该动产移交受让人占有的; 2、受让人支付了一定的代价; 3、处分的标的物是法律允许流转的财产; 4、交易合法有效。受让人在受让动产时不知让与人无处分权且无重大过失的,为善意。受让人是否为善意,以取得动产占有时的状况来确定。二、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的例外情形下列情形不适用善意取得:1
    • 普通来说非善意取得法律效力如何?
      新疆在线咨询 2022-10-07
      视情况而定,非善意取得无法对抗原所有权人但是如果原所有权人追认了处分行为,那么你就合法的取得了物品的所有权如果原所有权人向你主张返还原物请求权,非善意取得是无法对抗原所有权人的超过了诉讼时效,或者经过一段时间也不向你主张权利的话,你的所有权就没有瑕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