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部门提醒买二手房谨防中介陷阱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2 15:31:04 279 人看过

据厦门思明区12315投诉统计,今年一季度,因购买二手房与中介之间发生纠纷引发的投诉就有30余起,相当于去年全年的投诉量。据分析,这些投诉主要是消费者与中介所签订的《购房意向书》内容不明、中介方口头承诺不兑现等原因所致。

林先生于3月29日与房博士房地产代理有限公司就购买厦门市厦禾路某套房签订意向书,协议约定林先生愿意购买此房,并愿以50万元的价格成交,意向书有效期限为7天。3月31日,公司业务员来电称,原房东希望林先生再多出5000元购房款。林先生当即委托业务员约原房东再议价。可林先生始料不及的是,4月1日该房屋便卖给他人了。

林先生非常不解,在有合同保障的情况下,怎能不预先告知就将房屋卖给别人,这不是一女二嫁吗?林先生要求房博士退还保证金并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遭到拒绝。气愤的林先生随后将此事向工商部门进行投诉。

无独有偶,消费者杨小姐最近想购置一套二手房,便委托某物业中介服务部办理此事。在看中一处两室一厅的套房后,杨小姐与中介签订了购房意向书,支付意向金1000元,双方还在意向书中清楚地注明该套房建筑面积为58平方米。杨小姐见到房屋产权证时,却发现建筑面积缩水了,比意向书中注明的少了1.74平方米。她无法接受,要求放弃购买意向。中介就以杨小姐违约为由拒绝退还1000元意向金。

针对上述情况,工商人员提醒消费者:购房时一定要提高警惕,要选择信誉好、规模大、有资质的中介公司。目前有不少中介为了防止客源流失采取了很多方法,交意向金就是其中之一。但从法律上讲,意向金只能是委托预付款性质,中介未促成交易,意向金转变成定金之前,委托人可以随时解除委托,此时的意向金应当全额退回,而不是作为委托中介的委托费用予以扣留。

此外,部分中介为尽快成交赚取中介费,向买房人介绍房龄、房屋产权等情况时,往往与真实情况不一致,从而引起纠纷。所以消费者一定要警惕中介的口头介绍,要对口头承诺加以文字表明。否则一旦发生纠纷,往往得不到法律保护。(姚瑾曾伊)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6日 19:3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承诺相关文章
  • 律师提醒血拼“双十一”谨防四陷阱
    一年一度的网购狂欢节即将到来。各路电商布局筹划,使出各种促销大招,消费者也摩拳擦掌,只等瞅准时机下单。双十一活动期间,工商总局将严查假打折误导消费者、虚假宣传、制定不公平格式条款等违法行为。如何应对网购陷阱,让您在双十一期间安全、愉快地网购?陷阱一:价格虚标部分经营者在促销中先提价、后打折、先低价打折吸引消费者关注、后以无库存为由不予销售或是单方面变更甚至撤销促销活动。查备案信息辨网站真假北京市德润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家辉表示,《价格法》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与其进行交易。北京达晓律师事务所执行合伙人邓勇介绍,现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刘家辉律师说,首先要选择正规的网上购物平台
    2023-06-07
    442人看过
  • 谨防二手房买卖不透明全包价陷阱
    去年11月初,贾先生在报纸上看到一套自家附近40万元的两居室,打广告的中介公司称这40万元的费用包含了所有需缴纳的税费及中介费等杂费。贾先生便与中介公司签订了合同并办理了相关手续。房屋过户手续办理完的那一天,贾先生了解到,他买的那套房子的原业主与中介公司签订的合同,出售价格其实只有36万元。即使加上各种费用总共也不过37.3万多元,而中介公司却收取了他40万元的费用。当贾先生拿着合同要对方退回多收的费用时,该中介却指出该合同中讲明用40万元购买该套二手房,40万元的价格里包括了所有的费用,并未多收取费用,不能退款。贾先生仔细查看合同后发现,合同中并未列出费用的明细。破解招数:如果购买标明“全包价”的二手房屋,在签订二手房购买合同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1.将中介公司收取的费用及需要向相关部门缴纳的费用了解清楚。2.最好在合同后附上《费用清单》详细计算相关收费。一定要同业主见面签订《房屋买卖
    2023-06-10
    116人看过
  • 消协提醒:通过中介买房谨防“后遗症”
    通过中介公司买了一套二手房,入住将近三个月才得知,原房主拖欠的物业费没有缴清,“这不可能啊,中介公司说好的入住前房子所欠的费用均由他们负责,怎么还会有欠费呢?”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刘园女士满腹疑惑。据刘园女士回忆,今年5月份她在报纸上看到一家中介公司刊登的售楼信息,在看了几处房后,刘女士预定了红山区昭乌达小区里的一处房子。中介公司与原房主谈好了价钱,刘女士交了定金和中介费。而在此时刘女士查询到原房主的物业费和水费没有缴清,当她向中介公司谈到此问题时,对方口头承诺在房款结清前,所有欠费均由他们负责。然而就在刘女士去交房款时,再次提及房子的物业费、水费问题,中介公司依然表示没有问题,还称通过中介买房的好处就是这样省心。付款之后,刘女士与原房主签订了书面协议:房子成交之后的所有费用均由新房主承担。但三个月后刘女士到物业公司续交新房的物业费时,被告知房子还有300余元的物业费欠款。刘女士再次与中介公
    2023-06-10
    168人看过
  • 谨防中介设置3种交易陷阱
    新华网南京3月30日专电(记者邓华宁)据南京市房管部门介绍,近期一些房产中介在交易过程中违规操作设置陷阱,成为投诉热点,消费者应当特别小心下列三种陷阱:1、现金收房的陷阱。一些中介公司打着现金收房、一次性付清房款的幌子到处坑蒙拐骗,变相压低房子价格,低价买进、高价卖出,赚取高额差价。不是特别急需现金的客户,千万不要选择现金收房;同时,交易过程中一定要与买方见面,并签订正规的《房屋买卖合同》,一直到房产局过户完成,才算交易结束,切记不要图省事,轻易给对方房产证,然后拿钱了事。2、代理合同陷阱。这一陷阱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霸王条款陷阱,一些不法中介利用客户法律知识不全面的特点钻空子,在买卖代理协议中隐蔽设置霸王条款,比如不在协议里设定代理出售的时间限制等;一种是代理交易不透明的陷阱,主要是指客户签订了委托代理协议后,一些中介公司就开始了暗箱操作,约定买方看房、谈价均在卖方不在场的情况下进行,暗里
    2023-06-10
    466人看过
  • 淘二手电脑谨防“双重陷阱”
    3月11日,小王拨打2315投诉热线投诉,称其昨日在椒江的一家酒店淘获一台二手电脑,回家后发现这台电脑的实际配置远远低于表面显示的数据:2G内存、500G硬盘实际配置仅有128M内存、20G硬盘。小王要求退货处理,店家抗辩称二手货本来质量就有好有坏,难以判断,店家未作出任何承诺,不同意退货。二手电脑低配“整容”成高配“当时听说是酒店清货低价出售旧设备,锅碗瓢盆、洗衣机、电脑一应俱全,我就想买台二手电脑。”小王详细的陈述了经过,“货架上出售的七八台电脑,配置都不错,2G内存、500G硬盘仅售1600元,感觉性价比还挺高的。”结果买回家拆开主机一看,里面的配置都是7、8年前的配置,且仅有128M内存、20G硬盘。小王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发现网民也发生过类似事情,网上流传可以用软件将1G硬盘修改成500G硬盘,造成配置虚高的假象来企图欺骗消费者。经消保部门调查了解,该酒店已关门多月,旧货销售是以酒
    2023-06-07
    122人看过
  • 购买二手房六大陷阱须提防
    与一手房市场相比,二手房市场因交易主体多为个人而风险较高。近几个月来,本所接待了数名因急于购房而落入欺诈陷阱的市民。其中,有些在律师的协助下追回了款项,但也有个别因连对方的基本情况都不清楚而陷入尴尬境地。记者这次就如何购买二手房,以及购买二手房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采访了北京市中润律师事务所赵律师。律师分析常见的欺诈陷阱,不外乎以下几种:一、卖房者并非房屋所有人或所有人的代理人,这是后果最为严重的一种陷阱。购房者落入此种陷阱的原因主要是购房心切,未对对方的资料详加审核就匆忙支付定金与首期款,等到办理过户手续时却发现对方已杳无音讯,所留的联系地址甚至姓名都是假的。回头再找中介公司,却发现中介公司根本未在合同上签字盖章,根本无法追究责任。二、仅听对方口头介绍房屋情况或看过一两次房就匆忙支付定金,签约后却发现房屋有这样那样的瑕疵,如要求退房,对方就提出拗断定金的要求。三、支付定金后,对方无理毁约。要
    2023-06-10
    421人看过
  • 怎么防范二手房中介陷阱,如何选择二手房中介呢?
    一、怎么防范二手房中介陷阱1、防范二手房中介欺诈行为,审查二手房中介机构合法身份,看中介是否具有合法的经营资格。即审查中介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和房产部门颁发的房屋中介服务机构资格证书。2、了解二手房的产权是否真实,有无设定抵押,有无其他共有人。防止出售人无权出售房屋的情况,以及防止出售人一房二卖。3、明确房屋出售人与中介之间的法律关系。中介公司往往混淆居间合同关系与委托合同关系。采用的手段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签约的方法:中介公司将上述代办业务写进《居间服务合同》,使买房人产生误解,以为代办业务是居间业务的必要附随,二者属于同一种法律关系。二是个别中介公司欺骗消费者以《单独委托过户协议》代替《居间服务合同》,一旦产生诉讼,就以“意思自治原则”(法院的判决应尊重双方自愿签订的合同)为盾进行答辩。4、一定要与中介公司,签订合法有效地书面合同,明确权利义务关系。二、如何选择二手房中介1
    2023-02-20
    341人看过
  • 买二手房应注意什么方面,买二手房如何防范中介陷阱
    一、买二手房应注意什么方面1、查看两证是否齐全。买房时务必要小心排查,避免购买问题房屋,记得向中介提出查看原房东有无《房地产所有权证》和《土地证》等证件,并要保证证件有效;比如只有房产证而没有土地使用证,那房价势必要据此打折。如果两证齐全,则要辨认清楚土地来源是转让还是划拨,由于划拨过来的土地需要缴纳房价3%的土地出让金,这也是一笔不小的附加支出,相当于房子净价与这部分土地出让金加起来的总额才是房子总价,不少人因此上当多花冤枉钱。因此小心查看证件类别,如果是划拨土地,房价也要因此打折。2、报价心中有数,一次性砍价砍到底。在买房之前,一定要对房屋市场做相应调查取价,对同类房屋价位心中有数,这样才能根据目标房屋价格有小筛选甄别,选择合适房源。在议价时,最终房价的确定关键取决于购买者的第一次报价或还价,如果首次报价,如价格报高,那么今后就很难再往下砍,达不到应有的价值效益。所以最好在调查清楚的基
    2023-06-19
    233人看过
  • 消费提醒:节假日前网购谨防“秒杀”陷阱
    消费提醒节假日前网购谨防秒杀陷阱每逢节假日,网购秒杀促销活动也逐渐增多。数千元的手机1元卖、上万元的手表低价抢购,使秒杀已成为网购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秒杀设置陷阱,实施诈骗。前不久,刘女士花1元钱秒杀化妆品,不料打开的却是一个钓鱼网页,付款时暴露了银行卡号等信息,导致账户里的钱被盗。城关公安分局提醒广大网友参加秒杀不光要看商品的优惠幅度,更重要的是选择和确认正规、信誉好的购物网站。城关公安分局工作人员提醒说,目前不法分子主要通过以下几种秒杀方式实施犯罪:一是伪装知名购物网站的秒杀网页,引导受害者登录假冒的网上银行,骗取网银账户密码并转走资金;二是在网页链接中暗藏木马的秒杀器软件,能控制受害者的电脑,从中获取受害人的信息;三是有部分秒杀网站,欺骗网友充值购买秒杀币,其实却很难成功抢到低价商品。由于参与秒杀的人群同时都是网银用户,如果不分辨网站真伪,很容易造成财产损失。
    2023-06-07
    323人看过
  • 结婚买房要谨防的陷阱
    陷阱一:土地性质市场上出售的房产的土地性质不一定相同,有的属于商业用地,也有可能属于划拨土地。由于土地性质的不同,房产的价值与流动性就要受到较大的影响。建议:在购房前,向房产公司了解清楚土地情况,并特别留意合同条款内容上写的土地性质。陷阱二:使用年限由于土地性质的不一样,土地的使用年限也有所区别,譬如住宅用地一般是70年,而商业用地使用年限一般为50年。有的房产开发数年后才卖到消费者手中,它的使用年限就相对缩短了。建议:首先要了解土地性质,然后要注意房产公司取得地块的时间和销售时间之间的时间差,要密切注意合同中使用年限的规定。陷阱三:回购承诺很多商铺都会有几年回购或回租的承诺,但这样的承诺往往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并出现很多相关的纠纷。建议:不要对回购抱有幻想。如果对回购很感兴趣,就要对房产商的实力进行全面的考察。因为一些小的房产公司可能会在拿到房款后卷钱走人。陷阱四:虚假广告很多房产商会把预
    2023-04-25
    252人看过
  • 买卖房屋谨防交易陷阱
    文章描述了买卖房屋谨防交易陷阱:,某些开发商利用自己的工作人员签订预定协议或者预售合同并在房地产交易中心登记备案,然后再以这些人员的名义抬高房价向购房人销售,以达到规避期房限转政策的目的:同时文章提供包括房产买卖,买卖房屋交易陷阱,买卖房屋谨防交易陷阱等相关信息咨询。为防止房屋交易中的不正当行为,重庆专门实行了预售商品房网上登记备案制度,但就是这样一道“防火墙”也没能挡住某些开发商的不法行为。昨日,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发布的“2005年一号购房警示”称,某些开发商利用自己的工作人员签订预定协议或者预售合同并在房地产交易中心登记备案,然后再以这些人员的名义抬高房价向购房人销售,以达到规避期房限转政策的目的。转让客户?开发商行骗2004年8月,林先生得知高新区某楼盘开盘,楼盘均价为每平方米3000元左右,综合地段、房型、交通等因素后,林先生非常中意。开盘后,林先生来到售楼处,发现自己看中的
    2023-06-10
    143人看过
  • 入行门槛不高数量迅速膨胀谨防二手房中介不规范操作陷阱
    本报讯(记者马根)在经历了2007年的开店潮和2008年的倒闭潮之后,从今年年初开始,天津二手房中介机构新一轮的扩张又开始迅速显现。记者近日在采访中发现,二手房中介机构因入行门槛不高,使得一些小型中介公司衍生出了很多诸如百元代办、快件费等欺骗消费者的不规范操作。房产中介不合规范多据了解,从今年1到8月份,本市以实体店形式增加的二手房中介门店已达200多家。按照相关规定,所有的房产中介门店都需要在店内显著处挂有房产中介资质证明、业务类型交易流程图及各项收费标准。但记者在本市各区多家二手房中介公司发现,超过一半的门店不符合规范。百元代办有猫腻随着房产中介数量猛增,激烈的竞争使得一些不规范的操作屡屡出现。比如,按照天津市物价和房管部门的规定,中介费按客户、业主双方各收取成交标的物成交总价格的1%,不得低于或高于这个标准。但一些小型的中介公司为了吸引客户,推出了所谓的百元代办业务。但在实际办理房产
    2023-06-10
    75人看过
  • 真实按例提醒买卖二手房谨防挨“飞刀”
    连日来,记者采访发现,很多购房人为在明年避免政策带来的交易成本增加,而抢搭“末班车”踊跃交易,其中成都10月二手楼市交易十分活跃,比去年同期上涨近3倍。这样一来,不少问题房源与中介联手造假抛售。对此,专家提醒不论是买家还是卖家都要寻找正规诚信的中介公司,不要为了节约税费在房屋情况都没全面了解清楚的情况下而急于下单。案例一:无法过户的单位房古先生本月购买了一套本市一所大学校园内的二手房,签合同之前,古先生认真查看了房子的各方面,特别将房产证的产权号到交易中心核对了,于是放心地签下了购买合同并交纳了一半的房款。但在过户中,工作人员告诉他,这套房子本身没有问题,但由于当时修建是校方分给职工的,虽然房产证都办理了,但仍需校方多个部门签字允许后方可买卖。办理手续时,校方工作人员却告诉他们,房子确实可以买卖,但因种种原因无法提供过户的条件,买卖后的水电物管等费用还是挂在原业主头上。校方还告诉古先生该校
    2023-04-22
    306人看过
  • 消费者买房谨防"五证"陷阱和合同陷阱
    专家建议,一要防"五证"陷阱。一个合法正规的房地产开发商,必须具备齐全的"五证"、"二书"。五证是指《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商品房销售预售许可证》;二书是指《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购房前一定要认清房地产公司或中介公司的资质,以免今后受到产权不明的困扰。遇到抵押房、查封房或已出售的房屋等,不仅麻烦,还影响购房的好心情。千万不要受小利诱惑,因为往往这种不符合出售条件的房子都以低价为噱头。二要当心合同陷阱。合同通常都是房地产商拟定的,但对合同的条款仍要仔细看。即使在买房前卖方有过什么承诺,都要以合同的方式确定下来才生效。合同陷阱主要集中在:交付日期、附加条件和不可抗力因素上。对于这几点,在合同签署前要尤其注意。
    2023-04-22
    380人看过
换一批
#合同订立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承诺
    词条

    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同意接受要约的全部条件以缔结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 (2)承诺须向要约人作出; (3)承诺的内容须与要约保持一致; (4)承诺必须在要约的有效期内作出。... 更多>

    #承诺
    相关咨询
    • 二手房中介能不能防止陷阱
      广东在线咨询 2023-09-21
      避免二手房中介陷阱应当注意审查中介公司是否具备工商执照和房管局经纪机构资质证书;综合比较各中介公司的服务模式;认真阅读对方提供的“中介代理合同”;不要和经纪人隐瞒公司私下成交。
    • 买房要谨防开发商的销售陷阱有哪些
      江西在线咨询 2023-10-20
      买房要谨防开发商以下销售陷阱:不合理低价的价格陷阱;零首付买房陷阱;虚假的样板房陷阱;严重缩水的精装房陷阱;环境绿化陷阱;位置距离陷阱;配套设施陷阱;买房赠送面积陷阱;饥饿营销陷阱。关于买房要谨防开发商的销售陷阱有哪些的问题,还可以点击在线律师咨询,我们帮你更快更有效的解答。
    • 买房要谨防开发商哪些销售陷阱房屋能买吗
      辽宁在线咨询 2023-02-26
      买房要谨防开发商的以下销售陷阱: 1、销售业绩信息作假; 2、虚假广告信息; 3、逾期交房。
    • 二手房中介怎么绕开陷阱?
      青海在线咨询 2023-02-15
      (一)不要轻信中介的信口雌黄,一定要实地考察房屋环境。(二)要选择合法的、信誉度高的房屋中介机构,并认真仔细地查证其是否证件齐全及是否具备相应资质。(三)要认真研究合同范本的条款,看清双方权利和义务是否对等,违约责任是否公平明确等,对中介机构的口头承诺,应要求其书面化并签字确认。(四)注意收费票据的内容描述,应如实注明是“押金”、“租金”等,而不应是什么“信息费”、“看房费”、“诚信费”之类的其他
    • 买房要谨防哪些种类的销售陷阱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6-09
      买房要谨防开发商以下销售陷阱:不合理低价的价格陷阱;零首付买房陷阱;虚假的样板房陷阱;严重缩水的精装房陷阱;环境绿化陷阱;位置距离陷阱;配套设施陷阱;买房赠送面积陷阱;饥饿营销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