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虚假信息的法律后果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01 00:10:20 146 人看过

发布虚假信息,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的,其法律后果为: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网络散播谣言是否属于犯罪

网络散播谣言属于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编造虚假危险、疫情、灾害、警察,在信息网络和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知道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和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可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留或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以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编造并传播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多长时间宣判

行为人犯编造并传播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的,最少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是指编造并且传播影响证券、期货的虚假信息,扰乱证券、期货交易市场,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三、网络发布不当言论 处罚依据

在网上发表不当的言论要依据情节而定,处5日以下拘留或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如果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24日 16:4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管制相关文章
  • 微博造谣发布虚假信息的处罚是什么?
    一、微博造谣发布虚假信息的处罚是什么?微博造谣发布虚假信息的处罚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未达到犯罪的可以以行政治安处罚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2024-01-14
    436人看过
  • 利用网络发布虚假信息的诽谤罪问题
    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诽谤罪。诽谤罪是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根据该解释,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或者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为“情节严重”。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罚《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这里所谓“告诉的才处理”,是指犯诽谤罪,被害人自诉告发的,法院才受理,否则不受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例如,因诽谤引
    2023-07-10
    118人看过
  • 村民散布虚假信息被依法处理
    贵州省警方14日首次对媒体通报称,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三穗县公安局于日前查处一起利用互联网虚构事实故意扰乱公共秩序案。当事人受到警方行政拘留七日的处罚。10月12日,三穗县AA镇BB村村民孔某某故意歪曲、捏造事实,有意将互联网上下载的其他图片冒充为三穗县聚集群众被公安执法人员打死等虚假内容并编造相关文字发到微博上,其微博内容被多人转发,在社会上造成了严重负面影响。经查,孔某某所发微博中的有关图片文字信息为编造的虚假信息,孔某某本人对其散布虚假信息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目前,三穗县公安局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之规定,对孔某某处予行政拘留七日的处罚。警方提示:利用互联网编造、传播谣言的行为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影响社会稳定,公安机关对此将坚决依法查处。警方希望广大网民及时举报网上造谣、传谣等违法行为,自觉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文明上网,共同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2023-04-24
    238人看过
  • 什么叫网上发布的虚假信息属于什么罪
    网上发布虚假信息的行为可能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或者寻衅滋事罪,行为人应当被处以相应的刑事处罚。《刑法》规定,行为人具有寻衅滋事行为,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造谣疫情怎么判网络造谣可能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犯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犯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二、寻衅滋事罪判5年若犯罪行为人构成寻衅滋事罪,情节特别严重,造成巨大损失与严重后果的,则人民法院可以判处其法定最高刑五年有期徒刑。《刑法》规定,有寻衅滋事行为,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纠集他人多次寻衅滋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三、编造并传播期货交易虚假
    2023-03-22
    111人看过
  • 发布虚假恐怖信息会受到什么样的刑罚
    发布虚假恐怖信息的刑罚:构成编造、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对行为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则对行为人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一、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构成要件有:1、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2、本罪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3、本罪主观上是故意的;4、本罪客观上表现为虚假爆炸性、毒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二、中国对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既遂的处罚标准?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应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编造出恐怖信息,有意让他人知道,他人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予以传播,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的,编造者、传播者构成本罪。将他人编造的恐怖信息传播,但确实不知是虚假的恐怖信息的,则不能构成本罪。
    2023-04-10
    249人看过
  • 个人发布虚假信息的侵权责任由谁承担?
    由发布信息的人承担1、在网络上发布虚假信息时,要怎样处罚依据情节而定;2、如果不构成犯罪的可进行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按《刑法》规定处罚。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借助信息网络平台,谣言散播的速度、广度及危害性都进一步加大。为此,我国在的《刑法》修正案(九)特别新增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作为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的第二款。该条款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该罪主要的构成要件有三:其一,编造的虚假信息为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四种中的一种,原因在于这些虚假信息危害性较大,更易引起社会公共秩序的混乱;其二,主观上需为故意或明知,不知道为虚假信息而传播的不构成此罪;其三,达到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程度。编造、故意传播
    2024-01-28
    303人看过
  • 法律规定的发布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一、法律规定的发布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是什么?发布虚假广告,欺骗、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广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一千二百二十条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广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消费者可以要求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先行赔偿。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其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广告代言人应当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前款规定以外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其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广告代言人,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设计、制作、代理、发布或者作推荐、证明的,应当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二、发布虚假广告的处罚标准是怎么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
    2024-01-29
    83人看过
  • 肇庆一网民因发布虚假恐怖信息被拘
    本报肇庆讯(记者于敢勇通讯员熊小斐、黄卓荣)肇庆警方昨日通报,端州城区一市民因在网上发布女生遇害的虚假恐怖信息,被警方拘留5日。将未经证实信息发上网3月25日晚,一网民用徐飞的ID在肇庆一网站发帖,以城区中学停止晚修之恐怖事件为标题,称事件时间不太明确,大概系一两个星期前,两男生和一女生在鼎湖中学晚修放学后被人捉走,后来两男生逃跑后报警。在警方揾到该女生的时候,证实该女生死亡,全身器官也被掏空,手段极其残忍事件影响极坏,现在还未对外公开,我系听单位一官太讲的,可信性应该好高此后,该帖被众多网民跟帖。事情发生后,当地警方速查真相,结果是鼎湖并没有发生网上所传事件,网民徐飞所发的帖纯属谣言。警方随后锁定端州城区的违法嫌疑人谭某(女,25岁,端州区人),将散布谣言、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她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据谭某交代,她经常上网,看到别人发帖很时髦,就心血来潮,自己也发个帖显摆一下,把道听途说
    2023-06-06
    312人看过
  • 虚假抽奖会被发现的原因及法律后果
    虚假抽奖,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由工商部门进行罚款。情节严重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虚假收入证明的法律后果可能构成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二、诈骗罪是怎样规定的诈骗罪规定:1、诈骗公私财产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3-02-12
    150人看过
  • 信用卡虚假交易所面临的法律后果
    银行发行信用卡是为了让持卡人透支消费的,不过有很多卡友会使用信用卡进行虚假交易来获得现金,虽说能够满足自己的资金需求,但是信用卡虚假交易本质就是套现。那么,信用卡虚假交易所面临的法律后果?下面一起来了解下。1、信用卡虚假交易犯法吗?信用卡虚假交易是一种持卡人不是通过正常合法手续(ATM或柜台)提取现金,而通过其他手段将信用卡额度里的现金套出来,但又不向银行提现费用的行为。而我们都知道信用卡套现会扰乱金融秩序,对银行和金融市场的正常运作有很大的风险,所以是犯法的。使用信用卡虚假交易一旦被查出是要付出代价的,严重者会被追究刑事责任。2、信用卡虚假交易犯什么法?这个要分别根据POS机主和持卡人进行区别。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的相关规定,POS机主会被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并进行处罚,而信用卡持卡人会被以信用卡诈骗罪进行处罚,具体如
    2023-11-14
    202人看过
  • 员工提供虚假信息入职后果
    员工提供虚假信息入职后果导致劳动合同全部无效或者部分无效。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1、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2、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3、劳动合同期限;4、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5、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6、劳动报酬;7、社会保险;8、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9、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1、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2、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3、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4、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5、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一)以
    2023-08-12
    431人看过
  • 严惩网上散布虚假、恐怖信息
    本报讯(记者简工博通讯员忻文轲)警方昨天透露:今年以来,上海公安机关侦破多起在互联网上散布虚假、恐怖信息或以其它方法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犯罪案件,涉案人员均受到法律惩处。今年4月,网民高某在互联网某论坛扬言要对政府机关实施自杀式爆炸,在网上引起强烈反响,警方接报后立即展开侦查工作。经查,高某自今年3月起,多次在互联网上散布扰乱公共秩序的虚假信息。4月29日,高某在某网站论坛涉及打击非法营运车辆的讨论中,编造、传播爆炸威胁恐怖信息,引发公众恐慌。日前,高某已被检察机关以涉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批准逮捕。今年5月,网民范某出于对所在公司行业规定的不满,在互联网某论坛中发表言论,煽动该行业员工罢工。警方调查认为,范某的行为已触犯《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依法对其处以行政警告并罚款500元。今年2月,互联网多个网站上出现攻击政府机关的图片发帖,引起警方高度重视。经查证,网民
    2023-06-06
    140人看过
  • 诽谤罪散布虚假信息怎么判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明文规定,对于构成诽谤罪者,应予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的严厉惩处。若这类诽谤行径又是借助于信息网络得以实施的话,而且令被害者即便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却因提供证据困难,那么,人民法院是有权请求公安机关给予必要协助的。因此,关于散播虚假信息是否构成诽谤罪的具体判决结果,将依据案件的具体情节以及法院的最终裁决而定。倘若情节严重,则可能面临上述刑罚中的任何一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8-11
    329人看过
  • 足浴师为报复同行报假警发布虚假信息被拘留
    宿松县一家浴室足浴师小丽(化名)为达到报复同行周某的目的,竟串通朋友小强(化名),虚构周某在该浴室卖淫向警方谎报警情,之后小强又将这一虚假信息在当地网络论坛发布。2月3日下午,宿松县公安局依法分别对小丽、小强作出治安拘留十日并处罚款五百元和治安拘留十日并处罚款两百元的决定,并立即送拘留所执行。2月1日中午,宿松县公安局110报警服务台接到匿名举报,称县城一家浴室内有人卖淫嫖娼。辖区孚玉派出所接到指令后,迅速组织民警赶至现场,未发现报警情况。随后,当地两家论坛先后出现一条内容相同的帖子,发帖人称其在2月1日当天去浴室洗澡看到里面有人卖淫嫖娼,卖淫女叫周某,并质疑公安机关内部有人充当保护伞。帖子发出后,宿松县公安局高度重视,迅速安排督察大队会同刑侦大队对发帖人反映的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经调取该浴室当日洗澡人员的登记记录,以及走访相关工作人员,排除当日该浴室有卖淫嫖娼行为。办案民警经进一步调查,查
    2023-04-24
    351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管制
    词条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管制
    相关咨询
    • 发布虚假招聘信息违法吗&Q4&
      广西在线咨询 2024-03-07
      发布虚假招聘信息违法,具体如下:1、情节较轻不构成犯罪的处以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承担刑事责任。用人单位、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广告发布者发布虚假人才招聘广告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处罚;2、用人单位发布或者向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的单位基本情况、招聘人数、招聘条件、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基本劳动报酬等招聘信息,应当真实、合法。
    • 微信发布虚假信息犯罪吗?
      贵州在线咨询 2021-06-22
      微信发布虚假信息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认定为犯罪,否则只能是一般违法行为。依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利用信息网络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
    • 发布虚假信息罪量刑标准?
      山西在线咨询 2023-07-20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
    • 发布虚假信息构成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吗?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3-25
      发布虚假信息,情节严重的,涉嫌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一【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利用信息网络实施下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的; (二)发布有关制作或者销售毒品、枪支、淫秽物品等违禁物品、管制
    • 发布虚假学区房信息会受到怎样的法律制裁?
      澳门在线咨询 2024-11-17
      开发商以“学区房”为名进行虚假宣传时,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房地产企业通常会利用消费者对子女教育问题的高度关注,在教育部门尚未公布统一规划的学区信息时,通过各种广告手段声称其出售的房屋属于优质学区,但实际上与事实不符,对消费者的购房决策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因此可以被认定为虚假广告,应当接受相应的行政处罚。 即便房地产公司并没有将其承诺所售房屋为优质学区房的条款明确写入商品房买卖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