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二胎政策有什么优点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0 16:45:37 59 人看过

单独二胎政策目前已经不再适用,我国正在积极实施三孩生育政策。三孩政策有以下优点:

1、确保人口稳定增长;

2、缓解人口老龄化、男女比例失衡等危机;

3、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一、独生子女证还有用吗

独生子女证现在已经没用了。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草案提出,本修正案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也就意味着全面两孩元旦施行。为了修改与全面两孩政策不协调的奖励保障措施,草案删除了对晚婚晚育夫妻、独生子女父母进行奖励的规定。

1、对自愿生育一个孩子的夫妻,不再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不再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等相关奖励优待政策。

2、之前已经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继续按规定的条件、标准、年限,享受各项计划生育奖励优待政策。

3、已经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要求再生育的,不再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优惠待遇,此前享受的不退还。

二、两会取消计划生育

根据最终新的政策,不是取消,是做了调整。2018二孩政策全面开放,“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宣布了这一重大决定。

三、目前法律规定的婚假为几天

目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生育条例和办法中都有对晚婚晚育者进行奖励优待的规定。国家规定的基本婚假一般为3天,我国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大部分省份已相应修改了当地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取消了原来规定的晚婚假。但是,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根据当地人曰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享受延长的生育假。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2日 09:1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二胎相关文章
  • 二胎优惠政策2022
    广东:根据实施的新版《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符合以下8种情况可生二胎。分别是:(一)经地级以上市病残儿医学鉴定组织鉴定,第一个子女为残疾儿或者第一胎双胞胎(含多胞胎)子女均为残疾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且医学上认为可以再生育的;(二)再婚夫妻,再婚前一方生育(含依法收养)两个以内子女,另一方未生育过的;(三)再婚夫妻,再婚前双方各生育一个子女,离婚时依法判决或者离婚协议确定未成年子女随前配偶,新组合家庭无子女的;(四)再婚夫妻,再婚前双方各生育一个子女,新组合家庭只有一个子女但该子女为残疾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且医学上认为可以再生育的;(五)夫妻双方婚前均未生育过子女,婚后经县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鉴定患不孕症,依法收养子女后又怀孕的;(六)夫妻双方为独生子女且只有一个子女的;(七)夫妻一方在矿山井下、海洋深水下的工作岗位作业连续五年以上,现仍从事该项工作且只有一个子女的;(
    2023-03-19
    239人看过
  • 为什么在现阶段启动单独二胎政策
    一、低生育水平稳中趋降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总和生育率降到更替水平以下,目前为1.5~1.6,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人口总量虽然保持持续增长,但惯性趋弱。如果维持现行生育政策不变,总和生育率将继续下降,总人口在达到峰值后将快速减少,影响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以及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二、人口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2012年比上年减少345万人;2023年以后,年均将减少约800万人。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2013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亿,本世纪30年代中期将达到4亿,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从目前的1/7提高到1/4。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偏高,近20年来一直在高位徘徊,2012年仍高达117.7。三、家庭规模持续缩减“六普”数据显示,全国户均3.1人,较“五普”减少0.34人,与上世纪80年代初户均4.43人比较,下降1.33人。独生子女家庭1.5亿多户,独居老人的比例提高,家庭的
    2023-05-05
    494人看过
  • 单独二胎新政策福建一般是什么呢?
    1、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当前,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就是要实施好全面两孩政策,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引导家庭负责任、有计划地安排生育,促进家庭和谐幸福和人口均衡发展。2、创新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取消两孩以内生育审批,由家庭自主安排生育。准备生育的夫妻可到一方户口所在地或居住地办理登记,免费领取生育服务证。3、做好政策衔接和相关公共服务。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做好政策调整前后各项计划生育政策的衔接。加大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力度,合理配置托儿所、幼儿园及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资源,满足新增人口需求。4、加大对计划生育家庭的扶助保障力度。对存在特殊困难的计划生育家庭,加大帮扶力度,妥善解决他们的生活照料、养老保障、大病治疗和精神慰藉等问题。5、加强出生人口监测和风险防控。完善信息动态采集机制,加强人口变动情况调查,建立健全人口监测和预报预警制度。以上是
    2023-08-10
    134人看过
  • 各地实施单独二胎政策时间
    中央决定实施“单独二胎”新政全国不设统一时间表,由各省负责,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依法组织实施,但各地实施时间不宜间隔过久。“单独二胎”依法实施的前提,就是修订各省份现行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或增加补充规定,将“单独生育二胎”条款纳入一对夫妻合法生育第二个孩子的条件。浙江、江西、安徽、天津、北京已经启动了单独二孩政策。江苏、湖北等地预备在2014年3月实施,更多的地方,包括重庆等地预备在下半年或者年内实施。但是也有一些地方,比如像甘肃、云南等地还在分析研究之中。浙江省2014年1月17日起开始实施单独二胎政策此政策由浙江省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十九条的决定》已于2014年1月13日经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自公布之日(2014年1月17日)起施行。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
    2023-05-01
    362人看过
  • 单独二胎,人口政策的新开端
    一、从在人口政策本身的层面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重,以及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独生子女政策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其对于人口的过度控制使得出生率急剧下降,并始终处于低增长率的阶段,至2013年劳动人口到达峰值,之后将会出现负增长。二、从对整个人口政策调整起着前哨站的作用看单独二胎的放开,也可以作为检验生育愿望,试探人口增长情况的前哨站,如果公众的出生愿望不强,像有的试点地方那样,即便全面放开也不会导致增长的话,那么就可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更为全面的放开,最终实现生育自由的格局。三、从民众期望度看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及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个人的生育愿望将会趋同,同时离婚率的居高不下,男女比例的失衡,养育成本的增长,社会保障的完善,都可能影响到实际的生育情况。从全球来看,生育率与国家经济实力和国民素养有着直接的关系,大多数发达国家人口出现了负增长,而不得不采取鼓励生育和放开移民等政策,都说明
    2023-05-05
    305人看过
  • 媒体对单独二胎政策的解读
    媒体解读单独二胎政策:一、单独二胎优化人口结构,降低人口控制政策风险1、台湾《联合报》文章指出,大陆计划生育的总政策一直是鼓励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执行迄今30多年来,除衍生男女比例失调、未老先富、传统家庭伦常瓦解等后遗症外,更困扰的是,高教育、高所得的优生家庭不愿多生,农村家庭却生意盎然。2、香港《大公报》文章指出,随着时代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人口控制政策的风险和代价正在显现和增大:30年来中国已积累了上亿个独生子女家庭,这些家庭面临独生子女的成人风险、成才风险、婚姻风险和养老风险,还有独生子女家庭的儿女养老风险、结构缺损风险,同时也有社会的发展风险、国防风险和责任风险等。因此,近年来,民间关于放开二胎政策的呼声日隆,也有一些地方省市提出试点方案。3、台湾《醒报》报道指出,一对夫妇只能生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是在80年代立法实施的政策,当时中国大陆的人口已达10亿,目标是控制人口增长,把
    2023-04-25
    126人看过
  •  单独二胎政策何时开始实施?
    中国将启动单独二胎政策,但各省份实施时间间隔不同。启动实施需经省级人大或常委会修订地方条例或作出规定,依法组织实施。这意味着,各省份将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并在省级人大或常委会的监督下实施。此举旨在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各地区的实际情况,确保政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单独二胎政策将启动实施,但全国不会设定统一的时间表。各省份(区、市)将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时间。但是,各地启动实施的时间间隔并不太长。启动实施单独二胎政策,由各地依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通过省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委会修订地方条例或作出规定,依法组织实施。 国家单独二胎政策何时开始我国在2016年1月1日正式实行全面二孩政策,国家单独二胎政策自2016年1月1日起开始实行。根据该政策,符合生育条件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旨在缓解人口老龄化和缓解一孩政策带来的压力。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该政策并非所
    2023-08-20
    425人看过
  • 重庆何时启动单独二胎政策
    重庆市人大3月26日上午表决通过《重庆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并从即日起施行。这意味着,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可以生育两个子女。“可以生育两个子女”不管怀孕的时间,只管生孩子的时间。也就是说,2014年3月26日起出生的“单独二胎”均为合法生育。据介绍,重庆市人大此次仅对《重庆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涉及单独二胎政策的个别条款进行了修改,条例中社会反映较多的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等内容,将在充分调研论证后再行修改。阅读延伸防扎堆生育女方不满28周岁有3年再生育间隔王卫表示,按计生条例规定,申请再生育的夫妻,女方不满28周岁的,申请再生育的时间应当间隔3周年以上。据介绍,符合单独两孩新政策,但女方未满28周岁且间隔未有3周年以上就生育的,将按相关规定处理。每提前一年征收2000元的社会抚养费。这一规定是引导符合单独两孩的夫妻合理间隔,减少“扎堆生育”,缓解卫生、教育等公共资源的压力。生育两孩
    2023-05-01
    144人看过
  • 苏州单独二胎政策适用对象
    单独二胎政策适用于双方均为江苏省户籍,且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夫妻;一方为江苏省户籍,另一方为外省户籍,且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夫妻。关于独生子女的认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所称的独生子女:(一)本人没有同父同母、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二)本人申请生育时同父同母、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均已死亡,且没有存活的子女;(三)本人由社会福利机构或收养人抚养成人,且没有同父同母、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四)依法收养子女,送养人和收养人没有不符合《条例规定生育情形,本人申请生育时为送养人或收养人家庭唯一子女。由于江苏省早在1985年就规定女方为农村户籍、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因此,此次实施单独二胎生育政策,主要涉及城镇户籍的育龄夫妻。
    2023-05-30
    317人看过
  • 二胎政策有什么新政策新政策多少二胎生育
    根据二胎政策的最新消息,再婚生育的二胎新政策规定,《计划生育法》规定,再婚夫妇可以再生两个以下的孩子。第十五条夫妇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时,可要求再生一个孩子:(一)经设区市、自治州或省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确定的疾病儿童医学鉴定组织鉴定,第一个孩子有残疾,第一个孩子是双胞胎,多胞胎残疾不能成长为正常的劳动力,在医学上认为可以再生育的情况下(2)再婚夫妇,再婚前一方生育(包括依法收养下一个)以内的孩子,另一方没有生育过。(3)再婚夫妇,再婚前各生一个孩子,离婚时根据法律判决或离婚协议确定未成年孩子的前配偶,新组合家庭没有孩子。(四)再婚夫妻,再婚前双方各生育一个子女,新组合家庭只有一个子女但该子女为残疾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且医学上认为可以再生育的。(五)夫妻双方婚前均未生育过子女,婚后经县级以上医疗机构鉴定患不孕症,依法收养子女后又怀孕的。(6)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只有一个孩子。
    2023-08-06
    282人看过
  • 实施单独二胎政策会有哪些影响呢
    一、老龄化程度降低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说,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2012年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4.3%,2030年将达25%左右,预计到2050年左右,老年人口达到4.4亿左右的峰值,约占总人口的1/3。调整生育政策,有利于改善人口年龄结构。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说,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到2030年将使老龄化水平从24.1%下降到23.8%,到2050年从34.1%下降到32.8%,到2100年从39.6%下降到34.3%。二、劳动年龄人口增加首都经贸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院长童玉芬说,放开“单独两孩”政策下,未来15年后,劳动力总规模将每年多出2800万,到2050年劳动力规模减少幅度将相差3个百分点。她说,如果生育政策不变,我国每年减少有效劳动力供给811万;实行“单独两孩”政策后,每年减少760万左右。这将大大缓解我国未来劳动力的供需失衡。尤其是
    2023-03-03
    438人看过
  • 单独二孩政策的政策
    单独二孩政策适用于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夫妇。一般地讲,独生子女是指本人没有同父同母、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单独二孩是指有两个孩子,计划生育针对的是孩子的数量,而不是胎次的数量。一、独生子女证是否还能办理2020年不能办理独生子女证。自2016年以来,中国全面放开了二孩生育政策。今后,即使符合独生子女条件,也不能申请独生子女证。但2016年前符合独生子女条件,且子女在14岁以下的,可及时到当地计划生育部门办理独生子女证。夫妻双方户籍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关于再生育子女的规定不一致的,按照有利于当事人的原则适用。二、二胎政策是否有补贴目前我国对于生二胎并没有补贴政策。一般情况下,如果当地人民政府规定了生育补贴,那么可以向当地的计生部门咨询。如果当地的政府没有制定这个政策,那么也就没有生二胎补贴了;二孩政策是中国实行的一种和计划生育政策相对应的生育政策,通常是指,符合条件的夫妇允许生
    2023-04-07
    322人看过
  • 松山区何时实施单独二胎政策
    近日,松山区已将符合单独二胎生育政策的人群纳入到人口计划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任务之中,并对有关申报、审批、程序做出了具体规定。据了解,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单独二孩”后,“单独二孩”成为百姓关注的焦点。2014年第一季度尚未结束,已有9个省份相继启动“单独两孩”政策,让社会公众对这一计生新政在全国范围内迅速铺开充满期待。2014年4月15日,内蒙古卫计委印发了《内蒙古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启动“单独两孩”政策的实施方案和细则〉的通知》(内人口发〔2014〕13号),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启动“单独两孩”政策的实施方案》和《内蒙古自治区启动“单独两孩”政策的实施细则》。《实施方案》提出将《内蒙古自治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章“生育调节”第十七条第二款第(五)项规定的“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修改为“夫妻一方为
    2023-05-01
    365人看过
  • 江苏省二胎政策节选(含单独二胎生育条件)
    根据《江苏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确定,江苏省二胎生育政策如下:第二十二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夫妻,可以申请再生育一个孩子:(一)只有一个孩子,经病残儿医学鉴定机构鉴定为非严重遗传性残疾,目前无法治疗或者经系统治疗仍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或者将严重影响婚配的;(二)一方为二等乙级以上因公致残的军人、武装警察、公安民警、见义勇为人员,或者一方为烈士的独生子女,只有一个孩子的;(三)一方系丧偶者,另一方未生育的;(四)一方系离婚者且只有一个孩子或者依法生育过两个孩子,另一方未生育的;(五)双方均未生育,依法收养后又怀孕的;(六)一方为两代独生子女或者夫妻均为独生子女,只有一个孩子的;(七)一方从事井下作业连续五年以上,现仍从事井下作业,只有一个女孩的。第二十三条除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外,女方为农村居民的夫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申请再生育一个孩子:(一)一方为独生子女,只有一个孩子的;(二)
    2023-05-30
    236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二胎
    词条

    二胎是中国实行的一种和计划生育政策相对立的生育政策。只要符合生育二胎政策,随时可以办理二胎准生证,随时可以生育二胎,没有一胎二胎间隔时间规定,没有育龄妇女年龄限制,没有要办理好准生证才能怀孕的规定。... 更多>

    #二胎
    相关咨询
    • 二胎政策如何跨省单独二胎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2-21
      1、可以生育二胎。2、法律法规依据为《江苏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二条第六款:一方为两代独生子女或双方均为独生子女,只有一个孩子的,可以申请再生育一个孩子。3、单单招女婿并不能达到生育二胎的法定条件,《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男方到无兄弟的女方落户并赡养女方父母,只有一个女孩的,方可申请再生育一个孩子。(本规定只适用于女方姐妹中的一人)
    • 云南单独二胎政策吗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7-27
      以下就是最新云南省单独二胎政策内容: 一、实施对象 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以申请生育两个孩子。 二、申请条件 本实施方案所称独生子女,是指本人没有同父同母,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兄弟姐妹(含收养子女)。具体包含以下几种以情形: 1、父母只生育了一个子女的; 2、曾有兄弟姐妹,但是兄弟姐妹均于生育子女前死亡的; 3、父母未生育,只收养一个子女的。 三、申请材料 夫妇双方提出申请,应当同时提交以下资料
    • 江西单独二胎有哪些政策
      新疆在线咨询 2021-10-13
      2014年1月16日,江西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修改<江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规定“双方或一方为独生子女,只生育1个子女的,可以再生育一胎。”
    • 陕西省单独二胎新政策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8-12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陕西全面二孩政策从2016年1月1日起实施。凡是一方户籍或居住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夫妻,现生育或合法收养了一个子女的,均可再生育一胎子女。
    • 单独-山东2014年单独-二胎政策内容
      湖南在线咨询 2022-10-31
      山东的生育政策变成怎样了呢其实就是在已有的二胎生育政策上多加了对单独家庭生育二胎的政策。那么,在接下来的2014年里,山东的生育政策就是: 1、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的; 2、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 3、经设区的市以上计划生育技术鉴定组确诊第一个子女为非遗传性残疾,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 4、曾患不育症,依法收养一个子女后又怀孕的; 5、夫妻双方均为少数民族的; 6、夫妻再婚前各有一个子女,均随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