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基层法院受理案件显示,当前在装卸、家装、加工生产等生产活动中人身伤亡事故频发,均是由于在小额承揽及劳务合同履行中缺乏相应安全管理和伤害救助措施所致。对此,笔者所在法院组织调研,分析成因并提出对策建议。
成因
劳动者缺乏安全意识。此类生产活动不属于高危行业,在通常情况下危险较小,受害者易产生麻痹思想。且受害者大多是农民工,没有经过专业的劳动技能培训,缺乏安全施工技术,自我保护意识较低,导致安全事故频发。
当事人经济实力较弱。此类活动的用工者与劳动者双方通常经济实力都较弱,无力承担损害后果。且此类矛盾纠纷很难通过社会调解力量解决。
相关部门监督管理缺位。此类小型承揽及劳务合同的签订和履行比较随意,劳动任务相对简单,用工时间短,处于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管理真空区,因而为发生安全事故留下隐患。
建议
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法院应从案件审理中总结事故发生成因,及时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发出司法建议,督促其加强对相关生产活动的监督管理,从源头上防范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完善诉调对接工作。要与人民调解组织加强沟通联系,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指导社会调解力量开展纠纷化解工作,切实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同时,积极开展诉前调解工作,帮助当事人理性维权,依法维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在农村和城乡接合部等地区,对经常外出打工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制宣传教育,普及劳动安全知识,增强劳动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对有用工需求的人,引导其在用工过程中加强安全管理,完善安全设施,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
居民小区内缘何交通事故频发
447人看过
-
商标抢注缘何频频发生?
77人看过
-
逃逸案缘何频发
333人看过
-
数字版权纠纷缘何频发
58人看过
-
医疗事故频发致人死亡如何认定
60人看过
-
债务重组缘何频繁出现
226人看过
诉前调解是指在诉讼之前,由法院或其他调解机构对纠纷进行调解,以达成和解或调解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 在调解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可以自愿选择调解机构或人员,并共同参与调解过程,达成和解或调解协议,从而解决纠纷。诉前调解是一种非诉讼代理的... 更多>
-
民法中对如何处理劳务合同发生的工伤事故上海在线咨询 2022-11-22民法典规定承揽合同工伤不能被认定,承揽关系没有因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所以不属于劳动关系,应按人身损害赔偿的规定处理。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承揽人在完成工作过程中对第三人造成损害或者造成自身损害的,定作人不承担赔偿责任。但定作人对定作、指示或者选任有过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
工作中受伤,劳动合同如何履行?云南在线咨询 2022-03-23请问您工作多长时间了呢?是否有其他材料证明劳动关系存在呢?法律规定单位应当在劳动关系建立起的一月内签订劳动合同,否则从第二个月起劳动者有权要求单位支付双倍工资。另外您是由于工作受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单位不能辞退您的,违法解除需要支付经济赔偿金,这样吧,我现在有时间,您可以来电免费咨询,说说详细情况,方便我帮您准确分析,提供法律指导,
-
劳务合同中的劳务合同履行地是哪些意思广西在线咨询 2022-08-04对于劳务合同履行地的意思,劳动合同履行地实际是指劳动者实际工作地点,用人单位所在地是指用人单位注册、登记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1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
-
交通肇事逃逸案缘何频发有什么规定?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7-10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对于肇事后未逃离(或未能逃离)事故现场,而是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时候逃跑的,也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而对于“其他特别恶劣情节”,《解释》第4条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1)死亡二人以上或者
-
一方无缘无故的不履行合同怎么办台湾在线咨询 2023-07-06《民法典》10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对方不履行合同的处理方法具体如下: 1、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2、当事人一方未支付价款或者报酬的,对方可以要求其支付价款或者报酬。 3、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