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法》的修改方向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6 12:20:25 290 人看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于1989年4月4日由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于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至今已近15年。《行政诉讼法》在全国范围内普遍确定了民告官的诉讼制度,将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纳入到司法审查的轨道,提高了人民政府依法行政的意识,保护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它无疑是中国法治建设中的里程碑。但是,《行政诉讼法》在这十五年的积极历程,同时在它的实施中也凸显出它规定上的不足;最高人民法院分别于1991年和1999年制定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和《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不是延缓了《行政诉讼法》本身的修改而是加速了修改的紧迫性。所幸的是,中国的立法机关已经将《行政诉讼法》的修订提上了议程。

《行政诉讼法》的修订不应当从具体条文的修改入手,而应当从内容的修订方向入手,否则会导致无功之劳。本人以为,《行政诉讼法》的修订应当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方向:第一,在受案范围上,要从以行为划界转变为以权利划界。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及精神,其受案范围是以行为为基点,借用四大标准划定范围的,即:

1、将行政行为分为抽象行为与具体行为,具体行政行为可诉,抽象行政行为不可诉;

2、将行政行为分为内部行为与外部行为,外部行政行为可诉,内部行政行为不可诉;

3、将行政行为分为涉及人身权、财产权的行为与涉及其他权的行为,前者可诉,后者只有在有法律法规明文规定条件下才可诉;

4、将行政行为分为最终裁决的行为与非最终裁决的行为,后者可诉,前者不可诉。这种对受案范围的划定方法,是有它的理论性与科学性。但它也有可能导致一种不平衡的结果:公民在街上吐痰被罚两元可以提起行政诉讼以获司法救济,但一个学生被学校开除学籍却不得提起行政诉讼(因为被视为内部行为),难道一个人在大学中的受教育权还抵不上两元钱的财产权?所以,我们认为,新的《行政诉讼法》在划定受案范围时,要改为以权利划线,即对行政相对人越是重要的权利越要提供司法救济。

第二,在管辖上,要提高管辖级别。行政诉讼的管辖制度结构与其他诉讼法是相同的,即由级别管辖与地域管辖构成,所不同的是,其级别管辖主要不是根据诉讼标的,而是依据被告行政机关的级别而定。在《行政诉讼法》实施的初期,以县人民政府为被告的行政案件基本上由当地的县人民法院审理。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第八条虽将这一管辖制度作了提升,即可由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但问题似乎还是没有解决。因为这样一来,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十四条和最高院《解释》第八条,以从县政府到省政府和国务院各部门为被告的行政案件均可由中级人民法院审理,除被上一级法院认定为在上一级法院管辖范围内的重大、复杂案件。这一管辖跨度实在太大。建议:以省级人民政府或国务院部门为被告的案件必须由高级人民法院审理。

第三,在被告确认上,要上不封顶,均以一级政府为被告。行政诉讼以行政机关为被告,但从《行政诉讼法》第十四条看,并结合《行政复议法》第十四条,我国是有意拒绝设定让国务院作行政诉讼中的被告。这是违背法治原则的。作为制度,应当规定,任何行政机关只要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并被行政相对人提起了诉讼,它就应当毫无例外地成为被告;当然作为实践,国务院的主要职能是制定政策而不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因而不大可能成为被告,这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不能以实践中的不可能去取代规则上的不允许。此外,由于行政诉讼中的被告认定理论是以行政实体法上的行政主体理论为基础的,而行政主体又被界定为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行为的组织,它可以是一级行政机关,即从国务院到乡镇政府的各级人民政府,也可以是各级人民政府内的各工作部门(部、委、厅、局等)。

第四,在举证责任上,限制行政机关事后补证的时间要向前推进到作出行政决定之前。《行政诉讼法》确定行政机关对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负有举证责任,并不得事后补证,其目的是为保证和监督行政机关必须在证据充分的条件下作出决定。但《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三条将禁止补证时间推进到诉讼过程中;最高院的《解释》第三十一条又将该时间推进到复议过程中。其实,这一禁止补证的时间必须推进到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决定时,因为决定以后的任何证据的取得都说明行政机关在证据不充分的条件下作出了行政决定,这是违背行政法治原则的。

第五,在判决上,重新设定判决与行政行为违法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六,确立调解制度。不适用调解是原《行政诉讼法》所确立的不同于民事诉讼的一项基本制度。但十五年的实践证明,允许调解十分必要。大量案件的案外调解就证明了这一点。

第七,注意与民诉法的衔接。在国外,无论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行政诉讼均是普通诉讼(或民事诉讼)的特别法,所以,行政诉讼无特别规定的,均适用民事诉讼法。在中国,虽然至今也无民事诉讼法与行政诉讼法是普通法与特别法关系之说,但在司法实践中,行政诉讼法无特别规定的,适用民事诉讼法,这已成为共识。建议,新《行政诉讼法》应当明文规定:行政诉讼法没有规定的,适用民事诉讼法。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8月10日 05:5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举证责任相关文章
  • 行政诉讼法修改后起诉期限如何审查
    一、行政诉讼法修改后起诉期限如何审查1、行政诉讼法修改后起诉期限的审查:行政诉讼法过去规定的直接起诉期限为三个月,修改后的期限为六个月,较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两年诉讼时效相比显然较短。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五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四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二、修改过的合同能起诉吗修改过的合同也能起诉,当事人的起诉权利不因为合同的修改而丧失,只要当事人的起诉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条件,既可以
    2023-05-06
    205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举证期限应当修改
    按照行政诉讼法和相关的司法解释,被告即行政机关的举证时间一般为10日。在办理了大量的行政案件后,我觉得这个规定存在问题,当然我是从行政机关看这个问题的。在多数案件当中,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职权时必须有足够的证据,但是在国家赔偿案件当中则存在问题了,因为在国家赔偿案件当中,原告需要举证证明自己的损失,而被告就可能需要举证来反驳原告的证据,而原告的举证期限和被告的不一样,也就是说按照行政诉讼的规定,被告有可能被剥夺了举证的权利,就是说在开庭审理前,原告出示了假的证据,而被告则有可能受到举证期限的限制,而不能举出反证,导致假证明被法院认定,所以在类似行政赔偿案件等案件中给被告10天的时间有点不公平。
    2023-06-06
    421人看过
  • 行政诉讼该如何向法院诉讼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提出行政诉讼要符合必备的条件。起诉时,原告应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说明起诉理由、事实和根据等。人民法院接到起诉状后,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起诉状进行审查,审查起诉是否符合法定条件、起诉手续是否完备、起诉状内容是否明确等,并应当在七日内,做出立案受理的决定或者不予受理的裁定。原告对裁定不服,可以提出上诉。一、如何让原告接受行政诉讼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一条规定,提出行政诉讼要符合必备的条件。起诉时,原告应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说明起诉理由、事实和根据等。人民法院接到起诉状后,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应对起诉状进行审查,审查起诉是否符合法定条件、起诉手续是否完备、起诉状内容是否明确等,并应当在七日内,做出立案受理的决定或者不予受理的裁定。原告对裁定不服,可以提出上诉。二、行政诉讼法院立案有哪些规定1、起诉(1)起诉的条件。①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
    2023-03-02
    69人看过
  • 行政诉讼该如何向法院诉讼
    一、行政诉讼该如何向法院诉讼1、行政诉讼向法院诉讼的流程:行政机关作出的薪给侵犯到相关公民或者组织时,当事人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写起诉状,整理好证据资料,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九条,提起诉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符合本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四)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第五十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出具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告知对方当事人。二、行政诉讼的具体流程1、首先原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要明白以下几点(1)行政诉讼是有受案范围的,不是所有的行政争议都可以通过诉讼来解决;(2)人民法院以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为原则,以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理性为例外。(3)行政诉讼的
    2023-04-26
    219人看过
  • 行政诉讼该如何向法院诉讼
    一、行政诉讼该如何向法院诉讼1、行政诉讼向法院诉讼的流程:行政机关作出的薪给侵犯到相关公民或者组织时,当事人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写起诉状,整理好证据资料,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九条,提起诉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符合本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四)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第五十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出具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告知对方当事人。二、行政诉讼的具体流程1、首先原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要明白以下几点(1)行政诉讼是有受案范围的,不是所有的行政争议都可以通过诉讼来解决;(2)人民法院以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为原则,以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理性为例外。(3)行政诉讼的
    2023-04-14
    76人看过
  • 最新行政诉讼法全文修改了哪些内容?
    一、明确法院必须依法受理行政案件,行政机关不得干预、阻碍法律立案,有利于解决行政立案难问题。《新法》第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起诉权利,对应当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行政机关不得干预、阻碍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上述增加的内容是《旧法》中不从规定的,它明确了法院必须依法立案的法定职责。二、登记立案制度及上级法院直接立案审理制度的确立,是解决立案难问题的重大举措《新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了起诉状立案登记制。五十二条规定,法院接受起诉材料后应该依法进行登记并出具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起诉状内容欠缺或者有其他错误的,应当给予指导和释明,并一次性告知当事人补正。不得未经指导和释明即以起诉不符合条件为由不受理。那么对于不接收起诉状、接收起诉状后不出具书面凭证,以及不一次性告知当事人补正起诉状内容的,当事人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投诉,上级人民法院应当责令改正,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
    2023-06-03
    479人看过
换一批
#刑事证据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在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是公诉案件的公诉机关(检察院)和自诉案件的自诉人(被害人)依法应当承担的证明责任。 公诉案件的检察院负责举证,公安机关有侦查权,公安机关收集的证据可以作为检察院举证的材料,但公安机关没有向法庭举证的资格。... 更多>

    #举证责任
    相关咨询
    • 行政诉讼法修改时间
      天津在线咨询 2021-12-15
      根据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7年6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 行政诉讼法修改几次了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8-21
      至今只有一次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1989年4月4日七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人大常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同日公布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
    • 行政诉讼法修改十一条、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十大亮点及司法解释如何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2-12
      改后的行政诉讼法十大亮点◆扩大受案范围增加可提起诉讼的情形:对征收、征用及其补偿决定不服的,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者限制竞争的等。◆行政机关不得干预、阻碍法院立案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干预、阻碍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应当登记立案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不能当场判定的,应接收起诉状,出具书面凭证,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起诉期限延长到六个月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 修改行政诉讼申请书
      湖北在线咨询 2021-11-05
      《民事诉讼法》适用于申请行政诉讼变更的诉讼请求。申请方式是当事人有权在法庭辩论结束前向法院提出变更诉讼请求,法院对其进行审查。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准予变更诉讼请求。
    • 行政诉讼法修改后有哪些内容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3-05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决定,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修改内容主要体现在: (一)扩大受案范围,加强权利保护。如,将行政协议纳入受案范围,规定“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属于受案范围。 (二)保障诉权,畅通行政案件受理渠道。如,专门规定了保障起诉权利的条款,强调“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