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案,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要赔偿,员工可以依法通过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向公司索赔。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如经劳动争议仲裁部门或者法院认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员工支付双倍的经济赔偿金。
试用期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案
赖某2015年5月入职某电梯公司,双方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约定试用期2个月。2015年7月,电梯公司以赖某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标准为由与其解除劳动关系,并提供了相关证据。对此赖某则认为,该解除系违法解除,以要求该公司支付其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为由诉至法院。
法院认为,某电梯公司提交两份材料欲证明赖某在试用期内缺少吃苦耐劳、不断学习、积极进取的精神,但该公司未提交相关证据证明其单位的录用标准,且部分同事的评判仅为个人主观判断,缺乏客观性,该公司以此为依据认定赖某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与其解除劳动关系显然不妥,法院据此判决某电梯公司支付赖某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
法律要点: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但对于劳动者在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必须具备这三个条件:
一是要有明确的录用条件,这个录用条件必须是用人单位已经告知劳动者的;
二是对劳动者在试用期内的工作进行考核,以确认是否符合用人单位的录用条件,此条件需要用人单位提供充足有效的证据;
三是以“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必须在试用期内进行,过了这个时间,即使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考核不合格,用人单位也不能以此为由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在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
劳动合同解除指南:解除劳动合同的正确步骤
439人看过
-
法律规定的劳动合同解除方法:以及实施步骤是什么?
437人看过
-
被解除合同档案怎么处理,单位如何解除劳动合同步骤
470人看过
-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后果
297人看过
-
劳动合同解除证明申请步骤
285人看过
-
劳动合同解除具体流程步骤
252人看过
劳动者可以通过下列方式终止劳动合同:与用人单位协商终止劳动合同;提前30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试用期内提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 如果单位未缴纳社保,没有签订合同,可以随时辞职。... 更多>
-
解除劳动合同方案有哪些步骤可以参照?北京在线咨询 2022-08-08根据劳动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法第三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公司未及时足额支付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公司违法,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如何在法律上规范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步骤湖北在线咨询 2021-12-30规范劳动者单方面终止劳动合同的方式有: 1、明确订立合同时单方面终止合同的事项和程序; 2、劳动者违反法律规定单方面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
劳动合同是什么步骤解除四川在线咨询 2022-11-04解除劳动合同步骤是: (1)解除劳动合同的提出:公司及员工均有权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2)达成一致:双方在自愿,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达成一致意见; (3)工作交接:用人部门安排员工依照相关规定办理工作交接; (4)结算薪资和经济补偿:在员工办理完毕工作交接后,财务科应当结算并支付该员工的薪资;如是公司方提出解除合同,还应当结算并支付该员工的经济补偿; (5)劳动合同解除:完成上述流程后,劳动合同按双方
-
解除收养关系的步骤和方法宁夏在线咨询 2024-11-28收养关系可以通过收养人与送养人协商解除。然而,如果被收养人已经年满18岁,则必须得到被收养人的同意才能解除收养关系。如果收养人未能与送养人达成协议或者无法达成协议,则可以通过诉讼程序解除收养关系。 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解除收养关系: 1. 养父母和成年养子女之间的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 2. 收养人未履行抚养义务,有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子女合法权益行为; 3. 送养人行使对养父母子女关系的解
-
签订劳动合同的方式和步骤台湾在线咨询 2021-10-24劳动合同作为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协议,也有书面形式和口头形式的区别。以书面形式签订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在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时,直接以书面形式表达并记载当事人经协商达成一致的协议。我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劳动合同应书面签订。以书面形式签订劳动合同认真谨慎,准确可靠,有证据,一旦发生争议,便于查明事实,明确是非,也有助于主管部门和劳动行政部门进行监督检查。另外,书面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