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拖欠债务怎么办法律上的应对措施有哪些
债务人恶意拖欠债务的,可通过下列方式来应对:债权人可以根据仲裁协议依法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在获得胜诉裁决后,如果债务人仍不履行的,债权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债务人的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一条债权人请求债务人给付金钱、有价证券,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一)债权人与债务人没有其他债务纠纷的;
(二)支付令能够送达债务人的。
申请书应当写明请求给付金钱或者有价证券的数量和所根据的事实、证据。
二、拖欠债务纠纷的诉讼时效
欠款在债权到期之日就可以起诉,诉讼时效为3年,最长不超过20年。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拖欠债务纠纷法院多久立案通知
起诉书上交到法院后,符合起诉条件的,人民法院会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诉讼时效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n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应对高利贷拖欠法律角度有哪些应对措施
364人看过
-
债务人拖欠款项应对措施
307人看过
-
应对企业债务和拖欠款项的有效措施
304人看过
-
债务追讨:警察有哪些应对措施?
134人看过
-
拖欠债务,法院会对欠款人采取哪些强制措施?
111人看过
-
应对公司破产欠债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253人看过
-
债务人拖欠利息的应对措施湖南在线咨询 2025-02-06根据《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如果债务人借款不归还利息,且借款合同中约定了利息,债权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债务人按照合同的约定支付利息。但如果借款合同未约定利息,则债权人不能要求债务人偿还利息,因为这种情况被视为不支付利息。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约定的利息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那么超过部分的利息,债务人可以不偿还。 另外,《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也明确规定了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
-
债务拖欠应对措施:法律途径解决方法天津在线咨询 2025-01-05首先,在诉讼过程中要确保明确债务人的债权债务关系,并取得法院生效的法律文书。不过,重点要关注诉讼时效问题,以防止因已过诉讼时效而失去胜诉权。 其次,在文书生效后,应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在此过程中,应尽可能提供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财产线索、被执行人履行债务的能力及被执行人下落等情况。如果人民法院无法查到被执行人财产,则可能承担无法执行的风险。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类似的法律问题,即使细节和证据不
-
合作伙伴拖欠债务的法律问题及应对措施天津在线咨询 2024-12-29如何起诉欠款? 当事人向法院起诉,首先需要提交起诉状,并按照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交相应的副本。如果当事人是公民,应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如果当事人是单位,应写明单位名称、地址和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起诉状正文应写明诉讼请求和起诉事实、理由,并在尾部署名或盖公章。 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原告向法院起诉应提交下列材料: 1. 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例如居民身份证、户口
-
孕妇欠债无法偿还,法律有哪些应对措施?海南在线咨询 2025-01-09孕妇欠债无法偿还时,可以与债权人协商分期还款。如果债权人不同意,则可能会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欠债的债务人还款。待法院判决后,判决书生效,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执行债务人的财产以折抵债务。 任何人借款都必须偿还,孕妇也不例外。法律不会因为孕妇的身份而给予特殊照顾。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
-
针对拖欠债务者的法律诉讼应对措施以及相关规定湖北在线咨询 2024-12-31如果借款期限已到,出借人催要借款但借款人仍未偿还,出借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出借人需要注意诉讼时效。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如果超过三年的诉讼时效,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出借人的债权将失去法律保护。 为了防止超过诉讼时效,出借人可以在诉讼时效届满前要求借款人写出自还款计划。这样,诉讼时效就可以从中断之日起重新计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