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车轧死上路拦车人能否认定为交通肇事罪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12-02 21:20:45 187 人看过

2003年7月9日早晨6时许,被告人董某驾驶一辆载重货车沿信阜公路由东向西行驶,当车行至河南省淮滨县王家岗乡路段时,董某将牛犊轧死一条后未停车。距出事地点60米以外的李某等三人见状,站在路中央招手示意停车。被告人董某见轧牛后有人拦车,怕惹出麻烦,不但未减速停车,反而加大油门向李某三人冲来,因车速过快,李某避让不及,被车撞倒后当场死亡。董某逃逸,后投案自首。经鉴定:肇事车辆各项技术性能良好。

评析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董某构成交通肇事罪。理由是:被告人董某身为驾驶员,驾驶机动车辆在国道行驶,违反交通运输法规中所规定的安全原则,造成一人死亡的重大交通事故,危害了公共安全,其行为符合我国刑法所规定的交通肇事罪构成要件。

第二种意见认为:被告人董某驾驶机动车辆,轧死牛犊后,为了逃避赔偿责任,在他人违章拦车时,轻信拦车人为了保全生命能够避让。加速行驶是为了吓唬对方,让拦车人离开,虽然主观上已经预见到可能发生拦车人伤亡的危害结果,但自信自己经验丰富,相距路段长,刹车性能好,不会出事,不料事如愿违,结果将人撞倒,致一人死亡。侵害的对象是特定相对人,其行为构成我国刑法所规定的过失致人死亡罪,主观形态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

第三种意见认为认为:被告人董某驾驶机动车辆,轧死牛犊后,见前方60米以外处有人拦车,明知继续行驶可能造成拦车人伤或亡的危害后果,同时从车辆技术性能、驾驶经验和相间距离上等方面,董某均有条件、有能力从容停车,完全能防止撞人这一危害后果的发生,但他却置拦车人生死于不顾加速行驶,终致一人死亡。主观方面有认识上的明知和意志上的随意放任,客观上致一人死亡,侵害的客体和对象是特定的相对人人身权中的生命权。其行为具备了我国刑法所规定的故意杀人罪,在主观形态上属间接故意。

笔者同意第三种意见,认为被告人董某的行为构成了故意杀人罪。理由如下:

一、被告人董某的行为不构成交通肇事罪。因为该罪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直接侵害的对象是不特定人的生命健康权和公私财产。本案被告人董某的主体资格及其实施的客观行为虽然符合该罪的部份构成要件,但从主观要件及侵害的客体、对象来分析,显然与本罪要件不符。

1、本案死者李某即被侵害的对象是三个拦车人之一,被告人董某早已看见并明确其意,具有相对特定性。将其当场撞死,便侵害了特定人的生命权而非不特定的公共安全。

2、从主观上分析,如前所述,被告人董某明知自己加速行驶,可能造成前方拦车人伤亡的危害后果,但为了逃避轧牛的赔偿责任,对他人伤亡持放任态度,主观心态上认识明确却放任属间接故意而非过失。

因此本案在定性上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罪。

二、本案也不能认定为过失致人死亡罪。该罪侵害的客体是他人的人身权,侵害的具体对象是特定自然人的生命权。结合本案,被告人董某的行为在客观方面和侵害的客体上,虽然符合该罪的部份构成要件,但主观要件不相符合。分析如下:

1、从认识因素上看,被告人董某在60米外,已经看清有三人站在道中挥手示意停车,作为有多年驾龄的董某驾驶的是载重货车,提速行驶,增加物理惯性,加大刹车制动难度,极易对拦车人造成伤亡,对这一危害后果发生的可能性,董某是明知的。这种明知是由董某主体的驾车技能、当日能见度、相间距离及车辆性能等因素所决定的。而出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对可能发生危害结果有所预见,但是与间接故意在认识程度上相比,是比较模糊,具有不确定性,危害后果处于一种危险的、不确定状态,行为人倾向认为这种危险不可能发生。且所谓的预见是指预测推断,对事物的现状与发展认识不足。结合本案,如果说董某是已经预见,显然与事实不符。2、从意志因素上看,无论是间接故意杀人,还是出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对于致人死亡的危害后果,均是不希望的。但其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对这一危害后果不积极追求,而是消极放任,听之任之,即无所谓,是否致人死亡都不违背其意志。而后者对致人死亡结果的发生是持排斥、反对的态度,而且对避免致人死亡结果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客观依据,即行为人自认为有能力、有条件避免危害后果的发生。结合本案分析,董某是有能力、有条件避免李某死亡这一危害后果的发生,他完全可以停车,不停车就有致拦车人伤亡的可能,在明知有这种可能的前提下,加速行驶,足以证明他已经置三拦车人的伤亡于不顾、听之任之的态度,正如他在第一次供述所言:我轧死牛后,见到有人拦车,心情紧张,为了逃避赔偿责任,不顾其他,加速行驶,心想拦车人会顾命避让。结果另两人年轻腿快,幸免于难。李某年迈体弱、行动迟缓、躲闪不及,被车撞倒,当场死亡。

3、从危害结果看,危害结果是否实际发生,是认定间接故意的必要条件。如果发生了危害结果,就应认定行为人具有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结合本案事实,被告人董某驾车撞李致死,产生了实际危害,就应认定被告人董某具有放任撞人致死这一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因此,被告人董某在主观上,符合间接故意的构成要素,应以(间接)故意杀人罪定性。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6日 10:0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卡车高速路侧翻轧死奥迪车主肇事司机获刑
    盛满渣土的重型自卸货车在高速路快速车道行驶,因与前车距离太近且超载,导致躲闪不及发生侧翻,将其前面的奥迪车及车主压在车下,奥迪车主当场死亡。12月20日,肇事司机韩广友被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以交通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判决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73万余元。2010年5月12日23时许,被告人韩广友驾驶斯达-斯太尔牌重型自卸货车由南向北行驶至北京市海淀区京藏高速公路出京7公里处时,与在其车前由被害人张先生(殁年37岁)驾驶同方向行驶的奥迪轿车相撞,后重型自卸货车发生侧翻将奥迪车压在车下,又与在其右侧由兰银仓驾驶同方向行驶的一辆东风牌重型半挂牵引车相撞。奥迪轿车被撞后与在其车前由张学志驾驶同方向行驶的一辆轻骑牌轻型自卸货车相撞。当日,被害人张先生因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合并窒息死亡。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昌平交通支队出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认定:韩广友驾驶超载的重型自卸货车未与前车保持安全
    2023-06-05
    280人看过
  •  交警能否拦车?
    交警在高速公路上不允许拦截车辆并进行罚款,除非执行特殊紧急任务。若需要在高速公路上设点执勤,应将执勤点设在出入口、收费站和服务区,如特殊情况需要在路段设置执勤点,应在距执勤点2KM、1KM、500M、200M、150M、50M处连续摆放警告标志,并有专人警戒。在一般情况下,交警在高速公路上是不允许拦截车辆并进行罚款的。原因如下:根据公安厅出台的规定1、除执行特殊紧急任务外,禁止在高速公路上拦截车辆检查。2、需要在高速公路上设点执勤的,应当将执勤点设在高速公路的出入口、收费站和服务区;因特殊情况需要在路段设置执勤点的,应当在距执勤点2KM、1KM、500M、200M、150M100M、50M处连续摆放警告标志,并有专人警戒。 交 警 在 高 速 公 路 上 拦 截 车 辆 需 要 符 合 哪 些 规 定 ?交警在高速公路上拦截车辆需要符合哪些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
    2023-09-05
    444人看过
  • 因路滑翻车致人死亡算不算交通肇事罪
    因路滑翻车致人死亡算不算交通肇事罪,取决于肇事者在交通事故中的责任。交通事故罪定罪是指交通事故造成一人以上重伤,并承担主要或全部责任,并有下列情形之一:1、酒后驾车或吸毒;2、无证驾驶;3、明知车辆安全装置存在隐患,仍驾驶机动车;4、驾驶无证机动车或报复机动车;5、超载;6、肇事逃逸等情况发生。因路滑翻车致人死亡是否属于交通肇事罪因路滑而死亡不一定是交通事故罪,这取决于肇事者在交通事故中的责任。交通事故罪是指交通事故造成一人以上重伤,并承担主要或全部责任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管理法规,造成重大事故、重伤、死亡或者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事故发生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
    2023-07-21
    475人看过
  • 驾驶营运货车交通肇事罪如何认定
    对于运营货车肇事罪的认定,首先必须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中所指出的"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导致严重事故,致使人员重伤、死亡或造成公私财产重大损失"这一基本构成要素。紧接着,如肇事者实施了逃逸行为,甚至存在其他极其恶劣的情节,那么其所应承担的刑事责任将会更为严厉。如逃逸致人死亡者,将面临更加沉重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处罚。然而,在实际案件处理过程中,还需依据客观事实情况以及相关证据进行综合分析,并由法院根据法律规定做出最终裁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4-07-27
    257人看过
  • 酒后驾车死亡能否认定为工伤
    律师解答:不能。在职工因交通违章受伤的情形中,只要职工能够举证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用工关系,交通事故是发生在工作时间内和工作过程中,或者上下班途中且非本人主要责任,就完成了自己的举证责任。如果单位认为职工不属于工伤,根据工伤认定中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则,应当由单位提交该职工被认定为故意犯罪的相关证据、职工因醉酒伤亡的证据,以及职工被人民法院认定为交通事故肇事罪的司法文书;否则,就应当认定为工伤。其中“故意犯罪”的认定,应当以司法机关的生效法律文书或者结论性意见为依据;“醉酒或者吸毒”的认定,应当以有关机关出具的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决为依据。无法获得上述证据的,可以结合相关证据认定。《工伤认定办法》第十七条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用人单位拒不举证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受伤害职工提供的证据或者调查取得的证据,依法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2024-04-15
    180人看过
  • 小区道路车辆轧死人怎么判
    福州台江祥坂新村小区内,一名八旬依-伯在小区散步时,被卷入一辆面包车车底,虽然众人抬车救人,但依-伯最终还是因伤情过重,于当天抢救无效后身亡(详见昨日本报A04版)。海都记者昨日从警方处了解到,肇事司机许某因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昨日已被刑事拘留。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审理中。而早在3年前,同样是在祥坂新村,同样是在小区道路上,一名4岁男童被卷入一辆商务车车底,不幸遭碾轧身亡。警方表示,相比于公共道路,小区内开车撞人致死的行为,量刑更重。前者适用交通肇事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而后者适用过失致人死亡罪,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小区内把人撞死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福州市交巡警部门一法制民警昨日表示,如果车主在公共交通管理范围内的路面上倒车将人撞死,构成交通肇事罪,将被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而小区内属于非公共区域,不属于《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的“公路”、“城市道路”范围,如果开车疏忽大意
    2023-06-03
    209人看过
  • 非机动车辆的驾驶人员能否成为交通肇事罪的主体
    车辆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非机动车包括人力或者畜力驱动,上道路行驶的交通工具,以及虽有动力装置驱动但设计最高时速、空车质量、外形尺寸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关于非机动车的驾驶人员能否成为交通肇事罪的主体,在刑法界存在争议。我们认为:刑法视野中的交通运输活动应当限制于实行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内,相应地,判定非机动车的驾驶人员肇事造成伤亡事故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应当以行为人是否是在实行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内驾驶非机动车为标准。如果是在实行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内驾驶非机动车辆违章致生重大事故的,应以交通肇事罪论处;相反,如果是在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外驾驶非机动车因过失致人伤亡的,则应按过失重伤罪或过失致人死亡罪定罪处罚。按此标准来判定,既符合立法原意,操作性也很强。
    2023-04-22
    498人看过
  •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全责是否会被认定为肇事罪
    一、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全责是否会被认定为肇事罪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全责是会被认定为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二、危险驾驶罪与交通肇事罪的区别是什么1.犯罪主观方面不同,危险驾驶罪在主观上持希望或放任的故意;而交通肇事罪是典型意义上的过失犯罪,交通肇事罪主观上只能是过失。2.在犯罪行为方式上不同。危险驾驶罪包括醉酒驾驶和追逐竟驶两种行为;交通肇事包括一些违反交通安全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3.犯罪行为对危害结果的要求不同。危险驾驶罪是行为犯、情节犯,只要有醉酒驾驶或追逐竟驶的行为且情节恶劣即可,不要求造成实际的危害结果;而交通肇事罪则要求造成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造成重大损失。4.定罪
    2023-12-16
    284人看过
  • 骑电动车出事故会认定为交通肇事罪吗
    一、骑电动车出事故会认定为交通肇事罪吗骑电动车出事故也能认定为交通肇事罪。虽然目前电动车是非机动车,但骑电动车造成交通事故,也能认定为交通肇事罪。《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见我国《刑法》并没有将交通肇事罪的犯罪主体限制在机动车驾驶员的范围内。二、交通肇事罪刑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因此,无论是机动车驾驶员还是非机动车驾驶员、或是相关人员、甚至是行人,只要在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内发生事故,并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致人重
    2023-04-21
    368人看过
  • 无证驾驶肇事能定为交通肇事罪吗
    对于无证驾驶行为所引发的车祸是否足以构成交通肇事罪这一问题,需要依具体的案情与所产生的后果进行深入分析。通常而言,若无证驾驶行为导致了严重的车祸,令人身受到重伤、死亡或对公共及私人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害,那么此类行为很有可能被判定为交通肇事罪。在此种情况之下,犯罪嫌疑人除了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外,还有可能承受刑事处罚的制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4-08-05
    320人看过
  • 非道路交通肇事能否构成交通肇事罪?
    律师同志:去年年底,我父亲在一条已竣工未验收(路口有禁止通车标志)省级公路的人行道上行走,不幸被黄某驾驶的工具车从背后撞倒,致其当场死亡。事后,当地交警部门下发非道路交通事故书,告知该事故属于非道路交通事故,交警部门不受理,要我们自行起诉。我多次向当地公安局、检察院反映要求追究黄某的刑事责任,他们都认为该事故属非道路交通事故,不予追究。请问:非道路交通肇事能否构成交通肇事罪?某部干部施xx施xx同志:首先,由于该道路未经公路主管部门验收,依照《公路管理条例》,属于非道路交通,故交警部门对道路性质的认定是准确的。其次,当地公安机关、检察院认定非道路交通肇事不予追究刑事责任是错误的。条例第133条规定,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并无特别规定只适用于道路交通肇事,它同样也适用于非道路交通肇事。该罪的客观方面只需两个要件,
    2023-04-22
    147人看过
  • 交通肇事甩出车外死亡是否能作为第三者
    一、交通肇事甩出车外死亡是否能作为第三者需根据具体情境进行判断。若事故发生之际,车上乘客在遭受意外后未能再次接触所乘坐之车辆并因此身亡或受伤,那么他们应被视为"车上人员";然而,如果车上人员在脱离所乘坐车辆的承载空间之后,却遭到了该车辆的拖曳、碰撞或者碾压,从而导致了死亡或伤害,那么他们就应该被归类为"第三者"。《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三条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责任限额。责任限额分为死亡伤残赔偿限额、医疗费用赔偿限额、财产损失赔偿限额以及被保险人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无责任的赔偿限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会同国务院公安部门、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规定。二、交通肇事罪辩护词怎么写关于此份交通事故辩护词,我们的主要著眼点将集中在被告人陈某所涉及的违法犯罪行为及主观恶意程度、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大小以及他积极反
    2024-08-01
    470人看过
  • 超载车辆致人死亡,车主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
    关键看超载与危害结果是否有因果关系案情,以及需要看机动车辆所有人是否有指使、强令他人违章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情况,如果满足上面两点,那么就会构成因为超载所带来的交通肇事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规定:“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或者机动车辆承包人指使、强令他人违章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具有本解释第二条规定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2023-12-19
    438人看过
  • 交通肇事二次碾轧肇事者被执行死刑
    备受各界关注的石家庄交通肇事二次碾轧致人死亡案审理终结,5日上午马英豪被执行死刑。这是记者从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2005年12月27日晚,河北省石家庄青园街发生一起黑色本田轿车撞倒一行人后又掉头返回碾轧致死该行人案件。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后,于2006年6月30日作出一审判决,认定马英豪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马英豪不服,提出上诉。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受理后,依法于2006年12月22日公开开庭审理,认为上诉人马英豪在交通肇事后,开车调头返回碾轧被害人,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并致人死亡,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且犯罪情节特别恶劣,犯罪的后果特别严重,应依法惩处。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于12月29日作出终审判决,驳回马英豪上诉,维持原判,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2023-06-05
    347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开车不看路,轧死行人的按照交通肇事罪处理吗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2-08
      开车不看路,轧死行人的按照交通肇事罪处理。《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 独轮车的驾驶者能否认定交通肇事罪
      山东在线咨询 2023-06-10
      有可能,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开车撞死人,认定为交通肇事罪,会不会判刑?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5-01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即可定交通肇事罪: 1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死亡3人以上,负事故同等
    • 路人在公路上拦截车辆导致交通事故
      河北在线咨询 2022-10-06
      应该没有责任,死者应该赔偿车辆因其责任导致的损失。设想一下,有人去铁轨上卧轨,铁路局还要赔偿死者吗
    • 倒车致人死亡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倒车致人死亡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4-23
      倒车致人死亡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的认定:根据高法2000年11月15日《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在实行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内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和本解释的有关规定办理。在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外,驾驶机动车辆或使用其他交通工具致人伤亡或者致使公共财产或他人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分别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重大责任事故),第一百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