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主犯与从犯是刑罚谦抑性的重要体现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1 14:04:23 185 人看过

刑法的谦抑性是指立法者应当力求以最小的支出——少用甚至不用刑罚,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犯罪。刑法的谦抑性必然要求刑罚节俭,即应当尽量使刑罚节俭,以最小的刑罚成本支出,最大限度地遏制犯罪,尤其是防止刑罚过剩与过度。(20)刑罚的进化历史就是刑罚逐渐谦抑的过程,由对共犯不分主犯从犯同样对待,到主从犯区别对待的过程也是刑罚谦抑性在共同犯罪中的体现。

从我国刑法史上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可以看出,我国刑法对共犯人进行分类和区别对待主犯与从犯,是刑罚谦抑、人道和文明发展的结果。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由于实行罪刑擅断主义,对共犯处以同等惩罚,甚至实行族诛和株连,追究共犯以外的人,刑罚往往被滥用。直到汉代,我国才开始在某些具体犯罪中注重追究首恶和造意犯的刑事责任,开始萌发区别对待的思想。到唐代《唐律》中最早详细规定了共犯分为首犯和从犯,对从犯减一等处罚,并为其后的宋、明、清朝沿用。但是《唐律》中仍然有某些犯罪不分首从的规定,若本条言皆者,罪无首从,即强盗及奸,略人为奴婢,犯阑入;若逃亡及私度、越度关栈垣篱者,亦无首从。明律、清律都有对谋反、谋大逆、谋叛罪不分首从和株连灭族的规定,并都处以重刑。这说明我国封建刑法对严重危害其统治利益的犯罪,一律严厉惩罚,刑罚的谦抑性仅仅体现在一般共同犯罪上区分首从。建国前后,我们党依据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和一些单行法规,在共同犯罪中注意区分主犯与从犯,对从犯、胁从犯予以从宽处罚,缩减了对共犯人的处罚。1979年刑法典在借鉴以往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明确规定了主犯与从犯及其不同的处罚原则,即对于主犯应当从重处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于胁从犯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尽管1997年刑法典取消主犯从重处罚明确规定,但是在主犯与从犯区别对待、予以不同处罚的精神上是一致的。对全部共犯区分不同情况,予以不同处罚,打击锋芒指向主犯尤其是首要分子,而对从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刑罚总量上即进一步缩减了。可见,我国刑法按共犯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作用区分主犯与从犯,是刑罚谦抑性原则在共同犯罪中的必然延伸和贯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4日 06:1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从犯相关文章
  • 犯组织罪如何定性:主犯与从犯的划分
    参与犯罪者是从犯还是协从犯需要看参与者在犯罪中的主观意志和所起作用而定。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胁从犯是指受胁迫而参加犯罪的人,即在他人威胁下不完全自愿地参加共同犯罪,并且在共同犯罪中起较小作用的人。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从犯判刑多久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从犯可以判刑多少年,要依据犯罪情节而定,一般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七条【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第二百二十四条之一【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处五年以
    2023-07-19
    388人看过
  • 主犯与从犯的区别有哪些,怎么认定主犯与从犯
    一、主犯和从犯有什么区别《刑法》第26条第1款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第27条又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可见,主犯与从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不同。(1)从共同犯罪活动中的地位看,主犯在共同犯罪中居于主导支配地位,从犯在共同犯罪中处于从属地位。(2)从实际参加犯罪的程度看,主犯大多参加了全部犯罪活动,而从犯在共同犯罪中一般只参与实施一部分犯罪活动。(3)从具体罪行的大小看,在主观上,对共同的犯罪故意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罪行较大的是主犯;对主犯的犯罪意图表示赞成、附合、服从,对共同犯罪故意的形成起次要作用的、罪行较小的是从犯。在客观上,参与实施的犯罪行为对于共同犯罪的完成具有关键性作用的、罪行较大的是主犯;否则是从犯。(4)从对犯罪结果所起的作用看,那些对犯罪结果所起的作用较大的人,是共同犯罪中的主犯,
    2023-04-13
    434人看过
  • 什么叫刑法的谦抑性原则
    一、什么叫刑法的谦抑性原则刑法的谦抑性原则又称必要性原则。指立法机关只有在该规范确属必不可少,没有可以代替刑罚的其他适当方法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将某种违反法律秩序的行为设定成犯罪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谦抑性主要发生当出现刑罚无效果、可以他法替代、无效益等情况时才会使用。二、刑法的谦抑性原则的意义1.刑法的谦抑性原则有助于实现刑法的目标和价值。刑法的目标是保护社会秩序、维护公共利益和保障个人权利。通过谦抑性原则,刑法可以避免过度扩张和滥用,从而保护个人的自由和尊严,避免不必要的犯罪认定和刑罚。刑法的价值在于平衡社会秩序和个人权利之间的关系,确保刑法的适用是公正、合理和必要的。2.刑法的谦抑性原则还有助于提高刑法的效率和社会效益。刑法是一种特殊的法律手段,它对犯罪行为进行惩罚和制约,但同时也具有消极的作用。过度依赖刑法可能导致贬值效应,不仅无法有效预防犯罪,还可能引发更多的社会对立。因此
    2024-03-08
    235人看过
  • 什么是主犯、从犯与首要分子
    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包括以下两种情况:(1)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犯罪分子,即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有两个特征:第一,必须是集团犯罪中的犯罪分子。第二,必须实施了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行为。(2)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即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以外的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包括犯罪集团的骨干分子和在某些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指首要分子组织、领异的犯罪集团在预谋犯罪的范围内所犯的全部罪行。对于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以外的其他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它包括两种情况:(1)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即相对于主犯的主要作用而言的,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
    2023-04-25
    169人看过
  • 主犯与从犯区分的伦理学根据是什么
    主犯与从犯区分的伦理根据,就是指在共同犯罪人中区分出主犯与从犯在伦理道义上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刑法与伦理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刑法的存在和维持是以伦理为必要基础的。正如日本刑法学者所言:“……在刑法与伦理之间是有密切的联系,不可能完全分离。刑法的存在和维持以伦理为根基。”②美国伦理学者指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不管法律和制度如何有效率和条理,只要它们不正-义,就必须加以改造或废除”。③因此,刑法和伦理在基本价值上应当是一致的,刑法支持伦理并成为其后盾;伦理也维护刑法并为其道德基础。但是只有正当、适度的刑罚,才能与伦理保持和谐一致。那么,主犯与从犯的伦理根据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主犯与从犯划分的伦理根据在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正-义观念。正-义在词源意义上,具有正当、公正、平等、合理等含义。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提出的并被认为是古罗马法学家**庇安首创的著名
    2023-06-03
    464人看过
  •  刑法主犯与从犯的刑罚裁量原则
    这段内容讲述了在确定犯罪主犯的刑罚时,应该根据犯罪行为的事实情况确定相应的法定刑幅度,并且遵循刑责相一致的原则。同时,从犯的刑罚也应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减轻或免除处罚。主犯和从犯的刑罚应该在合理范围内,不应过度惩罚或减轻。1.主犯的刑罚确定:根据犯罪行为所涉及的事实情况,应当属于的法定刑幅度,遵循刑责相一致的原则来确定主犯的刑罚种类或刑期,不应过度惩罚。2.从犯的刑罚减轻: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从犯应当参照主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刑法从犯的刑罚减轻规定刑法从犯的刑罚减轻规定是指在刑法中,对于从犯犯罪分子,在主刑的基础上可以减轻或免除附加刑的处罚。这一规定主要体现在刑法第六十七条中,它明确了从犯犯罪分子的刑罚减轻原则,即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从犯犯罪分子是指在共同犯罪中,从属于主犯或者第三者的犯罪分子。从犯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往往是在主犯或者第三者的指挥、组织、安排
    2023-08-26
    115人看过
  • 走私罪主犯与从犯的刑法分析
    走私罪主犯与从犯判刑之间的区别:1、从犯比主犯从轻,减轻处罚是刑事责任,而非比主犯宣告刑从轻,减轻处罚。若主犯有其他从轻、减轻的量刑情节,其宣告刑可能与从犯相同,甚至更轻;2、从犯比照主犯从轻,减轻处罚,只能就共同犯罪而言,共同犯罪以外的处罚,不能成为比照的对象。若主犯有数罪,从犯一罪,从犯只能比较与主犯共犯一罪的处罚;3、在主犯是连续犯的情况下,从犯只能根据与主犯共同参与犯罪的犯罪事实和主犯处以的刑罚进行处罚。主犯单独作案的犯罪事实和刑罚应当排除在比较范围之外。走私罪与逃汇罪的区别?走私罪与逃汇罪的区别:1、逃汇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外汇管理制度,而走私罪的客体则是对外贸易管制;2、逃汇罪的对象仅限于外汇;走私罪的对象包括外汇在内的一切禁止或限制进出境的货物与物品;3、逃汇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而走私罪的主体则为一般主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七条【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
    2023-07-08
    481人看过
  • 主犯与从犯的区别及量刑刑法规定
    一、主犯与从犯的量刑区别是什么主犯与从犯的量刑区别是:关于主犯的处罚,即对于除首要分子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首要分子,是指在犯罪集团或者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其处罚方法是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关于从犯的处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处罚、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二、主犯和从犯怎么认定(一)对于主犯和从犯有着不同的认定标准:1、认定主犯:有下列三种情况之一的犯罪分子,可认定为主犯:(1)在犯罪集团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即犯罪集团建立的组织者、犯罪活动计划的制定者、犯罪计划的实施者或策划于幕后、或指挥于现场者;(2)在聚众闹事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即聚众闹事犯罪的聚头,在整个聚众闹事过程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人。“聚众犯罪”是指纠集多人共同实施一项犯罪活动。如聚众斗殴,聚众哄抢公私财物的犯罪等。聚众犯罪与犯
    2023-04-13
    389人看过
  • 刑法谦抑性原则哪里有规定
    一、刑法谦抑性原则哪里有规定刑法的谦抑性原则又称必要性原则,在立法中有规定,该原则指立法机关只有在该规范确属必不可少,没有可以代替刑罚的其他适当方法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将某种违反法律秩序的行为设定成犯罪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谦抑性主要发生当出现刑罚无效果、可以他法替代、无效益等情况时才会使用。二、刑法谦抑性原则适用哪个环节刑法的谦抑性主要体现在刑事立法环节。在制定刑事法律时,立法机关应当审慎权衡社会的需要和个人的权利,并综合考虑其他非刑事手段的有效性。例如,对于某些经济违法行为,根据情节或后果的严重程度,可根据谦抑性原则,优先考虑采取经济行政制裁措施,而不是立即启动刑罚。这是因为刑罚是一种强制性的手段,对个人自由和尊严有较大的限制,应当谨慎使用。三、刑法谦抑性原则有什么意义1.刑法的谦抑性原则有助于实现刑法的目标和价值。刑法的目标是保护社会秩序、维护公共利益和保障个人权利。通过谦抑性
    2024-01-29
    72人看过
  • 加重从犯罪责:主犯与从犯的司法实践
    (1)在事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首先提出犯意者通常为主犯,随声附和、表示赞同者通常为从犯。但这个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仅仅在犯罪共谋阶段随声附和,而在具体犯罪行为实施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亦属于主犯,而不构成从犯。(2)在事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策划、指挥犯罪活动者通常为主犯,被动接受任务、服从指挥者通常为从犯。(3)从参加共同犯罪的频率来看,多次参加共同犯罪者或者参加全部共同犯罪活动者通常为主犯,而首次参加共同犯罪或者参加次数少于其他犯罪分子的,以及仅参加了部分共同犯罪的犯罪分子通常为从犯。(4)从参加共同犯罪的强度来看,主犯的实行行为通常强度较大、手段残忍、技巧熟练,而从犯的实行行为强度通常较小,或者技巧不够熟练。(5)从对犯罪结果的作用来看,主犯由于行为强度大或者技巧热练,通常对犯罪结果的作用较大,是造成犯罪结果的主要原因;而从犯由于初次作案、行为强度小,或者技巧不熟练,通常对造成犯
    2023-07-14
    121人看过
  • 刑事犯罪中怎么区分主、从犯
    刑事犯罪中如何区分主、从犯《刑法》第26条第l款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第27条又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可见,主犯与从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对主犯和从犯,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区分:第一,在事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首先提出犯意者通常为主犯,随声附和、表示赞同者通常为从犯。但这个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仅仅在犯罪共谋阶段随声附和,而在具体犯罪行为实施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亦属于主犯,而不构成从犯。第二,在事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策划、指挥犯罪活动者通常为主犯,被动接受任务、服从指挥者通常为从犯。第三,从参加共同犯罪的频率来看,多次参加共同犯罪者或者参加全部共同犯罪活动者通常为主犯,而首次参加共同犯罪或者参加次数少于其他犯罪分子的,以及仅参加了部分共同犯罪的犯罪分子通常为从犯。第四,从参加共同犯罪的强度
    2023-06-03
    144人看过
  • 区分共同犯罪中的主从犯是否必要?
    如果在共同犯罪中,所有参加人的作用基本相当的,可以不分主、从犯。共同犯罪的相关情形。在一般的共同犯罪中,一般均有主从犯区分,毕竟,一起犯罪事实的发生,肯定有预谋、组织、策划、实施等相关过程,难以避免的就会产生主从犯,但是由于对犯罪行为的顺利完成起到了共同的推动作用,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基本相当的话,共同犯罪不区分主从犯。寻衅滋事不区分主从犯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七条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
    2023-07-16
    449人看过
  • 单位犯罪主犯从犯的认定,及区分主从犯情况
    作为犯罪单位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首先应当是犯罪单位中的工作人员,非犯罪单位工作人员实施的行为,即使与单位犯罪有关,也不能认定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只能认定为单位犯罪的共犯。其次,应当在单位犯罪中起了重要作用,要么是对单位犯罪起决定、组织、领导作用,要么具体实施犯罪。没有参与单位犯罪活动的犯罪单位工作人员,不能成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其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是指在单位实施的犯罪中起决定、批准、授意、纵容、指挥等作用的人员,一般是单位的主管负责人,包括法定代表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应当是犯罪单位机构的成员,但不能将犯罪单位中决策的成员或者虽然参加了实施单位犯罪的决策会议,但明确表示反对意见,只是因为少数意见未被采纳的决策机关成员,不应认定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同时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也不必然是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由单位法定代表人直接决定或
    2023-06-11
    381人看过
  •  区分团伙诈骗中的主犯与从犯的方法
    这段内容讲述了如何区分主犯和从犯。从共同犯罪活动中的地位、作用、犯罪故意的内容、共同犯罪行为和结果来看,主犯和从犯有不同的表现。主犯在共同犯罪中占主导地位,对共同犯罪起主要作用,而从犯在共同犯罪中占从属地位,对共同犯罪起次要作用。以下是从几个方面区分主犯和从犯的内容:1.从共同犯罪活动中的地位来看,主犯在共同犯罪中占主导地位,从犯在共同犯罪中占从属地位。2.从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来看,主犯对共同犯罪起主要作用,从犯对共同犯罪起次要作用。3.从共同犯罪故意的内容来看,主犯的犯罪故意内容更为严重,从犯的犯罪故意内容相对较轻。4.从共同犯罪行为来看,主犯的行为更为突出,从犯的行为较为低调。5.从共同犯罪结果来看,主犯对共同犯罪结果承担更大的责任,从犯对共同犯罪结果承担较小的责任。(2)从实际参与犯罪的程度来看,大多数主犯参与了所有的犯罪活动,而从犯一般只参与共同犯罪活动的一部分。(3)从具体罪行的
    2023-09-01
    330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从犯
    词条

    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按照是否直接参与犯罪,从犯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2、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即帮助犯。... 更多>

    #从犯
    相关咨询
    • 主犯是如何区分从犯与主犯的?
      宁夏在线咨询 2023-02-22
      看其在共同犯罪中是否起次要的作用或者辅助作用。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 如何区分主犯与从犯,主犯是从犯吗,从犯是否一定要判刑,还是共犯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2-09
      主犯与从犯是在同一个共同犯罪的事实中,对于不同罪犯区别,目的是区分处罚的轻重。第一,在事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首先提出犯意者通常为主犯,随声附和、表示赞同者通常为从犯。但这个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仅仅在犯罪共谋阶段随声附和,而在具体犯罪行为实施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亦属于主犯,而不构成从犯。第二,在事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策划、指挥犯罪活动者通常为主犯,被动接受任务、服从指挥者通常为从犯。第三,从
    • 主犯与从犯有哪些区别,中主犯与从犯如何区分?
      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28
      一、主犯与从犯有哪些区别第一,在事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首先提出犯意者通常为主犯,随声附和、表示赞同者通常为从犯。但这个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仅仅在犯罪共谋阶段随声附和,而在具体犯罪行为实施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亦属于主犯,而不构成从犯。第二,在事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策划、指挥犯罪活动者通常为主犯,被动接受任务、服从指挥者通常为从犯。第三,从参加共同犯罪的频率来看,多次参加共同犯罪者或者参加全部
    • 主要犯罪分子与从犯的区分方法
      西藏在线咨询 2025-01-14
      主犯与从犯的区分 共同犯罪中的主犯和从犯如何区分认定是一个重要问题。发起共同犯罪的意图即共同犯罪故意是共同犯罪故意形成的根本原因,对共同故意的决定性作用不言而喻。因此,发起共同犯罪的意图可以被视为共同犯罪的主犯。策划共同犯罪的行为包括选择犯罪目标、制定犯罪计划等,共同犯罪与单独犯罪一样,也有预谋与突发之分。有预谋的共同犯罪通常更易达到既遂,因为共同犯罪行为实施之前的策划行为避免了共同犯罪人的盲目
    • 主犯与从犯的区别主犯逃跑从犯怎么判刑
      贵州在线咨询 2022-10-26
      按罪名判,直接另案处理,把你的案子和主犯分开,按你的犯罪情节定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