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企业声誉
企业声誉是企业在社会上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反映,良好的声誉有助于企业吸引素质较优秀的劳动者、引进更好的投资者、克服危机,并且开拓新的商机。集体劳动争议的爆发、新闻媒体的曝光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无疑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压力,令社会群体质疑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由此对企业声誉造成严重的影响,并随之影响该企业在社会上的综合竞争力。
二、用工成本
劳动争议从权利之争演化为利益之争,劳动者在薪酬福利、社保待遇、工作安置等问题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给企业用工成本的增加了极大的压力。对于劳动者而言,此类事项涉及到劳动者的核心利益,是劳动者最为关切和敏感的问题,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劳动者才希望通过集体行动的方式在此类问题上与企业公开对抗,寸土必争。对于企业而言,劳动者的工资待遇水平和岗位设置直接影响企业的用工成本,进而影响企业的产品成本、竞争力和投资回报,这几方面也是企业的核心利益,企业亦不会轻易让步。由此可见,企业需要进一步考虑更多降低成本的替代方案以面对劳动争议的发展趋势在用工成本方面提出的挑战。
三、企业经营活动
集体劳动争议已影响到企业的战略性发展和经营活动。例如,东莞裕元鞋厂是耐克、阿迪达斯等公司供应商,该厂4万至6万工人自2014年4月5日开始的罢工行动,使耐克公司已考虑在中国转移生产基地。在企业一些股权收购和资产收购等重大经营活动中,集体劳动争议也给交易造成了重大障碍,例如在“百事可乐罢工事件”中,罢工直接影响了商务部等部门对该次股权交易的审批。
-
劳动仲裁法对法院审理劳动争议的影响
272人看过
-
仲裁期限对劳动争议的解决是否有影响?
320人看过
-
劳动争议司法解释内容对仲裁申请期限的影响
93人看过
-
当公司拒绝实施劳动仲裁时,劳动仲裁对法人有何影响
247人看过
-
公司注销影响劳动仲裁吗
142人看过
-
劳动争议劳动仲裁有哪些,劳动争议如何劳动仲裁
242人看过
资产收购指企业得以支付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劳务或以债务免除的方式,有选择性的收购对方公司的全部或一部分资产。在进行收购资产时,由于须特别注意被购并国家当地的法令,以免在收购之后须承受其他额外的债务或义务。 因此,一般多尽量间接地由被购并公... 更多>
-
劳动仲裁仲裁时效起算时间对劳动争议有哪些影响河南在线咨询 2022-05-10依据劳动仲裁法第二条规定,劳动关系适用于以下劳动纠纷: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仲裁时效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有效期间为一年。仲
-
仲裁,劳动争议,劳动仲裁,劳动争议案件重庆在线咨询 2022-08-18劳动争议仲裁程序分为以下四个程序:1.申请与受理。劳动争议仲裁必须有当事人的申请,否则不能仲裁。当事人应当在法定期限内,即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当事人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申请书后,应在七日内审查作出受理与否的决定。2.仲裁前准备。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 首先成立仲裁庭,简单案件指定一名仲裁员审理。 其次进行调查取证工作。3.调解。4.开庭与
-
劳动争议仲裁和人事争议仲裁有区别吗,劳动争议仲裁和人事争议仲裁海南在线咨询 2022-05-04一,劳动争议仲裁和人事争议仲裁有区别,但是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和人事争议仲裁是一回是,都是指劳动关系里的人事争议仲裁。 二,劳动争议仲裁和人事争议仲裁的区别: 1,受理案件范围不同: (1)根据我国《公务员法》和1997年8月8日人事部发布的《人事争议处理暂行规定》,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受案范围包括:国家行政机关与工作人员之间因录用、调动、履行聘任合同发生的争议,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之间因辞职、辞退以及
-
考勤记录对劳动仲裁影响大吗辽宁在线咨询 2022-07-01一般不影响,劳动仲裁没有考勤纪录,可以用其他证据证明,例如证人证言,劳动合同或者工牌等。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十九条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经查证属实的,仲裁庭应当将其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请求有关的证据,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
公司对经营困难有争议可以劳动仲裁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2-04-20企业经营困难,可以按规定进行裁员,并给予补偿。 企业让劳动者自行打辞职报告,否则,不发工龄补偿金是违法的,劳动者完全可以拒绝。 如果企业违法,劳动者可以向劳动机关投诉。 法律链接:《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