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医疗纠纷发生后,医患双方在协商解决不成的情况下,若双方能自愿达成协议将争议提交医疗纠纷仲裁委员会处理,则仲裁可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1、当事人申请。提出仲裁要求的医患一方应当在纠纷发生之日起规定的时间内(即受理时效内)向医疗纠纷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2、案件受理。医疗纠纷仲裁委员会应当在自收到申请书之日起规定的时间内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决定。对决定受理的应通知被诉方,并组成仲裁庭。
3、案件审理。仲裁庭处理医疗纠纷应当先行调解,在自愿合法的原则下促使医患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若调解不成功则不应久调不决,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4、仲裁的执行。仲裁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如同法院的裁判书一样,当事人必须履行。当败诉方在不自动履行仲裁裁决的情况下,胜诉方可请求法院强制执行仲裁裁决。通过法院的强制执行能体现仲裁裁决的权威性,在保证实现当事人权利的同时,也保证了医疗纠纷仲裁制度的顺利发展。
一、医疗纠纷仲裁要注意什么
仲裁须提交的证据材料及注意的事项:
1、双方同意提交仲裁的协议;
2、就医的凭证,如病历本、出院证明及医疗费发票;
3、对医院拒绝提供相关其他材料的,可申请仲裁保全证据。
4、可申请医疗事故及医疗过错的鉴定来确定医方是否承担法律责任。
二、医疗纠纷仲裁的前提条件:
根据《办法》的上述规定,医患双方要申请仲载的前提条件必须是双方当事人协商同意提交仲裁院仲裁。协议可以是事前约定,如医院在手术前的一些告知书或医疗合同中约定争议的处理方式,也可以是事后约定,如发生纠纷后双方在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不成时,调解员可指引医患共同选择仲裁院。
三、医疗纠纷仲裁相对于诉讼的优势:
一是仲裁案件的立案不受地域的限制,不像法律诉讼那样必须由医疗机构所属地的法院受理。二是仲裁裁决是一裁终局,而诉讼是二审终审制,因此能更迅速有效地解决纠纷。
-
医疗纠纷仲裁申请书该如何书写?
198人看过
-
如何仲裁医疗纠纷
162人看过
-
医疗机构医疗纠纷能够仲裁吗?
223人看过
-
医疗仲裁如何申请?
266人看过
-
医疗仲裁是什么意思,如何申请医疗事故仲裁
402人看过
-
医疗事故赔偿怎么申请仲裁
335人看过
医疗纠纷是指发生在医疗服务、医疗诊断、医疗保健、医疗美容、病历书写等具有合法资质的医疗企事业法人或机构与患者之间的纠纷。 对于医疗纠纷的处理,可由医患双方协商进行处理;可以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处理;可以申请行政调解;也可以向法院起诉;还可... 更多>
-
医疗事故纠纷是否可以申请仲裁,医疗事故纠纷可以申请仲裁吗青海在线咨询 2023-05-10医疗事故引起的医疗赔偿纠纷案件必须具备一个前置条件,即已构成医疗事故。如果自己权利被侵害,可以寻找司法救济,但是向人民法院起诉是有诉讼时效的,那么医疗事故纠纷是否可以申请仲裁,医疗事故纠纷可以申请仲裁吗?
-
医疗仲裁如何申请河北在线咨询 2023-04-271、怎么申请医疗纠纷仲裁 当医疗纠纷发生后,医患双方在协商解决不成的情况下,若双方能自愿达成协议将争议提交医疗纠纷仲裁委员会处理,则仲裁可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1)当事人申请。提出仲裁要求的医患一方应当在纠纷发生之日起规定的时间内(即受理时效内)向医疗纠纷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2)案件受理。医疗纠纷仲裁委员会应当在自收到申请书之日起规定的时间内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决定。对决定受理的应通知被诉
-
仲裁医疗纠纷要怎么收费新疆在线咨询 2023-06-221、按件收费收取 (1)无财产争议:6000元-20000元之间; (2)法律文书:600元-2000元之间; (3)律师见证:2000元-10000元之间; (4)代办公证:1500元-3000元之间。 2、民事案件收费 (1)一审争议标的在10万元以下:部份7%,但不少于5000元; (2)一审争议标的在10万元以上但在100万元以下:部分6%; (3)一审争议标的在100万元以上但在500万
-
医疗纠纷怎么打官司,如何参与医疗纠纷仲裁河北在线咨询 2022-04-08一、医疗纠纷诉讼程序 1、医疗纠纷或投诉发生后,所在科室负责人应立即向医务科报告,隐匿不报者,将承担可能发生的一切后果。 2、因医疗问题所致的纠纷,所在科室应先进行调查,迅速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措施,控制事态,争取科内解决,防止矛盾激化,并接待纠纷患者及家属,认真听取患者的意见,针对患者的意见解释有关问题,如果患者能够接受,纠纷投诉到此终止。 3、医务科接到科室报告或家属投诉后,应及时做好登记,并向
-
哪些情况下医疗纠纷申请仲裁可以轻伤上海在线咨询 2021-12-29重新鉴定医疗纠纷的具体情况如下: (1)原司法鉴定人不具备从事原委托事项鉴定执业资格; (二)原司法鉴定机构超出登记的业务范围组织鉴定的; (三)原司法鉴定人应当按照规定回避; (四、客户或者其他诉讼当事人对原鉴定意见有异议,并能提出合法依据和合理理由的; (五、法律规定或者人民法院认为需要重新鉴定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