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他人签合同如果此人用此手段骗取了数额较大的财物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能涉嫌构成合同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合同纠纷打官司会坐牢吗
合同纠纷属于经济纠纷,是民事案件,不会坐牢的。但是构成合同诈骗罪的,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会坐牢。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二、刑法中合同诈骗罪是以什么标准量刑的
合同诈骗罪按照以下标准量刑:具有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等情形,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商业诈骗如何报案
商业诈骗可到犯罪地的公安局经侦支队或者经侦大队报案。
商业诈骗可能以合同诈骗罪判处,合同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采取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包括以虚构名义签订合同、以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诱骗对方签订履行合同、收受款项后逃匿。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1、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4、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5、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
冒充他人签订合同会不会构成诈骗,法律上是如何确定的
429人看过
-
冒充他人签合同是否侵犯他人权益
246人看过
-
冒充老板签合同诈骗怎么判?
358人看过
-
冒充他人签合同属于何种罪名
410人看过
-
如何应对冒充他人签订的合同
237人看过
-
冒用他人名义签合同是否属于诈骗
291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合同诈骗罪冒充他人诈骗也算犯法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2-06-2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因此合同诈骗罪冒充他人诈骗也是犯法的
-
-
私人借款时冒充股东签名是否构成诈骗?广西在线咨询 2024-12-17如果在借款协议中,当事人使用他人身份署名,并且其本人主观存在欺诈意图和非法占有目的,这种行为可以被视为诈骗行为。如果有人假冒担保人的名义在借款协议上签署,这将被视为对债权人的欺诈行为。如果诈骗财物累积到较大规模(通常为20,000元人民币或等值货币),那么这个人将触犯合同诈骗罪,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法律后果。
-
冒充他人名义借钱是否构成敲诈河北在线咨询 2023-02-13如果数额较大,涉嫌诈骗犯罪,应当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冒充律师代理案件构成诈骗吗湖南在线咨询 2022-11-23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