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引渡与死刑的冲突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1 14:02:23 226 人看过

死刑不引渡原则指的是据请求方法律,被请求引渡人可能因引渡请求所针对的犯罪被判处死刑,除非请求方作出被请求方认为足够的保证不判处死刑,或者在判处死刑的情况下不执行死刑,否则被请求方应当拒绝引渡,这就是法律规定的死刑不引渡原则。具体的死刑认定规定一般需要看两国的具体情况,因为两个国家对同一罪行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被请求国有可能以有关罪行在该国不构成犯罪为由拒绝引渡。

不能适用死刑的对象

刑法第49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根据本条的规定,以下罪犯不适用死刑:

1、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这里所说的犯罪的时候,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时候,不是指审判的时候,如果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行为的那一天不满18周岁,即便审判的时候已满18周岁,亦适用本条的规定。

2、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这里所说的审判的时候是指从羁押到执行的整个诉讼过程,而不是仅指法院审理阶段。因此,在刑事诉讼的各个阶段上怀孕的妇女都不适用死刑。

对上述两种不适用死刑,是指既不能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也不能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

第七条

外国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提出的引渡请求必须同时符合下列条件,才能准予引渡:(一)引渡请求所指的行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请求国法律均构成犯罪;(二)为了提起刑事诉讼而请求引渡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请求国法律,对于引渡请求所指的犯罪均可判处一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其他更重的刑罚;为了执行刑罚而请求引渡的,在提出引渡请求时,被请求引渡人尚未服完的刑期至少为六个月。对于引渡请求中符合前款第一项规定的多种犯罪,只要其中有一种犯罪符合前款第二项的规定,就可以对上述各种犯罪准予引渡。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13日 23:4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死刑相关文章
  • 国际刑事属人管辖权与刑事属地管辖权冲突的表现
    理论界认为,对于国际刑事管辖权冲突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二种:一是案件发生后还没有处理前的争管;二是一国在他国行使了刑事管辖权后再次对该案件起诉、审判和处罚,即重新起诉。[1]就刑事属人管辖权与刑事属地管辖权的冲突而言,也存在争管和重新起诉的冲突表现形式。此外,作者认为,就立法层面而言,刑事属人管辖权与刑事属地管辖权的冲突还表现为法律规定上的竞合。1、争管当公民在国外犯罪时,犯罪地国根据其刑事属地管辖权对该公民行使管辖权时,该公民的国籍国如果根据本国刑法对该公民主张行使刑事属人管辖权,便形成对该案件的争管。而刑事属地管辖权在形式上对刑事属人管辖权具有天然的优先性,因为,犯罪地国一般不会将自己有管辖权的案件交由其他国家来管辖,这无异于放弃其主权。2、重新起诉现代不少国家的刑法明确规定,对其公民在国外犯罪受到犯罪地国的审判或处罚后,该公民回到国内,也不因此而对该公民免除刑事责任。如我国刑法第10条
    2023-06-11
    83人看过
  • 国际税收冲突和双重征税
    在跨境交易中,纳税人必然受到不同征税主权的管辖。相对于国内贸易,跨境交易的纳税人往往要承担更高的纳税义务,最终可能导致双重征税甚至多重征税。双重征税可能是经济性双重征税,也可能是法律上的双重征税。经济上的双重征税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国家在同一时间段内就同一交易、同一标的物或者同笔收入课税,但是纳税主体并不相同。法律上的双重征税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国家在同一时间段内就同笔收入对同一法人或者自然人征税。消除双重征税最初是通过相应的国内立法来解决的。许多国家在国内法中通过单边税收减免以最大程度地消除双重征税的影响。这些减免措施包括免税、税收抵免或者将外国已纳税额作为费用予以扣除的方法(该种方法最为经常被采用)。然而,由于各国基于不同的基本税收理念和征税主权观念,双重征税仍然不可避免。因此这些减免措施虽然有效,但是缺乏灵活性,并不能够满足需要。许多双重征税问题是通过国际税收协定(也称“避免双重
    2023-06-05
    229人看过
  • 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冲突的法律协调途径
    (一)不断完善国际法1.赋予发达国家更多的国际义务。根据国际环境法上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赋予发达国家在环境保护上更多的义务和责任。各国负有保护全球环境的共同责任,但在各国之间,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这个责任的分担不是平均的。在历史上,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实现以长期过度消耗地球资源和严重污染地球环境为代价。目前,发达国家依然存在着高消费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所以,要分清历史责任,共担环保大业。一方面,发达国家要对一些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物质的生产、排放进行控制,率先采取相关措施,列出时间表,而适当给予发展中国家一定的宽限期。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应当在技术、资金上给予发展中国家额外的资助。所幸的是,这些已经在一些国际性的条约、协定中有所体现,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共同关注。但很多公约的此类规定过于笼统,可操作性不强,给作为发达国家的缔约方不充分履行自己的义务留下了可钻的空子。所以,我们必须做出更
    2023-06-06
    303人看过
  • 航空法不与国际接轨航班延误冲突频发
    这一边,乘客糊里糊涂上了飞机,却发现要闷在机舱里五六个小时才能等到起飞,且追问原因时永远只得到冷冰冰的模糊解释;那一边,次日就要拍摄婚纱照的乘务长被因航班延误而激怒的乘客打倒在地进入夏季雷雨时节,航班频繁延误,乘客与航空公司矛盾重重。在中国民航旅客运输量一年超过2亿人次的今天,因何乘客如此不信任航空公司?个中缘由,并非一两句天气原因、流量控制就可以解决这块共同心病的。不说实情谈何谅解?乘客最不能容忍的是,航班延误发生后,只有一句您乘坐的航班因故延误或取消,请您谅解或者来来去去就那一句流量控制、天气原因。至于何时起飞,如何处理,全无下文。在退票、改签或要求赔偿时,感觉航空公司基本上是最先安排能吵闹的,后安排安静等待的,这给了广大乘客一个暗示:不闹不赔,小闹小赔,大闹大赔,矛盾激化最终演变成殴打地服人员、堵塞登机口、冲击停机坪、拒绝登机、集体占机等。根据中消协的调查显示,在国内,消费者最常遇到
    2023-06-08
    413人看过
  • 车位引发的暴力冲突
    小区公共道路凭什么被划作停车泊位,挤占消防通道又该怎么办?业主停在小区里和小区外的车辆被划谁负责?小区业主和租房者谁更有车位优先使用权?停车费究竟由谁说了算?不少业主发现,私家车开回自家小区后比在公共道路上发生的麻烦还要多,有的甚至演变为暴力事件。这里选登两个案例和小区停车纠纷的原因,意在引起各方重视,期待有关部门、物业企业和业主共同为化解小区停车纷争而开出可操作的良方。明园森林都市为车流血去年12月20日,一则关于明园森林都市物业秩序维护员与业主发生流血的文章被迅速转帖,点击率飙升。之所以受到关注和热议,是因为业主不满物业突然提高停车费,拒缴费用的车主与秩序维护员发生冲突。明园森林都市(一期)小区,由上海恒*物业有限公司负责该小区的前期物业服务,从2007年11月开始分批交房入住。该小区规划有地下车库两个(开发商有产权的车位214个,另外有约400个利用人防工程改造的双层车位),地面临时
    2023-06-10
    132人看过
  • 论“一国两制”下我国当前区际刑事法律冲突
    【摘要】香港、澳门回归后,“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落实是我国单一制国家结构下多元法系格局形成的现实基础,也是内地与港、澳三地之间产生法律冲突的根本原因,给实务界带来了许多崭新、复杂且亟待解决的课题。我们应当在坚持“一国两制”的前提下,有的放矢地解决此冲突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关键词】一国两制区际刑事管辖冲突原则一、我国区际刑事法律冲突产生的原因“一国两制”条件下多法域的出现是我国产生区际刑事法律冲突的直接原因和前提条件。中国政府在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分别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收回这两个地区。香港、澳门回归后,成立了特别行政区,允许其保留资本主义制度。香港和澳门分别制定了基本法,基本法的制定使得内地与港、澳三地的法律冲突表现的更加明朗,从基本法可以看出:1.在立法权方面,立法权由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行使,立法会可以依据基本法,按照法定程序制订包括刑事法律在内的所有法律,报
    2023-06-11
    219人看过
  • 死刑复核权的法律冲突
    死刑复核权是指对被告人判处死刑的案件,由有权的人民法院进行复核,以决定是否核准死刑判决并执行死刑所应当遵循的权利。是对死刑的判决和裁定进行复核的权限。死刑核准权一直就在最高人民法院。基本法与一般法有多年的冲突。死刑核准权一直就在最高人民法院。新中国的死刑复核制度,在1954年9月第一部《人民法院组织法》颁布至文化大革命前,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该法规定死刑复核权由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共同行使。文革后,五届全国人大于1979年7月通过了《刑事诉讼法》和《刑法》,上收死刑复核权,规定由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但是随后,1980年2月12日,《刑事诉讼法》和《刑法》实施仅仅一个多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即批准,对1980年内的杀人、强奸、抢劫、放火等犯有严重罪行应当判处死刑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核准。之后,最高人民法院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于19
    2023-06-11
    232人看过
  • 国际刑法专家解读中澳中法引渡条约
    4月22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将审议中国和澳大利亚引渡条约的议案、中国和法国引渡条约的议案、中国和科威特关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协助的协定的议案。如无意外,这三个国际条约有望被批准。当天,本报记者联系到国际刑法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教授黄风,对中澳和中法两个引渡条约作独家解读。在司法部有长期工作经验的黄风曾参与或主持过一些重大案件的国际司法合作事务和境外调查取证工作,并且参加过多项我国与外国双边司法协助条约或引渡条约的谈判和有关文本的准备工作。其中包括,中国第一个引渡条约——中国和泰国的引渡条约;中国与欧美国家的第一个引渡条约——中国与西班牙的引渡条约。此次人大常委会审议的中国和法国引渡条约和中国和澳大利亚引渡条约分别于2007年3月和2007年9月签署。死刑不引渡条款《21世纪》: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将审议两个引渡条约,这两个条约在内容上是否有所突破?黄风:单
    2023-06-11
    197人看过
  • 青苗赔偿引发冲突
    8月15日,息烽县青山乡马路岩村村民徐某向本报新闻热线6774488反映:去年电力施工部门在他家附近施工时,砍了他家的树,踩坏了他家的苞谷地和花生地,可承诺的赔偿至今仍未兑现。当天下午3时许,记者赶到马路岩村徐某家。据徐某介绍,2004年8月份,施工队开始在马路岩村修建电力设施,砍了他栽种的红椿树和樱桃树等大树9棵、小树若干,虽然他最终和项目部达成协议赔偿1000多元,但是至今分文未得。近期,施工队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又强行将他的几棵桐子树砍掉,并踩踏了他家的苞谷地和花生地。虽然施工方说以后算青苗费赔偿,但他担心施工结束后赔偿得不到保障,遂于8月13日将一根电缆缠在铁架上阻止施工。14日,施工队项目部陈贤永带人来到徐家,准备协商赔偿事宜。双方因言语不合发生冲突,致使两人受伤。针对徐某所讲的赔偿金问题,陈贤永解释说,去年8月份,施工队砍了徐某家的棕树,本来按规定一棵赔付40元,最终在徐的坚持
    2023-04-23
    496人看过
  • 论涉外离婚管辖权的国际私法冲突
    我国现行的部分立法与国际社会的通行做法不一致,不利于跨国离婚纠纷的妥善解决。因此,建议借鉴国外相关立法和国际惯例,结合我国国情,完善和发展我国涉外离婚法律制度。随着中国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涉外婚姻在中国越来越普遍。但由于文化传统、社会经验、思想观念和人生观的差异,涉外婚姻破裂的比例相对较高。国外离婚案件的上升态势与我国相对落后的立法形成鲜明对比。由于缺乏相对完善的涉外离婚法律制度,法官在审理涉外离婚案件的过程中无法依靠涉外离婚法律制度,从而陷入前所未有的尴尬境地。在这种情况下,仅仅依靠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和上级法院的批复只能是杯水车薪。完善我国相关法律制度迫在眉睫。离婚方式一般分为协议离婚和判决离婚。由于“协议离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事人的协议,实质性的法律冲突很少。因此,为了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对“协议离婚”的内容鲜有规定。本文主要探讨“离婚判决书”中的管辖权冲突问题。涉外离婚案件审理结
    2023-05-07
    427人看过
  • 偷渡引渡回国流程
    法律综合知识
    针对您的问题,我所了解到的回国程序如下:首先是由于签证失效的原因,您将在北京这个城市接受中国政府的严格调查与质询,以详细了解发生的事情,并请家人前往那里领取您回来;其次是因为签证不符合要求,或在进入本国领土时遭到非法入境的质疑而引起的遣返回国程序。只要您拥有足够的资金供应,便能自行安全地返回国内。《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第九条中国公民出境入境,应当依法申请办理护照或者其他旅行证件。中国公民前往其他国家或者地区,还需要取得前往国签证或者其他入境许可证明。但是,中国政府与其他国家政府签订互免签证协议或者公安部、外交部另有规定的除外。中国公民以海员身份出境入境和在国外船舶上从事工作的,应当依法申请办理海员证。
    2024-05-12
    209人看过
  • 我国接受“死刑不引渡原则”的积极意义
    Normal07.8磅02falsefalsefalse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StyleDefinitions*/table.MsoNormalTable{mso-style-name:普通表格;mso-tstyle-rowband-size:0;mso-tstyle-colband-size:0;mso-style-noshow:yes;mso-style-parent:"";mso-padding-alt:0cm5.4pt0cm5.4pt;mso-para-margin:0cm;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mso-pagination:widow-orphan;font-size:10.0pt;font-family:"TimesNewRoman";mso-fareast-font-family:"TimesNewRo
    2023-06-11
    469人看过
  • 死刑不引渡的实践和挑战
    刚开始,死刑不引渡原则的制定,是出于对人权的保护。死刑不引渡是指,死刑犯不引渡的原则。而死刑不引渡原则指,以请求方的法律为判刑依据,被请求引渡人如果引渡成功,会在请求方国内判处死刑。除非请求方保证被请求方不会被判处死刑,或者不被执行死刑。否则,被请求方会拒绝引渡。赖昌星案死刑不引渡原则赖昌星的难民申请上诉案再次被加拿大联邦上诉法庭推翻,这就意味着这位老赖六年间接连打出的政治牌、人权牌都已经失效。而据有关专家分析,虽然赖昌星的命运还有诸多变数,但并不排除他可能最早在06年3月被遣返回国。在赖昌星案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法律原则是死刑不引渡的原则,这也是本案中最难解决的国际法难题,可以说死刑不引渡原则是死刑保留国家与死刑废除国家之间关于引渡的天堑。人权保障事实上是死刑和引渡的一个连接点,这就涉及到对生存权的认知问题。对生存权的认识,如同对其他社会现象的认识一样,不能离开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不能离
    2023-07-01
    370人看过
  • 药品专利保护与公共健康的国际冲突及对策研究
    本文探讨了药品专利保护与公共健康这一国际学术前沿课题,主要着眼于TRIPS协议下授予医药专利保护和发展中国家以可接受价格获取相关救命药物之间的冲突。本文分析了WTO、公共健康和知识产权等的关联和冲突,并重点探讨在TRIPS协议和《关于TRIPS协议与公共健康的多哈宣言》框架内解决公共健康与知识产权的冲突的有关措施,探索我国解决药品知识产权保护与公共健康问题的途径。[关键词]公共健康知识产权TRIPS协议多哈宣言引言TRIPS协议生效以来,药物疗效、药物安全性等传统问题已经被当公共健康面临威胁时如何使公众获得药物等问题所取代。1在平衡知识产权所有人与公众的利益时,该协议倾向于保护前者的利益,导致生产成本和药物价格的上扬。与此同时,公众对TRIPS的批评与日俱增,批评它对救命药的专利保护以及制药公司全球垄断合法性等问题。公众日益担心现行的TRIPS知识产权保护模式过于保护私有权持有人而忽略了公
    2023-05-05
    267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死刑
    词条

    死刑也称为极刑、处决、生命刑。指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结束一个犯人的生命,执行死刑的方式采用枪决和注射等方法执行。 采用枪决方法执行死刑,人民法院有条件执行的,应交付司法警察执行;没有条件执行的;可交付武装警察执行。采用注射方法执行死... 更多>

    #死刑
    相关咨询
    • 国籍冲突国际旅游签证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0-28
      中国国籍法不承认中国公民有双重国籍。当一个人既有中国国籍又有外国国籍时,中国只承认他的中国国籍,不承认他的外国国籍。所以,当一个人有国籍冲突时,中国大使馆不能在他的外国护照上签发中国签证,而是需要为他签发中国旅行证才能回国。(1)国籍冲突人员申请旅行证所需材料(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1、未持有旅行证的人员首次申请旅行证应提交:(1)旅行证申请表;(2)6个月内拍摄的申请人正面白底免冠彩色半身
    • 死亡与是否冲突
      辽宁在线咨询 2022-10-23
      一般是死亡赔偿金部分是不冲突的,你方便的话可以加我微信,182XXXX0463,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可以提供更加准确的咨询意见的。
    • 国际私法解决国际法律冲突的条件有哪些
      甘肃在线咨询 2023-03-01
      有两种,即间接调整方法和直接调整方法。 (1)间接调整方法,又称冲突法调整,指在有关的国内法或国际公约中规定某类涉外民事法律关系受何种法律调整或支配,而不直接规定如何调整涉外民事法律关系当事人之间的实体权利和义务关系的一种方法。 (2)直接调整方法,又称实体法调整,指用直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实体规范来调整涉外发事法律关系的当事人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一种方法。 在解决同一涉外民事关系时,只能使用其
    • 国际劳动合同与国际劳动标准冲突时,国际劳动合同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3-30
      第一,它提供了一种规则。全国性组织越来越重视全球性协议,一个重要内容是尊重组织权利,工作在哪里组织权利就应当延伸到哪里; 第二,不需要与每个企业去谈判。 国际劳工标准是三方的,是批准国家同意的,这是企业的义务; 国际劳工标准是普遍标准,是最低标准,所以不需要再谈判就应当执行。 国际标准不会取代国家内部标准。国际协议仅仅是令企业表态的方式,企业要承诺自己在世界各地都要遵守普遍承认的国际劳工标准,提供
    • 2022年死刑不引渡原则
      台湾在线咨询 2022-11-15
      所谓死刑犯不引渡原则,是指根据请求方法律,被请求引渡人可能因引渡请求所针对的犯罪被判处死刑,除非请求方作出被请求方认为足够的保证不判处死刑,或者在判处死刑的情况下不执行死刑”,否则,被请求方“应当拒绝引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