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肇事逃逸怎么追讨赔偿
哦对了,记住了哈!如果你发生了交通事故然后逃跑的话,那就得由你这个跑路的家伙负全责啦。
你要按下面这样儿来给人家赔款儿:首先呢,如果开车的混蛋出车祸后逃跑了,那个车还上着强制险的话,保险公司会在他们规定的范围内给你赔偿的;其次呢,如果车不知道哪儿去了,或者那个车没上强制险,或者抢救费已经超出了强制险的范围,那么这时候就需要支付抢救、丧葬等等各种费用了,这时候就得让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先垫付了,然后他们再找那个交通事故的责任人追讨回来。
所谓的“交通肇事逃逸”就是指在路上出了事儿之后,当事人为了躲避法律责任,开着车或者扔下车就跑了,甚至躲起来藏起来的行为。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第一千二百一十六条
机动车驾驶人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该机动车参加强制保险的,由保险人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机动车不明、该机动车未参加强制保险或者抢救费用超过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需要支付被侵权人人身伤亡的抢救、丧葬等费用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后,其管理机构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
二、肇事逃逸如何认定全责
首先呢,要是遇到有人出了交通事故还跑路的话,基本上就是那个人得扛下所有责任啦;当然,如果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还有别的人也犯了错,我们就可以适当地减轻那个跑路的人的责任啦!下面我们详细聊聊吧!
第一件事嘛,就是那个产生交通事故的家伙得明白他自己已经闯祸了哦。
也就是说,这个人在跑路之前得明确地知道他的行为会引发交通事故才行,这可是个很重要的心理认识哦!再举个例子,如果有个人在发现交通事故发生之后,却没意识到这回事儿就跑掉了,那我们可不能说他是“交通肇事后逃逸”哦!不过呢,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一下,这里说的“明知”,其实就是指这个人“知道”或者“应该知道”,如果这个人明明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引起交通事故,却假装不知道,然后偷偷溜走,那还是得算他是“交通肇事后逃逸”哦!
接下来说说第二点,那就是这个人跑路的时候心里想的是什么。
实际上啊,大部分肇事者跑路都是为了“躲避法律的惩罚”,但是也有些人是出于其他原因,比如怕被受害者的亲戚朋友和其他围观的人揍一顿,所以才跑掉的。
这种人通常在跑掉之后,很快就会去向领导汇报或者报警,接受法律的制裁。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
交通事故肇事逃逸,又追车,怎么赔偿
452人看过
-
肇事逃逸赔偿标准肇事逃逸赔偿标准
235人看过
-
交通逃逸事故怎么赔偿:交通肇事逃逸赔偿
134人看过
-
肇事逃逸赔偿完事还追究责任吗
151人看过
-
肇事逃逸撞人赔偿是什么,怎么认定交通肇事逃逸
68人看过
-
怎么追究对方肇事逃逸
437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追讨的赔偿标准是怎样的?香港在线咨询 2023-07-25肇事逃逸是交通肇事罪从重处罚的情节。撞车交通肇事逃逸赔偿吗,交通肇事后逃逸,并已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将受到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如果因逃逸至人死亡的,将受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罚。《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
-
借别人的车肇事逃逸追讨的肇事者要赔偿吗?安徽在线咨询 2022-11-04车借给别人肇事逃逸的,车主一般是不需要承担责任的,一般应当由车辆的实际驾驶人承担赔偿责任; 但是如果车主对于事故发生有过错的,则车主也需要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所谓有过错是指车主明知道借车人没有驾驶资格仍将车出借等情况。
-
喝醉酒撞人逃逸肇事逃逸有追讨怎么处理宁夏在线咨询 2022-04-09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此处所谓“发生重大事故”;根据《解释》第2条第1款规定;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1)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
-
肇事逃逸追偿怎么解释甘肃在线咨询 2022-07-30虽然《交强险条例》第22条、24条及《侵权责任法》第53条并未明确规定保险公司有权向逃逸者追偿,但是已经明确驾驶人无证、醉酒驾驶,被保险机动车被盗抢及被保险人故意制造交通事故的,保险公司享有追偿权。而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属于故意而为之,行为人具有逃避法律所载明的义务或者逃避责任追究的动机,主观上存在重大过错,社会危害性与醉酒、无证驾驶本质上相仿,甚至更大,根据“举轻而明重”的法律解释原则,应当使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