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主客观方面应该如何认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5-09 15:38:44
230 人看过
本罪的主观方面显然是故意,包括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不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行为会劳动者不能及时得到劳动报酬的危害后果,却希望或放任这种后果发生。
实践中,行为人的故意必须通过客观行为来推断,出现下列几种情况应认定为故意:
1、明确表示拒绝支付劳动报酬的,包括无正当理由拖欠,不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2、虽表示支付,但无正当理由转移财产或逃匿造成无支付能力假象的;
3、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例如劳动监察大队向用人单位送达责令支付劳动报酬的通知。
“政府有关部门”主要是指劳动行政部门,不包括劳动争议仲裁部门和法院。“责令支付”本质上就是劳动行政部门经过审查,对欠薪者作出的限期支付劳动报酬的裁决,具有民事性和中间性,属于行政裁决。
《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最高法发布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典型案例,如何认定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146人看过
-
如何认定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中故意的内容
193人看过
-
单位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犯罪主体的确定
142人看过
-
我想知道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劳动报酬认定是怎么样的
233人看过
-
应认定构成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几种情形
268人看过
-
公司是否应该为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负责?
266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劳动报酬拒不支付罪应向谁报案澳门在线咨询 2024-11-15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是一种性质严重的刑事犯罪案件。如果您有相关投诉,可以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并请求其进行立案侦查。经过调查取证,如果确实存在这种情况,公安机关将会将案件移交给检察院进行审查起诉处理。据悉,根据法律规定,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是指个人通过私自转移财产或逃匿等方式规避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明知自己有能力支付却拒绝履行法定支付义务,且涉及金额达到一定标准,在政府有关部门发出支付命令后仍未执行的违法行
-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犯罪主体如何认定,法律上的具体规定甘肃在线咨询 2023-08-20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犯罪主体是与劳动者形成劳动关系的相对方即用工者。“用工者”是指招收劳动者,使用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并且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量支付工资和其他待遇的一方主体,包括自然人和用人单位。
-
劳动报酬拒不支付,如何处理西藏在线咨询 2022-05-07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是指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仍不支付的行为。本案中,由于你已支付40万元工资,但被周某两人卷款潜逃,因此,你没有恶意欠薪的故意。另外,总承包商已代你支付了40万元工资。因此,工人的工资不再拖欠,你如果欠款的话,也只是欠总承包商的款,是民事纠纷,不应以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追究你的责任。
-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情形,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条件安徽在线咨询 2022-10-27一、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情形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即主观上明知自己的“不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这种不作为行为会产生劳动者不能及时实际得到劳动报酬的社会危害后果,却希望或放任这种后果发生。应认定为故意的几种情况: (1)明确表示拒不作为的,即明确拒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应当然地认定为故意。包括无正当理由拖欠,不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2)虽表示应支付,但主动实施作为,为不
-
敲诈勒索罪中的客观方面的客观方面应该如何认定江苏在线咨询 2022-05-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的行为。敲诈勒索的行为只有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时,才构成犯罪。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是本罪的加重情节。 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敲诈勒索罪的惯犯;敲诈勒索罪的连续犯;对他人的犯罪事实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