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起诉和受理,法院将根据起诉书的情况来决定是否受理案件,对不符合法律要求的案件人民法院有权选择不予受理。
2、审理准备,人民法院在立案的将起诉状的副本发送给被告人,而被告应该在收到起诉状之后的内提出自己的答辩书。
3、开庭,在确定的时间应公开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在开庭前通知当事人和其它诉讼相关人员。而审理的过程分为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意见征询、法院调解、法院判决等部分,一般情况下应在立案之后的审结该案,如果需要延长的将在院长批准后延长。
4、判决和裁定,法庭辩论终结后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做出判决。
家庭经济纠纷起诉流程
民事案件起诉流程:
一,原告到法院起诉,要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起诉状;
二,法院立案审查,审查只是形式上的审查,只要符合立案的标准即可,即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事实请求和理由等;
三,法院排期开庭;
四,法院通知当事人到案,开庭进行审理;
五,作出判决并且宣判民事诉讼的判决结果。
依照上述规定,你可以:
第一、写好起诉书;
第二、携带证据和起诉书到法院立案并交诉讼费;
第三、法院开庭审理。如果在法官主持下调解,双方当事人可以自愿达成调解协议,无法达成调解协议的由法官作出裁决;
第四、执行判决。如败诉方不主动履行生效裁判。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第一百二十一条,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
经济纠纷起诉状格式是怎样的?经济纠纷起诉状范本是什么样的?
238人看过
-
开庭流程经济纠纷是怎么样的?
201人看过
-
跨省的经济纠纷怎样起诉
146人看过
-
经济纠纷案件律师费用谁出,经济纠纷案件起诉流程是什么?
443人看过
-
法院起诉:经济纠纷的流程和开支
335人看过
-
遗产纠纷的起诉流程是怎样的,起诉流程是怎样?
65人看过
家庭经济纠纷是指因家庭成员之间在财产权益、责任义务等方面发生的纠纷。家庭成员之间出现经济纠纷的,是属于民事纠纷的一种,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申请调解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调解解决。 人民法院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 更多>
-
法院起诉经济纠纷具体流程四川在线咨询 2022-07-07法院起诉经济纠纷流程写好诉状,带着身份证,到对方住所地法院起诉解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
2022年起诉经济纠纷流程怎么进行福建在线咨询 2022-11-121.携带身份证、起诉状等向被告住所地的基层法院立案。 2.符合起诉条件的,法院会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 3.法院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4.法院审理案件:适用普通程序的,会在六个月内审结;适用简易程序的,会在三个月内审结。 5.法院当庭宣判的,会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
-
债务纠纷起诉流程,债务纠纷起诉流程是怎么样澳门在线咨询 2021-12-20债务纠纷起诉流程如下: 原告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副本及有关证据; 二、人民法院接受原告提交的文件、材料,并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立案; 法院将原告的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四、被告作出书面答辩; 五、开庭审理; 法院作出判决。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益关系的公民、法人等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 (
-
遗产纠纷的起诉流程是怎样的,起诉流程是怎样?江西在线咨询 2021-09-301、准备好民事诉讼状。 2、到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并提交相关的证据材料。 3、按照人民法院的通知准时出席参与诉讼活动。 4、若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应在接到判决书后15天内或接到裁定书后10天内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并递交上诉状。” 遗产继承纠纷也属于比较常见的民事纠纷,在没有办法协商分割遗产的情况下,只能起诉,起诉书的制作格式跟案由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一般都是这样写的。
-
民事诉讼民事事务经济纠纷起诉流程天津在线咨询 2022-05-22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合同双方当事人签订合同时应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四条 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有关该身份关系的法律规定;没有